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撸了几部老式港产恐怖片,又想起一些事儿,且与各位看官分享一二。世界电影年产值已经超过每年1万亿人民币,其中恐怖片市场经久不衰,潜力巨大,主流的可能以香港、欧美、日韩与泰国较为知名。首先欧美通常都是一些丧尸、异形、变态杀人狂魔之类为主,哪怕就是少数涉及宗教鬼怪例如《地狱神探》也是路西法撒旦、哈雷斯、堕落天使之类,本就缺乏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我是很难引起共鸣的,没有代入感,自然觉得十分无趣.一部《林中小屋》也道尽了好莱坞电影人江郎才尽的无奈和自嘲,最近上映的《招魂》因为华人导演温子仁的东方审美把控,给了我些许的惊喜,可是他所拍摄的《电锯惊魂》才是标准的好莱坞式恐怖片,也算是我为数不多四刷的欧美恐怖片系列之一了。再其次,深受好评的日本恐怖片,其实我是很不爱看的,因为日本人的恐怖观里可能把“鬼”与“鬼子”的概念弄混淆了,整个属于一个无差别打击,滥杀无辜的典型代表,香港电影起码秉承了东方文化里,因果循环,天道轮回、一物降一物、物物相生相克的价值观,可是反观日本电影中的鬼怪基本属于无敌的状态,杀人完全随心随机,看过录像带会死掉,走进某栋屋子会死掉、甚至是因为听闻某个童谣而死掉的,比比皆是。除了打磨细腻的对白为还能为之称道,在冗长的剧情上并不具备太多文学的矛盾张力和戏剧冲突所以我特别不爱看,还是伊藤润二的恐怖漫画,才是日本恐怖的金字招牌。至于娱乐业发达的韩国电影,在类型片的打造上有着丰富经验,可是固有的商业片模式,着实让人倒胃,除了化妆、摄影、配乐算是讲究,剧情实在是有够俗套,以为韩国人只是单纯的喜欢吃炒冷饭,未料拍恐怖电影也是这套路,火爆异常的《釜山行》虽说在节奏上做到了媲美好莱坞的把控,甚至在拷问人性上还成功赚了一把观众的眼泪,可是我形容它的词语包括了“紧张”、“刺激”、“紧凑”但绝绝对对没有“恐怖”。最近几年异军突起的泰国恐怖片之所以深受好评,我认为除了泰国人对待电影的严谨认真之外,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泰国有着深刻的佛教背景,不难发现,在宗教气息浓郁的地区,恐怖片总是会拍的尤为特别,因为怪力乱神本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没有所谓迷不迷信,依附着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宗教文化,敬畏之心可以转化为创作灵感,而且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而然可以拍出上乘之作。最后谈谈我钟爱的港片,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的恐怖片浪潮催生的作品,时不时总是出现一些我们异常熟悉的文化符号,例如符咒、道士、神婆、黑白无常.牛头马面.起乩占卦.头七回魂之类的元素,从最早看《聊斋志异》开始,中国人的逻辑里便深深烙下了正邪不两立,人鬼自殊途的概念和没有收不了的鬼怪、恶人自有恶鬼收的传统价值观,虽说有些乌托邦式的理念,同时无一例外的长发遮面、青面白眼、长袍飘逸,但不得不承认得是,这才是东方文化中成长的我所理解的恐怖。虽说这几年在广电总局“毁人不倦”的努力下,港产恐怖片似乎已经走上末路,但前两年麦浚龙导演的《僵尸》聘用了日本的清水崇大师做监制,有了中国传统的恐怖元素作为亮点,再加上日本人对美学的把控能力,因此拍的尤为经典,有情怀、有内涵.着实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曾经一度认为麦浚龙就是个玩世不恭的二世祖,结果跌破了我的下巴,可能也应了乔羽老爷子为了聊斋所做的词:“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
最后谈谈西藏文学和电影艺术界,明明有着庞大的宗教文化做后盾,却总是热衷于创作《卓玛家的牛粪火炉》《扎西大叔的大胡子》《八角街转角第三块砖头》之类莫名其妙、无病呻吟、消费情怀的玩意儿,确实鲜有见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恐怖题材文学亦或者电影的出现,这可能就是老话常说的"捧着金饭碗去要饭"吧...
当年格萨尔王斩妖除怪,现在换咱们是不是也该拿起降魔金刚杵,收集创造一点儿光怪陆离的剧本文章,别是一来西藏就是洗涤心灵,偶尔也可以震颤一次内心,岂不妙哉。
至于文化局广电厅的大佬通不通过,不用担心、咱大可以在文章的最后把主人公次仁描写成一个精神分裂的疯子。玩的不都是这套路..爱咋咋地。最后强调一声,此次讨论的只是电影中的恐怖电影类型,韩国的犯罪电影、日本文艺片、美国科幻战争等等..都是无敌般的存在.不要钻牛角尖.我会伤心的。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