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书评 >> 正文 >> 正文

聊斋志异中的夜半美人二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18/3/10

灯前月下的女性往往给人以“美”的影像。这种“美”属于“朦胧美”。《聊斋志异》 叙述的大多是灯前月下的“夜间”故事,给人以烟云般模糊感。因而,作者笔下的女性多是美的,便不足为怪了。

“妾见犹怜”:   从他者反应看对象之美“互笔”是冯镇峦在评《聊斋志异》时所用的一个词,指的是借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写人。在谢赫《古画品录》那里,顾恺之的“神”被分解成“气”与“韵”两个概念,所谓“气韵生动”是也。关于二者关联和区分,徐复观指出:“所谓气,实指的是表现在作品中的阳刚之美。而所谓韵,则实指的是表现在作品中的阴柔之美。”

《聊斋志异》善于通过写男性之“狂气”,影写女性“娇韵”之美。按照古代礼法,男子狂放地看女性是“犯规”的,但《聊斋志异》中的男子并不管那一套。《细侯》中的满生面对“妖姿婉妙”的细侯,“不觉目注发狂”;《邵九娘》中的柴廷宾见到邵九娘“光彩溢目”,也情不自禁地“狂顾”;《婴宁》中的王子服在发现游女群中的婴宁“容华绝代”,便“注目不移”“目灼灼似贼”。

  《青凤》写“狂放不羁”之士耿去病夜间独登旷废已久、时有怪异的楼舍,直至闯入狐妖闺闼。面对狐叟的叱问,他竟理直气壮地自报家门:“我狂生耿去病,主人之从子耳。”狐叟只好以礼相待,席间耿生侃侃而谈,开怀豪饮。尤其是,耿去病一看见青凤“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顿生爱意,盯着她看,看得人家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耿去病随后“狂不可支”,拍案大喊:“得妇如此,南面王不易也!”意思是,若能得到这样的佳人,当皇帝也不换。这种表白背后的青凤之美,可想而知。

  试问:这些“名士”身份的男性为什么会如此疯狂?是否有失身份?借用五代牛希济《临江仙》中的两句话来说就是:“须知狂客,拼死为红颜。”面对美女,狂生这种本能的反应,本是爱美悦色的人情之常,但在被各种清规戒律异化了的人们眼中,这种人之常情反而被说成“狂气”。现在我们理解,这种“狂顾”的失态表现,源自美的吸引力。

  除了通过写异性反应,烘托女性之美,《聊斋志异》 还善于通过写同性反应突显所写对象之美。《莲香》有这么一句狐女莲香赞美女鬼李氏的话:“袅娜如此,妾见犹怜,何况男子。”《巧娘》 也有这样一句:“此即吾家小主妇耶?我见犹怜,何怪公子魂思而梦绕之。”无论“妾见犹怜”还是“我见犹怜”,都是在夸说女子极其美丽温柔,即使同性别的竞争对手也生出喜爱之心。这个经典句法出自虞通之《妒记》所载,大将桓温之妻被其妾李势女之美感化的故事。

  这种文本创意,还可变通。例如,《聂小倩》 写老媪夸小倩:“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魂去。它这属于另一种衬托性笔墨。”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手术费用
白殿疯病厦门那一家医院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