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月十日
星期三
农历三月初六
月名:季春
物候:田鼠化为鴽
月相:夕月
追寻文学先贤的履痕遗风
领略鬼狐仙妖的奇幻世界
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的蒲家庄
这个因“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
而闻名的小村庄
一直都是许多中外游人的向往之地
凭吊古墓、寻访柳泉、瞻仰故居
今天就与小编一同走进蒲松龄故里
聆听一代文豪的生平故事
探寻人鬼故事背后的哲理寓意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蒲松龄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年轻时就热衷记述奇闻异事、写作狐鬼故事。他的一生几乎是在读书、写书、教书中度过的。康熙十八年()春,他将已作成的篇章结集成册,定名为《聊斋志异》。蒲松龄的故乡淄川区蒲家庄,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明清建筑风格,是省级传统村落。
探寻故居
聊斋文化幽香扑面
图
民间摄影网
图
蒲松龄纪念馆
从西门沿青石铺满的乡村小路东行至村中,一座具有典型北方农家院落风格的故居映入眼帘,这就是蒲松龄故居。年当地在蒲松龄故居的基础上,建立了蒲松龄纪念馆,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棵古槐盘根错节耸立在故居旁边,像是在诉说着蒲松龄故居的沧桑。在故居里面可以看到七个院落、八个展室。从大门往北一眺,一尊蒲松龄雕像掩映在翠竹中。
图
民间摄影网
图
蒲松龄纪念馆
步入正厅,一眼望见郭沫若题写的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书画展室墙上挂着许多当代名家如姚雪垠、范曾、王蒙、欧阳中石等的题咏字画,处处充满文化的色彩。古色古香的清代建筑,恍惚间穿越到蒲翁时代。
狐仙园
图
民间摄影网
离故居几步之遥就是聊斋城,这是以聊斋故事为主题兴建的风景区。萦绕的水雾、古朴的凉亭、千姿百态的奇山异石……宛如仙境一般,古老的柳泉边,当年蒲翁设茶摊听故事的茅草亭依稀可见。
图
蒲松龄纪念馆
既有修复的历史遗迹,也有新建的艺术馆、园林等。一路走去,柳泉、墓园、聊斋宫、狐仙园、石隐园、演艺广场、柳泉古道、俚曲茶座等,都能讲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游客充分享受一次奇异梦幻的聊斋之旅。
时代融合
聊斋故事穿越而来
图
民间摄影网
狐仙园、聊斋宫、牡丹园等50多个景点,展现出《席方平》《小翠》等多个聊斋故事;声、光、电的巧妙结合,再现了《画皮》《尸变》等聊斋故事,让人仿佛置身于人妖鬼狐的世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视剧、电影步入人们的生活,《聊斋志异》变“活”了。
电影《倩女幽魂》
电影《画皮》
自《聊斋志异》书成,便通过书籍、戏曲的方式,让世人熟知聊斋故事。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20多种语言文字出版了《聊斋志异》的各种版本多种;被改编的剧种超过40种,戏曲曲目更是多达余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多出(部),电影《倩女幽魂》《画皮》、电视剧《聂小倩》《聊斋》等颇具影响。
淄博聊斋文化节开幕式
近年来,淄川借聊斋城连续举办十年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聊斋文化艺术品博览会、聊斋俚曲大奖赛、聊斋民间故事演讲大赛、聊斋民间艺术灯会等活动,还专门设立了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和蒲松龄文艺奖,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成为淄博“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部分。容纳1.5万人的聊斋演艺广场,不同的演出活动,将民俗、乡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别具风韵。置身其中的游客,仿佛在与蒲松龄共同漫游,欣赏他的杰作呢。
保护传承
聊斋俚曲重现悠扬
聊斋俚曲《求骂》
俚曲是流传在淄川一带的古老民间俗曲。当年,蒲松龄据此挖掘整理出《迓迓油》《玉娥郎》等15个曲牌,创作了《聊斋俚曲》。史学家称,《聊斋俚曲》可与《聊斋志异》相提并论,是蒲松龄的又一文化贡献。
聊斋俚曲国家非遗传承人蒲章俊聊斋城内
免费为游人演唱聊斋俚曲
图
淄川广播电视
蒲松龄的《聊斋俚曲》被誉为明清俗曲的“活化石”,自清代至今已传唱了三百多年。年成为“山东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又被收录进国务院“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人仍不知俚曲为何物。为了不让这一文化瑰宝失传,淄川区在聊斋城内兴建了古色古香的聊斋俚曲茶座,蒲松龄第11世孙、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聊斋俚曲传承人蒲章俊免费为游客演唱。游客在品茗之际,欣赏那透着古朴纯真、悠扬动听的旋律,仿佛又回到了三百多年前的诗情画意之中。
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淄川区和淄博市先后成立了聊斋俚曲艺术团,许多民间艺人更是热情高涨,蒲氏后裔蒲先明整理出版了《聊斋俚曲集》,年逾八旬的吕佩琦、农家大嫂郭爱枝等众多爱好者也在街头巷尾以演唱俚曲为乐事。
阳春时节,春暖花开
聆听聊斋俚曲
探寻蒲松龄故居
感受闪耀世界文坛的《聊斋》魅力!
-END-
来源:《大众日报》
记者:马景阳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qj/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