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书评 >> 正文 >> 正文

四大名著以前是六大名著,为什么现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3/4/6
专业白癜风品牌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四大名著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四本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代表,小说里面人物各有特色,故事情节精彩绝伦,经久不衰,成了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明末清初就有了“四大奇书”的概念,清初文学家李渔在醉田堂刊本《三国志演义》中写道:“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曰,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也”。就是说当时清朝的文人官方认为“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红楼梦》横空出世,获得读者一致好评,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一下子就取代了《金瓶梅》成为了奇书。

新中国成立之初,本来是有“六大名著”的说法的。除了传统四大奇书加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统称“六大名著”。可是到了今天成了四大名著,另外两本怎么不见了?

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最后经过商量决定把这两本书剔除,成了四大名著。

一、小说体裁问题

传统四大名著都是故事连续性的小说,故事贯穿全文,可读性高,传阅性好。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都不是非文章回体连续剧式小说,故事不连续,且是文言文形式,更加适合做读书人学习的教材,不适合全国百姓娱乐。

二、两本小说本身存在的问题

《聊斋志异》我们都知道是一本志怪小说,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认为这本书都是在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民不聊生等等消极态度,不符合我们新中国的意气风发,潮气蓬勃,且书中大量封建迷信鬼神思想不符合我国的价值观,结果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专家讨论决定从四大名著中剔除。

至于《儒林外史》,钱钟书在《小说识小续》中写道:“吾国旧小说巨构中,《儒林外史》蹈袭依傍处最多。”钱看先生认为吴敬梓有抄袭的行为。我以为这并不是《儒林外史》被剔除的原因,更多的是《儒林外史》里面的故事深度太高,不适合大众娱乐,不像《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那样通俗易懂,传遍大街小巷,《儒林外史》阅读门槛相对较高,实际上《儒林外史》的艺术手段跟《红楼梦》差不多,核心都是讲一群庸俗时代边缘的知识分子对世态炎人心的经历和精神理想的追求。不幸运的是很多读者跟《红楼梦》产生了共鸣,而《儒林外史》更加深层的含义却很难遇到读者,因此注定它不能成为像四大名著这样传读性这么高的小说。

虽然《聊斋志异》跟《儒林外史》没能成为我国的“六大名著”,可他们的故事也曾深入过一批读者的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2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