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书评 >> 正文 >> 正文

聊斋志异蒲松龄长清僧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3/12/12
长清僧某,道行高洁,年八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按鹰猎兔。马逸,坠毙;魂适相值,翕然而合,遂渐苏。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夜独宿,不受妻妾奉。翻译:山东长清县有一位老僧人,道行高洁,八十多岁身体依然康健。一天,倒在地上起不来了,寺里边的僧人都跑过来救他的时候已经圆寂了。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魂魄恍恍惚惚的飘到了河南的边界。河南那里有位已经身故的乡绅的儿子,带领着十几个人追逐打猎。突然骑的马受惊了,掉下马来摔死了。老僧的魂魄正好跟少年的魂魄合为一体了,一会儿少年就渐渐苏醒过来了。小厮仆人环绕着他,少年睁开眼睛说:“我为什么到了这里?”大家把他扶回家去了。进到家里以后,面容粉白穿戴华丽的人都围过来看他。吃惊的说:“我是僧人,怎么会到了这里?”家人都以为他在说胡话,都在他耳边提醒他。僧人也不再申辩,只是闭着眼睛,不再说话。给他素食他就吃,酒肉就不吃;晚上也自己睡觉不让妻妾陪他睡觉。数日后,忽思少步,众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诸仆纷来,钱簿谷籍,杂请会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共答:“知之。”曰:“我郁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众谓新瘳,未应远涉,不听,翼日遂发。抵长清,视风物如昨。无烦问途,竟至兰若。弟子数人见贵客至,伏谒甚恭,乃问:“老僧焉往?”答云:“吾师曩已物化。”问墓所,群导以往,则三尺孤坟,荒草犹未合也。众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马欲归,嘱曰:“汝师戒行之僧,所遗手泽宜恪守,勿俾损坏。”众唯唯。乃行。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翻译:几天以后,突然想出去走一走了,家人都很高兴。稳定了一会儿之后,就有仆人过来服侍他,自己家的钱粮户籍人口记录,一并请会计过来核算。公子假托身体困倦,都打发他们回去了,只是问他们:“山东的长清县,你们知道吗?”大家一起回答:“知道”,少年说:“我最近无聊的很,想去那边游玩一番,最好尽快去。”大家都说你最近刚刚康复,不应该去太远的地方,少年不听他们的话,第二天还是出发了。到达长清县的时候,看到风俗景物还是跟以前一样。也不用麻烦别人去问路,直接到了寺庙里。寺里的僧人见到有尊贵的客人到来,对他们十分恭敬。少年于是问他们:“老僧去哪里了?”僧人们回答说:“我们的师父早前已经圆寂了。”就问了问僧人们老僧的墓在什么地方,僧人们带着他去了墓地,看到只有三尺孤坟,坟前的荒草还没有长全。众位僧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然后大家都骑上马想要回去了,就嘱咐各位僧人:“你们的师父是守戒的高僧,传下来的规矩你们都应该遵守,不要随意破戒。”僧人们都答应了,少年这才回去了,等到回来了,心灰意冷的在那里呆坐,也不管家务事。居数月,出门自遁,直抵旧寺,谓弟子:“我即汝师。”众疑其谬,相视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为,悉符。众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哀请之,略不顾瞻。又年余,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遗,金帛皆却之,惟受布袍一袭而已。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而辄道其八十余年事。翻译:在家里住了几个月以后,自己就偷偷地出门去了,直接去了以前的寺院,对寺院的弟子说:“我就是你们的师父”僧人们都怀疑他在开玩笑,互相看着对方笑了笑。老僧于是把自己魂魄回来的原因,又说了自己生平的事迹,都很符合。僧人这才相信了他说的话,让他睡在以前的床上,像以前一样服侍他。后来少年的家人屡次过来请他回家去,他都不管不顾。又过了一年有余,夫人派遣人来带来很多东西,金银布帛都推却了,只接受了一身布袍。以前的朋友有来到这里看他的,都很尊敬他。但是看到他默然的在那里坐着诚心礼佛,岁数只有三十岁,然而却能说出八十几年的事情。异史氏曰:“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予于僧,不异之乎其再生,而异之乎其入纷华靡丽之乡,而能绝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闪,而兰麝熏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况僧乎哉!”翻译:蒲松龄说:“人死了之后,魂魄就散了,然而老僧走了千里路之后魂魄还没有散,就是因为品性有定性。我对于这位僧人,不奇怪他能够起死回生,奇怪的是他在进入到繁华奢靡的世界的时候,而能跟人断绝来往逃离那里。如果眼睛一走神,则美色夺心,就会有求死而不可得的了,何况去当回僧人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2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