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剧情 >> 正文 >> 正文

陈艺璇王燕中国小说西译之嚆矢梵蒂冈玉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1/8/2

《玉娇梨》成书于明末清初,共二十回,十三万字,是才子佳人小说的典范之作,国内外现有藏本40余种[1]。

启盛堂刊本《玉娇梨》

该书作者不详,讲述了正统年间少女白红玉(第四回中改名无娇)、卢梦梨与书生苏友白之间的爱情故事,最终以二女嫁一夫的大团圆结局收尾。

《玉娇梨》的书名取自两位女主角的名字,又因白、卢、苏三人文采风流、善于赋诗,故《玉娇梨》亦名“三才子书”,后世流传过程中,位列《三国演义》《好逑传》之后,被称为“第三才子书”。

《玉娇梨》的西译本众多,被翻译成意大利语、法语、英语、德语、荷兰语、俄语、拉丁语7种语言。目前学界认为,《玉娇梨》的最早译者是跟随耶稣会士远赴巴黎的华人黄嘉略(ArcadeHouange,—),他在年用法文翻译了《玉娇梨》的前三回。

而今,在梵蒂冈宗座图书馆(BibliothecaApostolicaVaticana)发现的《玉娇梨》翻译手稿,大约完成于年初,这一手写本的发现将重建该作的西译起点。本文拟提供其资料来源,考察其翻译底本和译者,探讨其学术价值,为中国小说西译谱系确立新的学术起点。

01资料来源

年2月,笔者得到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资助,赴关西大学访学,期间得识关西大学图书馆馆长内田庆市教授(UCHIDAKeiichi)。内田教授恰从欧洲访书回国,说此行收获之一是得到了一个《玉娇梨》西译本,只是尚未整理出来。

两个月后,他来北京开会,便把拍摄成册的复印本转赠与我,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梵蒂冈宗座图书馆

关于这一译本的发现,还需借助内田教授本人的研究。年3月,内田教授发表论文《有关〈拜客问答〉的若干问题及其他》2,简要介绍了《玉娇梨》西译本的基本情况。根据他的研究可知,该译本收藏于梵蒂冈宗座图书馆,编号“VaticanoEstr.Oriente13”,即“梵蒂冈远东收藏品13”。

根据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Pelliot,—)所编《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梵蒂冈远东收藏品13”具体信息如下:

①中国新闻。汉语正文,每行对应着意大利语标注的转音和译文。

②Guantangzhongshi《管堂中事》。用白话写成的对话,内容是关于教堂圣器管理人的职责。同上。

③Shangzhushengjiaoyueyan《上主圣教约言》。同上。白话写成的对话,未署名。

④没有题目的对话,仅仅完成汉语正文,也许与前者有关,纸上方的一条按语写道:“TrattodelP.Varo”(引自万济国神父的著作)。我不清楚这一按语是否得到证实[3]。

《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

其中,被当成“中国新闻”的第一部分正是白话小说《玉娇梨》(以下简称“梵藏本《玉娇梨》”)。由于伯希和的疏漏,梵藏本《玉娇梨》尘封至今,险遭埋没。内田教授对此表示惊讶,他说:

一般认为《玉娇梨》的最早版本是儒莲的法文版(),但是本书估计比较早,跟下面说的万济国的关系来看是年初的版本[4]。

内田教授在此提及的“儒莲的法文版”,实际出自雷慕沙(AbelRémusat,—)之手,该法译本年在巴黎出版。儒莲(StanislasAignanJulien,—)是雷慕沙的学生,他在年重译并出版了《玉娇梨》。

内田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jq/9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