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开始的时候先给同学们唱首歌压压惊!)“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哎哎哎,袁老师,这是考试,严肃点,不要那么high!(校长来了)大家可能都听过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的俗名《你是我的眼》,要是改成文言文就高大上了,那文言文应该是《______乃______之眼》
A、汝 吾
B、尔 我
C、余 朕
D、卿 孤
02话说流行歌曲爱好者小明同学在袁老师教导下领悟到文言文的魅力,痴迷翻译流行歌曲,一日听《月亮惹的祸》”都是你的错 轻易爱上我。“,诗兴大发,随即译歌一句,请问下面那句翻译最接近,最具美感呢()!
A、轻恋于吾,卿咎难辞。
B、皆汝之错,轻易爱我。
C、都是汝的错,轻易恋我
03安史之乱结束,我们“诗圣”同学听到消息后,惊喜欲狂,手舞足蹈,秀口吐出其“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有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请问诗中“妻子”指的是()
A、老婆
B、妻子和儿子
C、妻子和孩子
D、妻子的儿子
04(这个题目忒熟悉了)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家长长者常常劝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试问“老大”作何解释?()
A、同辈兄弟姐妹中中年长者
B、领袖,领导者
C、年老
D、很大,非常大
05(这个题目信息有点大)话说鸿门宴上,刘邦趁机自己先跑了,留张子房去送礼,张良见了霸王说:“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请问这里”足下“作为何解()
A、对自己的谦称
B、脚底下
C、对对方的尊称
06看过《世说新语》的都知道,元芳是早慧儿童!一日门口戏耍,来了一客人,客问道:“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请问这里的”尊君“是什么意思()
A、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B、对人的敬称
C、尊贵的君子
D、您
07被鲁迅说“多智而近妖”的诸葛军师,曾经出师讨伐中原之前,给皇帝刘禅上表说道:“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这里的“愚”应翻译为()
A、敦厚
B、自称之谦词
C、蒙蔽;欺骗
D、笨的人
08曾经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摆在我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直到成绩出来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说:好好学习……”我们不断的错过,不断的回忆曾经。古人在回忆描写曾经往事的时候,经常用“尝”来表示曾经,那么下列的句子中“尝”不是“曾经”的一项是()
A、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B、动筒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
C、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D、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09《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实力喊麦曹操:“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其中“乃”作何解()
A、你
B、于是就
C、是
D、竟
10“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开卷诗。诗中“云”的意思是()
A、云彩
B、说
C、引文
11,孔老夫子,名丘,字仲尼,一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为往圣继绝学却只是张嘴说,学生跟着屁颠屁颠做笔记,弟子们把笔记一出版,就有了《论语》,里面记载有一次孔子对子由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好多“知”,关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知之为知之”第一个“知”是知识的意思
B、“不知为不知“中的知都为知识的意思
C、”是知也“的”知“同”智“是智慧的意思
D、题目中所有的”知“都是知道的意思
12,守株待兔的故事出自《韩非子》,讲了一个感统失调的兔子,撞上了一根木桩,结果进了农夫汤锅的故事,文中讲到:”兔走触株“也就是撞了下木桩就撞死了,是不是兔子太娇气了呢?关于兔子死亡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田到处农药,兔子经常吃污染草料,身患绝症,奄奄一息,走着走着,走到树桩边就死了
B、树桩上被下了唐门毒药,倒霉催的兔子走路累了,本来想靠着树桩睡会(兔子和乌龟赛跑那会儿就留下了赶路,半途睡会儿觉的优良传统)结果躺枪了
C、”走“在文言文中是跑的意思,傻兔子跑的忒快了,惯性太大,刹车失灵,脑震荡不说,脖子也给弄废了,就挂了
13,话说小弟刘邦先破咸阳,这下老大哥西楚霸王就不高兴了,两军对垒,当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下列对句中“去”的解释中正确的一项是()
A、到,往
B、丢弃,舍弃
C、距离
D、离开
14,学习文言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之”“乎”“者”“也”,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成语了,用来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下列关于这几个字说法有误的是()
A、《南辕北辙》中“我欲之楚”的“之”是到,往的意思
B、《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乎”意思相当于“吗”
C、《孟子·梁惠王上》中“二者不可得兼。”的“者”意思是代指..的人
D、《史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中的“也”是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15,这个题目真好!下列句子中“好”与题目中意义不同的是()
A、秦氏有好女。——《乐府诗集·陌上桑》
B、好雨知时节。——唐·杜甫《春夜喜雨》
C、江南好。——唐·白居易《忆江南》
D、又是江南好风景。——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6,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多么优美的旋律,多么出色的排比句。要知道“当”也是个文言高频词汇,你对他的了解有多少呢?下列语句中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中当意义相同的是()
A、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B、张居正当国。——《明史·海瑞传》
C、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马中锡《中山狼传》
D、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17,杭州市文澜中学门口有一个大石头,上面四个大字“立德树人”意思为树立德业(“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培养人才。“树”作为”培养“讲,那下列词语中关于“树”含义错误的是()
A、“一年之计,莫如树谷。”中“树”是栽植的意思
B、”十年之计,莫如树木“中“树”是建立的意思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中”树“是树木的意思。
18,《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估计不少同学都看过,单相思的素锦曾对夜华君说:”你叫她素素,不过是因为我的名字里有个素字对不对?夜华君的表现让人很解气呀,其实人家夜华君叫白浅为”素素“只因为白浅历劫做凡人的时候总是着一身素衣,夜华君被迷的不要不要的,那下面句子中的”素“与”素衣“中的”素“意义一样的是()
A、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墨子?辞过篇》
B、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C、项伯素与张良善——《史记·鸿门宴》
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汉书·朱云传》
19,《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生生骂死王朗,情节十分精彩,绝对是史诗级的骂战,也让倒霉催的大名士王朗背了一辈子的黑锅,其中一段说王朗是”皓首匹夫!苍髯老贼!“这里的”髯“是指()
A、头发
B、胡须
C、眉毛
D、汗毛
20,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人是王熙凤,其中两个”其“用法是一样的,都是第三人称代词,那么下列词语中”其“用法和题目中用法一致的是()
A、其一犬坐于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狼》
B、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智子疑邻》
C、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屈原·离骚》
阅读原文,即可在线做题,来测测你文言文水平吧!测试后有学习建议和文言文推荐阅读书籍哦!小升初学生必看!
小升初必备文学常识
杭州小升初语文必考文学常识(修订版),学生必背!
《西游记》练习
《西游记》章回练习题
《西游记》章回练习题
《西游记》章回练习题
《国学常识》
杭州小升初面谈必备国学常识系列一
杭州小升初面谈必备国学常识系列二
杭州小升初面谈必备国学常识系列三
杭州小升初面谈必备国学常识系列四
-END-
袁老师
一个有格调的语文老师
捧一颗心,
带一班人,
七年专注小升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心潜修大语文。
文章原创丨转载注明
感谢捧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