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作者 >> 正文 >> 正文

读聊斋古文故事15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2/4/27
读《聊斋》美丽的古文故事15、读古文有趣故事、酒虫长山刘氏,体肥嗜饮。每独酌,辄尽一瓮。负郭田三百亩,辄半种黍;而家豪富,不以饮为累也。一番僧见之,谓其身有异疾。刘答言:“无。”僧曰:“君饮尝不醉否?”曰:“有之。”曰:“此酒虫也。”刘愕然,便求医疗。曰:“易耳。”问:“需何药?”俱言不须。但令于日中俯卧,絷手足;去首半尺许,置良酝一器。移时,燥渴,思饮为极。酒香入鼻,馋火上炽,而苦不得饮。忽觉咽中暴痒,哇有物出,直堕酒中。解缚视之,赤肉长三寸许,蠕动如游鱼,口眼悉备。刘惊谢。酬以金,不受,但乞其虫。问:“将何用?”曰:“此酒之精,瓮中贮水,入虫搅之,即成佳酿。”刘使试之,果然。刘自是恶酒如仇。体渐瘦,家亦日贫,后饮食至不能给。异史氏曰:“日尽一石,无损其富;不饮一斗,适以益贫:岂饮啄固有数乎?或言:‘虫是刘之福,非刘之病,僧愚之以成其术。’然欤否欤?”、品精美的古文韵味山东长山的刘某,身体肥胖爱好饮酒,每当独饮,总要喝尽一瓮。他有靠近城郭的三百亩好地,常常只种一半庄稼;而家里非常富足,并没因为爱喝酒使家境受影响。一个西域来的僧人见到刘某,说他身患奇异的病症。刘回答:“没有。”僧人问他:“您饮酒是不是不曾醉过?”刘某说:“是的。”僧人说:“这是肚里有酒虫。”刘某非常惊讶,便求他医治。僧人说:“很容易。”刘某问:“需用什么药?”僧人说什么药都不需要,只是让他在太阳底下俯卧,绑住手足;离头半尺多的地方,放置一盆好酒。过了一会儿,刘某感到又热又渴,非常想饮酒。鼻子闻到酒的香味,馋火往上烧,而苦于喝不到酒。忽然觉得咽喉中猛然发痒,哇的一下吐出一个东西,直落到酒盆里。解开手足一看,一条红肉三寸多长,像游鱼一样蠕动着,嘴、眼俱全。刘某很惊骇地向僧人致谢,拿银子报答他,僧人不收,只是请求要这个酒虫。刘某问他:“作什么用?”僧人回答:“它是酒之精,瓮中盛上水,把虫子放进去搅拌,就成了好酒。”刘某让僧人试验,果然是这样。刘某从此厌恶酒如同仇人,身体渐渐地瘦下去,家境也日渐贫困,最后竟连饭都吃不上了。[异史氏说:每天喝一石酒,并不会损失他的财富;每天连一斗酒都不喝,反而更加贫穷:人的饮食难道都是有定数的吗?有人说:这酒虫是刘某的福星而不是刘某的病根,那个僧人只是想要得到那个酒虫而欺骗了他。是这样吗?不是这样吗?、解答古文疑惑[1]长山:今山东省旧县名。[2〕负郭田:靠近城郭的田地,指膏腴之田。[3]番僧:西域来的僧人。番,旧时对西方边境各族的称呼。[4]去:距离。[5]哇:吐。[6]石、斗:都是量酒的计量单位,十斗为石。[7]饮啄有数:谓一饮一啄,皆有定数。饮啄,本指鸟类饮食,后泛指人的饮食。、感悟古文魅力这个故事叫做"酒虫",是《聊斋志异》里面的一个短篇故事。老刘本身生活富裕,衣食无忧,说不定这就是拜他体内那条酒虫所赐,这就叫做“福兮祸之所伏”!这条酒虫对老刘并无害,寄生在其体内也是为了喝到美酒,不但无害,还能保佑老刘过上更好的日子,这其实是一种良性的共生关系,从某个角度看,也是一种福气;但后面和尚拿走了这条能带来好运的虫子,老刘的生活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就叫做“祸兮福之所倚”!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世间事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走好运了,但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居安思危,在顺风顺水的时候提前做好后续的预案;而且有些事情不能以常理去看,你觉得做了能带来好运,能帮助自己,但可能会带来灾难。就像上面老刘的案例,酒虫除去了就去了,福荫没了也就算了,但同时身体内的"隐患"也没了,所以他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现实,重新振作起来,用自己的能力来经营自己的人生,当一个人汇聚正能量的时候,你怎么知道福气不会重新降临到他的头上呢?这就又叫做“福兮祸之所伏”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又开始了,只要抓得住机会,人生将由你自己谱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11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