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史话:
何海晏,走进《聊斋》里的平阴人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文学家郭沫若对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评价。
蒲松龄一生著述很多,其中最伟大的一部,就是《聊斋志异》。全书共有短篇小说篇。
在大家眼里,这一部写鬼怪的小说。许多篇章却有着寓言的性质。
有一个平阴人,走进了《聊斋志异》里,成了《拆楼人》的主人公。
这个人就是明朝平阴名士何海晏。
何海晏,字治象,号敬庵。平阴东关村人,《平阴县志》有其传。何二十岁时,举嘉靖甲辰进士,授四川顺庆府推官(法院里的监察官)。
何公富于远见,看问题洞若观火,做事果敢,毫不拖泥带水。当年,监察御史赴各地巡视来到顺庆,听说何公才高八斗,就想测试其才。于是,就以《嘉陵晚望》为题,令其作诗。何海晏略一思索,援笔立就。
诗云:
嘉陵烟树锁寒堤,暝色沉沉望欲迷。
画阁窗含残照远,文峰塔隠暮云低。
乾坤潦倒随萍迹,湖海蓬飘信马蹄。
几度风花人自老,江天明月任东西。
那时候和现在一样,对领导干部都要进行政绩考核,三年“课最”,都是最优。于是,就提拔他做了吏部主事(国家组织部长)。官累至文选司郎中,迁太仆寺少卿(战略资源部副部长),出任藩臬(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无论在什么职位上,何海宴都有好的名声。
何海宴官当得挺大,也顺风顺水。但他是一个知进知退的人,在人人看好的情形下,他选择了致仕(退隐)。
赋闲归里,“优游林下者三十余年,亭台池馆,花木竹石,日以为乐。”何海晏风神俊雅,是一个美男子,又有钱又有闲,在老家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他为人孝友温仁,恂恂(小心谨慎)有儒者之风,乡人敬而爱之。除了优游山水,种树养花,欣赏玩石,还笔耕不辍。著有《敬庵斋集》《候虫鸣诗集》,藏于家。何公是明代《平阴县志》的主要编纂者,为平史志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何公去世一百六十年后,他仍然是人们经常提起、念念不忘的人物。从他身上演绎的诸多故事,也为人们津津乐道。正因这些原因,他走进了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的视野,以他为题的故事写进了《聊斋志异》里。
故事的名称啊《拆楼人》,表现的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老话题。
故事是这样的:平阴人何海晏,刚到秦中(应为顺庆)做县令时,一个卖油的犯了轻罪。但言语冲撞,何一怒之下,将他打死了。后来何到吏部做官,家资日丰。赋闲后,便建了一座楼。上梁那天,他召集亲戚朋友,设宴庆贺。这时,忽见一个卖油的走了进来。何暗暗惊疑。一会儿,人报小妾生了儿子。何忧虑地说:“楼还没建成,拆楼的人先来了!”他说的“拆楼人”,也就是百姓所说的“讨债鬼”,生了个儿子固然可喜,但是很可能不成器,家庭再富,也会落个坐吃山空的结局。
人们以为他在说笑话,不知道他实际上是有所指的。果不其然。后来,何的儿子长大后,很不成器,将家产踢腾得一干二净,自己被人雇佣为役夫,每得到几文钱,就买香油吃。
对此,蒲氏感叹道:“人常看见富贵人家楼阁宅第连串成片,等那主人死后,再看那地方早成了废墟。这必是有拆楼的人落生他家了。身为人上人,可不能不早点儿警惕啊!”辛辛苦苦成就了事业,留给后代的恩惠福禄,经过几代人就消耗殆尽了。
本文是一由寓言,何氏儿子未必不肖。然而,所含道理却振聋发聩。儿孙若不肖,便是讨债鬼。岂不知,君子的德泽,“五世而斩”已是万幸。父亲打江山,儿子坐吃山空者亦比比皆是。蒲氏所云,虽为小说家言,却也道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至理。
诗云:
筚路蓝缕启山林
滴滴血汗化金银
只为儿孙长宝贵
谁料竟是拆楼人
交一个朋友,就是推开了一扇窗
作者:展恩华监制:苏后生
编辑:萘槿
掌上平阴近期在首页消息中对入驻《喜鹊生活》平台商家,进行免费推介。《喜鹊生活》方便百姓,服务商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