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司马家里很有钱。一天,他忽然梦见一个人对他说:“你欠我四十千钱,现在该还我了。”然后径直进了屋内。他惊醒,妻子正巧生了个男孩。
看来这孩子是来算上辈子的帐的。
于是他拿出四十千钱单独放在一个房间。凡是孩子的一切衣食、医药费用,都从这四十千里支出。过了三四年,四十千钱就剩七百了。
这天,奶娘正抱着孩子玩耍,王大司马对孩子叹气道:“四十千快用完了,你可能也该走了罢。”话音未落,小孩脸色大变,一仰头一瞪眼,立时没气了。
王大司马也没想到自己吐个槽,孩子的气性就那么大。只好操办白事,把小孩埋了。正好把那剩下的七百钱花光了。
蒲松龄评论说:这件事,欠帐的人可以引以为戒。曾经有个人老来无子,去询问高僧,高僧答:“你不亏欠人家,人家也不亏欠你,那你岂能得子?”
所以说,生了孝子就是来报恩的;生了不孝子,那是来讨帐的。
“生者勿喜,死者勿悲”,生死都是因果,生了孩子的不要过于欢喜,孩子死了的也不要过于悲哀。或许蒲松龄只是在开导劝慰那些老来无子甚至丧子的人,一切都有因果。
但是这个孩子“欠账说”实在与现代家庭养小孩的观念不谋而合,小孩子生来就是讨债的吧,读来也十分有趣。
2嘉平有一公子,是个风度翩翩的美貌少年郎。他偶然路过妓院,被一美艳少女看上了,这少女于是夜夜拜访,两人夜夜笙歌美滋滋。
有天晚上夜雨忽至,少女脱口一句上联,等待公子接下句,公子却什么都不知道。少女这个扫兴啊,只好委婉劝说公子:“混蛋!别打游戏了!还不快给我去提高姿势水平(误)!”
后来这个公子得知此少女竟是一个女鬼。女鬼还很贴心的设置了仅对他一人隐身可见的模式。可以说是赶也赶不走,撵也撵不动,百术驱之不去,整个儿一鬼缠身。
公子是乐在其中了,公子的父母亲人都担心的不要不要的,就怕女鬼把儿子掏空。
后有一天,公子给仆人留了张便条,放在桌子上。女鬼看到了便条,发现公子竟然一口气写了三个错别字!这不能忍了!女鬼愤怒而失望的说到——“有婿如此,不如为娼!”如此,女鬼一下消失得干干净净。
这个故事转折十分有趣,既不是女鬼与书生突破重重阻碍在一起,也不是书生违背誓言迎娶大家闺秀,而是女鬼因为嫌弃书生没有文化而愤然离去。
不提是不是双方一个分开的借口,蒲松龄笔下的女鬼虽沉迷享乐,却十分注重文化,也是十分具有个性的女鬼形象。知识如此重要,在蒲松龄这儿是不是早就验证了?
剪烛闲话∣一个有意思的湖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