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勾残月在冷凝处低悬。先生,你独坐于简陋茅舍,埋身于昏暗烛光之下,奋笔疾书,笔落笔起,涌起层层的墨香。此刻,你在正独自享受与狐妖鬼魂的交谈,人间冷暖、仕途黑暗只是过眼云烟;云雾缭绕、魑魅魍魉也尽显可爱;一部聊斋,批阅数十载春秋,融失意潦倒于仙幻梦境之中。如今看来,字字都是血泪啊!你在叹息,叹息着世态炎凉;你在感慨,感慨着万千惆怅。
一部沉甸甸的《聊斋志异》让先生从生命的谷底到达了艺术的巅峰。更难得可贵的是,这不是千篇一律、浅薄通俗的讽刺小说,不是“为志而志”的奇幻传记,不是郎情妾意的爱情故事,而是融汇了人情冷暖、酸甜苦辣、杂陈五味的百科全书。它上涉及了金碧辉煌的天堂和琼楼玉宇的仙界,下可追溯到昏天黑地的地狱和晶莹碧透的龙宫。其间,诗情画意的故事让我流连忘返;空灵奇异的思想让我赞叹不已;揭露现实的暗喻让我引发深思。青山绿水,林泉天籁,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天上人间,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这些奇特而富有情义的生灵全因为一个“情”字,纷纷沓至来到人间,寻得有缘人。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正如莎翁所说:“爱是一颗星,一切迷途的船只,虽然不懂天文,却靠它引导。”无独有偶,先生也是大篇幅借用爱情来反映他的思想境界。聊斋中描绘了各式各样的传奇爱情,或人鬼恋,或知己恋,或精神恋爱,或痴心不悔……在这爱情百花园中,我读到了不同以往才子佳人、男才女貌的俗套,这种阅读心情就好比在一片郁郁葱葱的草丛中突然发现了几朵娇美艳丽的野花,怦然心动后为之流连忘返,不得不佩服先生的想象,让爱情故事更另有一番情趣、别有一番滋味。给古老爱情描写带来更坚实的社会内容,更深刻的道德教义,更迷人的境界韵味,更优雅的情感表达。“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聊斋中的爱情便如这般,爱得这般干净、坚韧、凄美。温如春和宦娘演绎的人鬼之恋正是聊斋中难得的知音之恋。宦娘,秀外慧中、风华绝代;温如春,浪漫多情、才华横溢。两人偶然地相遇便注定了一世的情缘。她,是他心中寻觅已久的那朵娇羞的玫瑰花,沉醉了他浪漫温润的心,清风吹拂、婀娜美丽的花瓣久久在他心中荡漾、荡漾……
诗人游坦之说:“于茫茫人海中访唯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哎,可惜他们之间的爱情也被上天注定了是水中月、镜中花。宦娘,这个妙龄少女竟是个死去多时的女鬼,人鬼有别,怎么与心上人相伴到老、白首不分离?人生最悲惨的是莫过于和相爱之人天各一方了吧!在我为这对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感到深深惋惜时,小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宦娘竟选择为温如春再寻觅有情人,最后撮合了他与良工的姻缘,为他人作嫁衣裳。无疑,宦娘的爱是纤尘不染的,其中没有自私,没有狭隘,没有嫉妒。“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她的心愿很简单,只求来世与心爱人再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小说中不乏有轰轰烈烈,生死相随,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悲剧桥段,也有苦尽甘来,百年好合的大团圆式结局,但是因为爱着对方所以成全他,让他生活的更好更幸福,我想应是寥寥无几吧!
黛玉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是她最美之处,因此得个哭得最美女性称号实至名归,但是要问谁笑得最美?当属聊斋狐女婴宁。聊斋中婴宁一露面,便是捻梅花一枝,容华绝代,天真娇憨,笑容可掬,惹人怜爱。她把封建三从四德肆虐下的少女不能笑,不敢笑,不愿笑,甚至于不会笑的固定枷锁打破。婴宁毫无羞怯地笑,自由自在地笑,无拘无束地笑,恣肆妄为地笑,她的笑使她更加富有灵动性、真实性。婴宁从小处在“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只有鸟道”的深山之中,她没受过封建礼教的毒害和束缚,没受过世俗社会各式各样条例的污染。因此,她像野百合花一样纯洁烂漫,山泉一样清澈澄明,百灵鸟一样活泼可爱。
婴宁天真烂漫,是真性情的化身,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婴宁这类人物真的存在吗?结果很明显,这绝不可能。这只是先生的幻想,想象着这世间的女子可以勇敢挣脱世俗的枷锁,无拘无束的生活。可先生也知道太难了,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毕竟是无法实现的,甚至在结尾处再次批判了社会对人性美的压制捆绑。当婴宁惩罚了轻薄的西邻子后,连县官都放过她的无礼之处,但她的婆婆却狠狠教训了她,说她的笑有失体统,丢了王家媳妇的脸面。于是,爱笑的婴宁答应婆婆永不再笑。多么可笑,县官代表的社会阶层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了婴宁,但是自家的婆婆却总是抓住她不放,这何尝不是当时世人的偏见?一个“孜孜憨笑,全无心肝”的少女最后演变为笑不漏齿,皮笑肉不笑的大家闺秀,这何尝不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马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个标准的风流倜傥、人见人爱的花样美男,但当他弃儒从商泛海来到“大罗刹国”时,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罗刹国人们以貌取人并以此决定在社会上的地位,更令人吃惊的是,国内以“丑”为美。这种颠覆传统的审美观,使俊美的马骥竟成为罗刹国最丑陋、最低微的人,人们都对他赋予同情,感叹这世间怎会有如此丑人,更为讽刺的是,当马骥将煤炭灰涂在脸上作张飞样貌时,罗刹国人们惊叹他“向前媸而今妍也”,因此推荐他做官。同一个人物,不同的国度,却有不同的遭遇,这是先生在鞭挞黑白颠倒、美丑不分的现实生活。再“美”的人没有人欣赏,又有何用?再大的才能、抱负没有人赏识,又有何用武之地?罗刹国是以丑决定身份地位,可是现实生活中不也正是这样吗?小人当道,贤能之人永远被埋没。在《梦狼》这篇中更能反映现实就是吃人的社会。县令是吃人的猛虎,衙役是一群饿狼,官府内白骨如山,这种不忍直视的画面就是活生生现实啊!本应为百姓撑腰解难的父母官却成了那个最大的凶手,对百姓敲骨吸髓,敲诈挤压。官员是吃人的猛虎,小吏是害人的群狼,这样下的百姓怎么还有生存的机会啊!
聊斋中女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丰富性。花朵变为少女,遍体馥香;绿蜂变为少女,腰细殆不盈掬;鹦鹉变少女,娇婉善言;獐子变为少女,俊秀娇俏惊为天人;出淤泥而不染的鸦头;敢于向恶势力挑战的云翠仙;顽皮可爱真性情的小翠;隐姓埋名为父报仇的侠女;痴心爱人不愿离去的连城,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小谢……她们都是真、善、美的化身不仅有倾国倾城、闭月羞花的外表,还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才智、胆识。当与恶势力斗争时,她们机智勇敢、毫无畏惧,谈笑间化解困难险阻、退却百万敌兵;她们的待人处事、文韬武略让庸碌的男人望尘莫及、甘拜下风。世间黑暗,邪恶势力猖狂,处处是蝇营狗苟之辈,即使是顶天立地、堂堂七尺男儿有时也会一筹莫展、不知所措,可聊斋中正是这些柔弱娇小的女子此刻担起重任,凭冷静的思考判断,果段的实际行动,给恶势力以致命一击,如黑暗中的复仇女神,让正义得到伸张,光明得以重现。
人与人交流,人与神交往,人与鬼交替,人与妖转换,花妖狐魅异化为芸芸众生、世间凡物,这些精灵古怪、驰想天外的生灵为聊斋营造了最协调、最非凡、最奇异的境界。它穿越艺术的殿堂,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勾勒出的五彩缤纷的奇异之花,晕开世界的芳香。
图片来自于网络
文案:薛冰
责编:谢好祺
美编:田竹青
审核:邵奕楠王瑞果
昭文工作室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