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书评 >> 正文 >> 正文

聊斋志异之说堪舆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17/8/19

中国的俗语有意思之处在于,总是在互相矛盾状态,同样的事同样的人,劝解的话可以是“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的激励式,也有翻过来“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隐忍式,总之都有理。堪舆,用一个故事完美诠释了这两句意思完全相反的俗语的意思。

沂州宋侍郎君楚家,“素尚堪舆;即闺阁中亦能读其书,解其理。”因为重视,宋公死了以后,“两公子各立门户,为父卜兆。闻有善青乌之术者,不惮千里,争罗致之”。原本是好事,可是因为两个儿子各行其是,可就坏了。“两门术士,召致盈百;日日连骑遍郊野,东西分道出入,如两旅”。费了这么大劲,一人找到一处,都说好,“此言封侯,彼言拜相”。两兄弟两不相下,也不和对方商量,干脆各自都“锦棚彩幢,两处俱备。”后面再发生的是事情,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了。“灵舆至岐路,兄弟各率其属以争,自晨至于日昃,不能决”。宾客看累了都走了,抬棺材的“凡十易肩,困惫不举,”干脆把棺材仍在路边也走了。这样还不罢休,既然不能下葬,兄弟二人就在棺材旁边建起房子,让仆人留守。哥哥盖,弟弟也盖,这么建了三年,居然建成了一个村子。

看看,原本是最亲密的兄弟手足,就因为赌一口气,三年了,都不把老子下葬。其实,很多积年陈怨,起源有可能就是一句话、一个动作,就是为了争一口气。不是有句俗话吗?“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天知道,人活着为的那口气,是人的精气神,而不是一口无谓的闲气。曾经有两个相邻的村,挨得非常近。近到什么程度?我站在其中一个村的街道上迈步,落下脚就会到另一个村。两个村矛盾到什么程度?如此近距离的村子居然几十年不通婚。矛盾的源头其实很简单,一个排水沟。较大的那个村需要通过较小的村子的排水沟才能排水,而小村认为大村在言语上不够客气,就不愿意让他们通过。大村自恃面子不愿道歉,小村为了争口气,就不给他们这个方便。原本亲如兄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个村,有多少次甚至因此差点火拼起来。到了今年,事情终于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两个村开始通婚了。解决的方式也很简单,小村主动把排水沟拓宽,放低,保证了两个村的积水能够顺利通过。几十年的恩怨,就这么解决了。然而,这几十年中,有多少对情侣因为两村恩怨而无法结婚?因此造成的经济和人力损失又有多少?谁去想过?如此简单的解决方案为什么要放到几十年后才做到?这一口气,争得时间真是漫长啊!

过了很多年,兄弟相继过世,“嫂与娣始合谋,力破前人水火之议”。和解后的妯娌俩,把两兄弟找的地方都不用,共同另外请人重新相地方。“每得一地,必具图呈闺闼,判其可否。”两人有商有量,携手找问题改进。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找到一个两人都满意的好地方,把老人下葬后三年“公长孙果以武庠领乡荐”。

“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的就是他们吧!两兄弟的负气,都能建起一个村子,妯娌二人不过月旬就解决了。气有什么用?我们总是要付出代价才知道,其实当时争的那口气真没有意义。在中国的刑事案件中,总有一部分,是因为咽不下这口气,被驳了面子而恼羞成怒,一时冲动,挥刀动手,最后造成家破人亡的惨剧。细想想,有什么事情是不可商量,不可解决的?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忍不下去的时候,可以想想,后面还有好多好事等着我,还有好日子等着我,为啥要因为这些许的小事影响了现在的人生呢!

赞赏

人赞赏









































吡美莫司软膏
北京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