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里一共写了两只义犬,上一只结局完美,主人和义犬顺利归家,今天这只结局比较悲伤。
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
潞安某个人,父亲被抓进监狱要死了(我们不要管他父亲怎么进的监狱,也不要管他父亲是要被折磨死了还是被判刑要死了)。
搜括囊蓄,得百金,将诣郡关说。
把家里的老底搜集出来,凑出一百两银子,要去郡里打通一下关节.
关说,好听一点是打点一下,实际上就是去贿赂。
“百金”,明清时代“一两银子”简称“一金”。
小黑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
骑上骡子出发,家里养的黑狗跟了出来,呵斥驱逐把狗赶了回去(和我家大黄挺像,一出门就跟出来,不骂不回)。
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
刚走,狗又追了出来,用鞭子赶也不回去,没办法,有急事儿,爱跟着就跟着吧,这黑狗竟然跟从了几十里。
某下骑,趋路侧私焉。既,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
这人下骡子去路边小便,小便完,一看不省心的黑狗还摇着尾巴在旁边呢,就捡起石头扔出过去,黑狗一看主人气性很大,就远远跑开了。
某既行,则犬歘(需音)然复来,啮骡尾足。某怒鞭之,犬鸣吠不已。
狗跑了,这人就上骡子继续前行,那黑狗又跑了过来,“歘然”就是忽然的意思。而且上来就咬骡子的尾巴,狗主人气坏了,这种狗不抽它抽谁,把黑狗用打得鸣叫不止。
忽跃在前,愤龁骡首,似欲阻其去路。
被打的太疼了,就又跑到骡子前面,咬骡子的脑袋,看样子是不想让骡子往前走。
骡子无辜被咬某以为不祥,益怒,回骑驰逐之。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狗主人认为这太不吉利了,更加愤怒,掉转骡子,继续打狗,狗跑开了,就开始追狗,一直所狗追得远远的,才停下来,继续往郡里方向赶路,怕狗再追上,这回“疾驰”,到达郡里已经晚上了。
及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顿念犬吠有因。
到了住的客店,解下腰带时才发现,银子丢了至少一半,汗立刻就下来了,精神也恍惚了,这时候城门已经关了,再出去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在客店里休息,根本睡不着啊,这才想起家里黑狗阻止他前行一定有原因,难道那时候狗发现银子丢了?
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第二天,早上早早在城门口等候,城门一开,出城后在路上仔细寻找,想到这里是交通要道,来往的人和蚂蚁一样多,自己丢的金子估计是找不回来了,好憋屈啊~
古代,晚上城门要关的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
“逡巡”指一边小心谨慎的找银子,一边往前走,用这种状态来到临时小便的地方,看见自家黑狗死在草从里,狗身上像出汗一样,湿得和洗过一样。
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
把狗提起来,看见自己封装好的银子就在狗子身下。
“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
这是全文最重要的一句,这句读不仔细读,义犬的形象会大打折扣。
可以说,之前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这一句,之前的平淡是为了最后的高潮做准备。
我们看看之前的狗的表现。
1、黑犬从之。呵逐使退。画面感很强,而且现在这种情况也经常发生,看不出狗有啥特异的地方,画面还挺温馨。
2、从行数十里。看起来像是狗的智商不足,也可理解,狗和主人关系好,不大放心主人独自一人出行,如果我们思维再放宽一点,甚至可能是主人平时大大咧咧不靠谱,狗子操碎了心,想要一起和主人完成任务。
3、犬歘(需音)然复来,啮骡尾足……似欲阻其去路。事后,我们知道是狗发现主人小便掉了银子,用自己方法告诉主人,奈何主人没理会。但我们第一次读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原因,所以,这里只是疑惑,但仍然看不出狗有多大本事。
直到事情发展到最后“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我们这才和狗主人一拍大腿,我咋这么笨呢?狗看到银子掉了,给我那么多提示,我怎么不理解,还打人家,最后,人家为了看守银子命都丢了。
这一句是全文最重要一句,大有“画龙点精”的功能,而“毛汗湿如洗”又是这一句的“睛”。
黑狗表面上看是“狗出汗了,毛湿得像水洗的一样”,如果这样理解,就错了,我们中国的文字,有个非常大的特点,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的内容,这个特点就造成另外一个问题,即,理解一个字,一句话,必须结合语境。
首先,狗的汗腺和其它动物不同,不可能出现“身上出汗”的现象,作者当然知道这个常识,其次,出汗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天气要热,二是要经过高体力动作,很明显,这两个条件都不符合。
那么,“汗湿如洗”就是一个比喻,身体像人出汗一样,湿得像水洗一样。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关键字“草丛”“清晨”,是露水把狗身弄湿了,同时也提示了狗的死因。
草丛露珠“湿如洗”,说明露水很多,如果是农村的朋友一定知道,一年中露水最多的季节是接近秋末,而接近秋末的夜晚,特别是后半夜,温度最低可接近摄氏零度,到零度就是“霜”了。
接近零度,没有阳光,空旷无遮挡野地,这些还不可怕,可怕的是野外的风,风一吹,在这种环境,人或狗的体温会急剧流失,这只黑狗是为了看守主人的银子,一整夜没动,是活活冻死的。
只有理解到这一点,黑狗“忠义”的形象才是最接近和最真实的。
所以,狗的主人最后。
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哎!我要是作者,就写盛夏发生,狗冻个半死,主人回家把狗当祖宗供起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1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