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作者 >> 正文 >> 正文

II古志怪小说经典简介山海经淮南子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17/11/7

中国自古不乏志怪小说,诸如《山海经》《淮南子》《搜神记》《聊斋志异》《封神榜》等等,还有一部最为中国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西游记》!下面简介一下,您来看看还有哪些是所不知道的!

一、《山海经》

资料图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了这一假说:“《山海经》今所传本十八卷,记海内外山川神祇异物及祭祀所宜,以为禹益作者固非,而谓因《楚辞》而造者亦未是:所载祠神之物多用糈(精米)。与巫术合,盖古之巫书也。”

《山海经》不仅内容神秘,连作者也神秘。时至今日,大家也没清楚它的作者是谁。大家只知道《山海经》是中国先秦的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二、《搜神记》

资料图

魏晋南北朝人们打破了儒家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大谈神仙鬼怪,并且不是借鬼怪言人间,而是“发明神道之不诬”,把神怪传说当做事实来记载,干宝的《搜神记》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之作。我们要研究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及神话,除了楚辞,淮南子等几部书而外,还要提到《搜神记》。

《搜神记》内容丰富,有神仙术士的变幻,有精灵物怪的神异,有妖祥卜梦的感应,有佛道信仰的因果报应,还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恋爱等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三、《封神演义》

资料图

《封神演义》又名《封神榜》,明代许仲林所著的章回体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平话》,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全书以武王伐纣、商周易代的历史为框架,叙写天上的神仙分成两派卷入这场斗争,支持武王的为阐教,帮助纣王的为截教。双方祭宝斗法,几经较量,最后纣王失败自焚,姜子牙将双方战死的要人一一封神。

《封神演义》是在神话式世界观指导下,向人们诉说上古的民族之战—商周战争。它所涉及的许多重要文化现象,不是某个文人独立完成,而是属于民族的意识与心理。它由平话到写定再到以鼓词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在这个意义上,它具有史诗的性质。《封神演义》将武王伐纣这一查诸史典的重大历史事件神话化,借此重塑上古诸神的形象,恢复神话英雄的威名,再造神祗谱系,使历来杂乱无章的神仙道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上层为仙道,中层为神道,下层为人道。可以这么说,《封神演义》是在文化反刍的背景下,诞生于人类成年期的神话史诗。

四、《阅微草堂笔记》

资料图

《阅微草堂笔记》以“超传奇追晋宋”为己任,熔记叙和议论为一体,以从容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其内容丰富多样,语言质朴淡雅,风格亦庄亦谐,记载了大量社会基层、边疆士卒和少数民族的故事,赞扬他们的勤劳质朴和胆识,并对当时的民间疾苦寄予很深的同情。其文体简约、笔法凝炼、语言精湛,在清代大量的笔记小说中独树一帜,与《聊斋志异》并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壁”。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阅微草堂笔记》有过高度的评价:“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

五、《聊斋志异》

资料图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鲁迅说:“聊斋志异虽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屈,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中国小说史略》)。这里明确指出了《聊斋志异》一书而兼志怪、传奇二体的特色。“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不能简单理解为“用传奇的笔法,去表现志怪的题材”,其实,蒲松龄对志怪传统和传奇笔法,既有继承又有超越。

六、《济公传》

资料图

《济公全传》是清代郭小亭所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济公游走天下,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一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其中以“飞来峰”、“斗蟋蟀”、“八魔炼济颠”等故事较为著名。《济公全传》写了天堂、人间、地狱;集神魔、武侠、公案小说于一书,特别具有趣味性。情节生动,多彩多姿,雅俗共赏。但主要写的还是市民生活,迎合了一般市民的审美需求。

作者将理、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寓庄于谐,寓教于乐,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艺术形象。作者的思想倾向,藉形象自然流露,毫无说教之嫌。明清时期,释道儒三教合一的思想成为民间社会思想的主流,他进一步摧垮了中国人原本就不虔诚的宗教思想。在这种大的现实背景下,济公小说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到了《济公全传》及其续书宗教意味以及宗教倾向已经完全消失了,无论是神仙佛圣还是妖魔鬼怪,更像是一个个普通的凡人。自《济公全传》之后,清末民初出现了写作神魔小说的高潮。有坑余生的《二续济公传》、《三续济公传》,无名氏所作《四续济公传》等。《济公全传》对戏曲、评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它在社会公正这方面所做的一切,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同时也蕴含了鼓励人们去不断地进取与追求,实践社会责任之重大的现代意义。

七、《镜花缘》

资料图

《镜花缘》清代李汝珍所作一部长篇神魔爱情小说。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镜花缘》继承了《山海经》中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的一些材料,经过作者的再创造,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书中写了君子国、女儿国、无肠国、犬封国、聂耳国、玄股国等等这些国家,或是以人们形体的奇异,或是以人们生活方式的奇异,或是以人们特有的才学技能,或是以地方风土的特点,或是以地方特有的古迹文物,从各方面表现出作者极力扩张古人的幻想,要向中国之外发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人们的愿望。在《镜花缘》文本的表层展示的是虚幻浪漫静谧的万般世相,而其深处却一度奔突、冲撞着由生命的热爱、执着与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张力支撑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识,这种对人类生存根本性问题的追问才是小说最具魅力的部分。

当然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志怪小说经典,今天不一一介绍,下次再说

赞赏

长按







































贵阳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