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作者 >> 正文 >> 正文

特辑寻聊斋文化建文化班级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17/10/17

?

游中学,学中觉

忆革命历史,承聊斋文化

  正值五四青年节时期,张玉霞老师带领中教班同学代表与讲坛记者前往蒲松龄故居与聊斋园学习考察,感悟淄川风土人情,了解传承聊斋文化。经筛选,现推出同学们写的四篇游记,与君共享。

《聊斋文化之旅》

中教杜晓慧

幼时对《聊斋志异》便有一种奇特的情感,大致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姿态,小时胆子太小但却总想尝试一些刺激的事情,奇异怪诞又带有恐怖气息的《聊斋志异》更是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缘分这个东西,总是令人捉摸不透,阴差阳错来到淄博,这座文化古城。以张店为中心,周村、淄川、博山、临淄这四座城都都饱含着无限的历史涵养。而我也幸得人生指路人,得以认识一座城。在班导的引领下,我走进淄川,走进老师的故里,触摸这座原始而精致的历史古都。记得第一次看到广告牌——欢迎来到梦幻聊斋城,那一刻,我不由地为之一振,霎时脑海中略过一帧帧聊斋志异的画面,还有书橱中刚刚放置上的聊斋志异古文书,那也是我曾经魂牵梦绕的地方啊。因缘来到淄博这所深沉而富有涵养的地方,来到曾经热爱的聊斋,来接受文化的滋养。

作为传统文化班级,作为张玉霞讲坛的一员,作为聊斋志异的热衷者,我又一次来到这里。两个象棋桌在门牌的侧边,所谓的象棋桌不过是随意用木头搭起来的小八仙桌,凌乱的木质象棋摆落在上,所谓的象棋不过是用粗细相当的木桩锯成,涂上深色的油漆底色,再写上一笔清丽俊秀的小篆,想必这副象棋拿去展览厅定会令人眼前一亮。大概九点钟,我们在聊斋城下纪念合照时,两位老人静静的走到小桌旁坐在随意摆放在四周的小凳子上,进入象棋的世界。而我们也由此进入了聊斋的世界——

蒲,这个稀少而不显见的姓氏,蒲家庄,蒲松龄的后人聚居的地方,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且不看重建的建筑,赏一座城,我认为要看世代居住于此的当地人。门前下象棋的老人,商店门口站着叫卖的生意人,小巷里骑着自行车的自由人…一切都显得那么慢,就连叫卖声都显得那么静,仿佛是当年历史的回放。蒲老先生的家门口很小,青砖灰瓦,披荔攀萝,甚显清幽而静谧。过了一个玄关,蒲松龄的石像摆在眼前,慈眉善目,难以想象他生前的穷困潦倒与科场失意,兴许是他本身朴厚性格使然吧,他才无数次参加科举,无数次落选,七十一岁方成贡生,于是蒲松龄将这满腔的热血,满腔的怒气,满腔的孤愤注入笔端,奋志著述。官场失意,文场得意,促成了近二百万言的小说、诗词、文赋、俚曲、杂著、戏曲等不朽之作,尤以《聊斋志异》为名,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老先生,您看看,历史啊,是公正的!该属于您的,无论翻滚几个世纪,都将到达您的身边。

略显简陋的住处,如今看来一尘不染,透过时间的夹缝,仿佛依旧能看到蒲老先生侧卧在床榻,出身的望向窗外,与站在窗外的我对视,眼神中透露着孤愤而苦闷,我多想亲自告诉您,您成功了!您是世界闻名的文人!您是淄山东人,是淄博人的骄傲!

妻子去世两年后,您也奔赴另一个世界。您的爱情是无言的,没有露骨的情话,没有天盟海誓,但一切都隐藏在你的作品里,都表露在您失去妻子后的状态里。《聊斋志异》难道不是您对真挚爱情的热烈颂歌吗?处处皆是爱,点点都是情。荒诞的手法、悲剧的审美,道出了您心目中的真、善、美。

聊斋,被我一贯以为是一个神秘而阴森的地方,铺上一层神秘色彩。进入聊斋园,青砖白瓦,淡雅但乏生气,幸而园内植柳百章,披荔攀萝,填充一缕绿色,小溪烟雾缭绕,竟仍有一种人鬼狐妖共处于此的神秘气息。

聊斋宫几乎将小说中的场景搬到了现实中,营造出阴森神秘的氛围,从海龙王到地狱阎王,重见光日的那一刻,便是到达了仙界。短短十几分钟,经历了几重世界,穿越了几层空间,真实体味到这番时空穿越之感。

一天,穿越几个世纪,重温几世历史,感悟几多温暖。这场文化之旅,涵盖历史,涵盖传承,涵盖革命,涵盖情怀…曾经或许会有身处异乡为异客的伤怀,如今——我有了第二个家乡。

《聊斋游览小记》

中教薛文敏

对于蒲松龄,以前只是知道《聊斋志异》,来到淄博后,便知道了这儿有蒲松龄故居。这一次十分幸运,可以和老师,学长学姐还有同班同学一起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亲近大自然,体验美的旅行。

我们的车停在了蒲家庄的小城楼前,虽是后来建的,但到底这么多年,别有一番年代之感。我们步行到了蒲松龄故居,之前听到有人说是蒲松龄故居很小,没什么看头,我表示很郁闷,明明不是的。在这个满园绿意的院子里,藤蔓攀爬着,覆盖了整面墙壁,紧紧的扒着,装扮着这座古老的名居。漂亮的导游姐姐为我们介绍了蒲松龄的生平,婚姻,著作等,看着那一本本泛黄的古书籍,心中充满了感激,这么多年,历经炮火和文革,它们还能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增添厚重感。

在蒲松龄故居绕来绕去,对一个方向感并不强的人来说,是相当有挑战的事情。于是乎,我来到了蒲松龄故居的一角,其实是很小的,但是,却有小桥流水,还可以在亭中歇息,观景,实在令人开心不已。

我发现了墙角数支月季花,几块大石头的上面有浅薄的土层,那月季就长在上面,开在上面,虽然小小的,不及平常一半大,确实真真正正开着的,再一次赞叹大自然造物主的神奇以及生命力的顽强。

第二站是聊斋园,甫一进去,满眼的挺拔乔木,绿意盎然。在柳泉的石碑前,我们偶遇了几名革命老战士,他们头发虽然,但挺拔的身躯,精神矍铄,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听他们讲他们的故事,以及看他们珍藏的照片。最后他们告诉我们“未来是我们的。”

聊斋园里有各种小亭子,上面挂着聊斋奇女子的名字,聊斋里面那么多角色,总有一个你最喜欢的,我们一边走,一边回忆聊斋故事。我们很有幸的听了两场聊斋俚曲,是柳泉先生写给普通劳动人民的,富有感情的创作。

我们去看了小狐狸,游了黑漆漆的地下游乐设施,感觉自己被吓坏了,最后,重见天日,为了庆祝,玩了一把射箭。返回的路上,我们看到了许多身穿旗袍的姐姐们,或凭窗眺望,或登桥而视,展现着旗袍独特的魅力。

这一趟聊斋之旅,十分开心,即学习了书本之外的许多知识,又感悟了大自然的独特魅力。期待下一次游览,会有不同心境来感悟不同的聊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教潘俊竹

此次聊斋之行真的是让人难忘,来到淄博上学已近一年,可是由于各种原因自己没能在这个城市多逛一逛,因此这一次算是我大学真正意义上的旅行的开始。

周六一大早起来还真是不习惯,因此宿舍四人磨蹭磨蹭才到了相约地点,急忙坐上车和同学们会面。当汽车慢慢从繁忙的城市驶向宁静又简单的城镇时,心情飘了起来,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忙中偷闲的感觉,小幸福?

我认为收获最大的是偶然碰到的三位抗美援越的老兵,他们都已有七十多岁,可是面容焕发青春的气息,精神矍铄,跟我们热情洋溢地讨论这那些年他们经历的那些难忘的艰苦又宝贵的记忆,他们在战场上见过队友们的牺牲,更见过凶狠的敌人妄图置军队于死地。自己没能经历过那些岁月,但是那些画面却一股脑随着老人的描述涌现在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当我知道一位老兵一个耳朵被炸弹炸聋时,突然有些感慨。虽然那些时代离我们远去,我们渐渐的遗忘,忘了那些战争战火纷飞的岁月,忘了那一代人为我们的现在付出的一切。老人们没有想那么多,满是洒脱,离开前对着我们说,这个世界是你们的!

这一天不知道走上了多少阶台阶,走了多少上坡路,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弯路。暗自惊叹人生果然是像一条路,即使路上有多坎坷难走,只要向前,总会走到美好的远方。

《聊斋行》

殷惜惜

自从清明回家在火车上看了本蒲松龄传记后,便一直很想去蒲松龄故居看看,而昨天的聊斋行也算是遂了我的愿。坐车到了淄川,刚下车便看到了入口前的象棋、短凳,平添了几分古韵。

而蒲家庄的建筑虽然不是处处保留完好但也可窥见其韵味。跟着讲解员我们观看了先生的住宅,床凳皆是很小,我们却仿佛看到了先生倚窗而坐的场景。而收藏的先生的笔稿、烟杆、印章等物品也把我们的记忆拉到了过去。从房屋摆设我们可以看出先生的清贫生活,但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写出《聊斋志异》着实让人敬佩。尤其震撼于郭沫若在先生的画像旁提的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想来若先生在世也会欣慰于有人对他的理解如此深刻吧。

走出聊斋,我们一路看到了草檐木身的小亭子,或有着连城,或有着聂小倩之类的字眼,把我带到了聊斋志异的故事情节里,真是十分奇妙。而湖中的小亭,顺石而下的流水也十分吸人眼球。在观看了先生的住宅和部分景点后,我们有幸听到了先生的后代演唱的俚曲,在座的人都沉浸其中,这也给此次出行增添了一抹亮色。

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是“地府”之行,我们由出口相伴而下进去之后一片漆黑,怪声不断,女生不由自主地挽住同伴,仔细看后才发觉这些有的是牛头马面的像,有骷髅头骨架,亦有女鬼扮相。走至一半,竟然看到了聊斋人物的故事主人公!不久,我们便走了出来到达“仙界”,眼前光亮一片。

虽然观看的时间不长,但聊斋一行不虚此行,亲身实地到先生的故居看看,总能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你眼中的聊斋是什么样子呢?

欢迎在留言区描绘你的聊斋

回首桃李满天下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北京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