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名场五十秋,
不成一事雪盈头。腐儒也得宾朋贺,
归对妻孥梦亦羞。——蒲松龄
7月1日,长春市高新区群众艺术馆吉阅七舍书咖“书香吉林讲书堂”第十九期,如约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本场特别邀请到了吉报集团城市晚报社柳五老师担任主讲,讲书的题目是《聊斋蒲松龄传》。伊通市青少年中心部分老师、家长和学生也聆听了本场讲书活动。
柳五老师讲到:“蒲松龄一生基本就干了3件事:考试、教书、写书。而‘穷’是贯穿蒲松龄一生的主线,他一生清贫自守。文革期间,蒲松龄墓被红卫兵打开,除了枕头下一匣书,别无长物。”
蒲松龄自己也曾记述这种穷困:“乃析箸,授田二十亩。时岁歉,荞五斗,粟三斗。杂器具,皆弃朽败……兄弟皆得夏屋,爨舍闲房皆具;松龄独异:居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松龄岁岁游学……时仅生大男箬,(妻刘氏)携之,伏鼪鼯之径,闻跫然者而喜焉。”柳五老师谈起蒲松龄考中秀才后,屡试不第,反复考了44年,直到71岁的时候才按例补了一个岁贡生。并通过大量的史料和考证,总结出蒲松龄科场不第的原因:1.山东学正施闰章对蒲松龄的青睐,让蒲松龄认为文章就是应该这样去写,而不去研究八股文的写作;2.是聊斋的写作,所谓文章憎命达。但是,蒲松龄却因仕途的不顺,写出了一部流传千古的《聊斋志异》。而《聊斋志异》一书也成为蒲松龄一生最大的成就。
“《聊斋志异》是一本孤愤之书。此书的用语极秒,比如《红玉》中,冯相如初见红玉: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见东邻女自墙上来窥。视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来亦不去。固请之,乃梯而过,遂共寝处。情窦初开的少女见心上人,只是‘微笑’‘“招以手,不来亦不去’。这一句‘不来亦不去’用得太妙了!对于心上人的追求,是积极面对还是保守矜持?是牢守规训还是大胆追求幸福?都在这五个字当中。而一个‘窥’字,懵懂?羞涩?窃喜?都包括了……除了语言上妙处,《聊斋志异》在意境、人性和形式也是极为秒的,不可不读。”柳五老师感慨地说。
鲁迅评价它是:“专集之最有名者”。
莫言说:“我的老师是谁?是祖师爷蒲松龄,尽管我现在写出的字数加起来比蒲松龄要多好几倍,但是我想我这么多的作品加起来也许都不如蒲松龄先生的一个短篇小说有价值。”
香港文汇报曾报道:邓小平让工作人员把《聊斋志异》拆成活页,外出时带几篇,闲暇时看。其中的《画皮》、《口技》、《驱怪》等篇章是邓小平最为喜爱的。柳五老师还表示,《聊斋志异》虽然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但也有人批判它。清朝才子纪晓岚批它是:“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今燕呢之词,媒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而代言,则何从而闻之。”
柳五老师还拿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做了比较得出:纪晓岚笔下的人狐恋,基本上就是一则轶闻而已,虽细节也很生动,人物也很丰满,但跟蒲松龄比起来,还是有点弱。尤其是蒲松龄将人间的爱情故事搬到人狐恋里面来,从一见钟情到九转不悔,再到喜结良缘,道尽人间心酸,其间儿女情长之态,栩栩如生,如在眼前。最后,柳五老师客观地总结了蒲松龄的一生:“蒲松龄的一生踏踏实实,活得非常接地气,有操守,有担当,并且内心极其丰富,人格丰满……”在温馨祥和的氛围中结束了本次活动。
蒲松龄(年6月5日-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蒲松龄一生写过很多作品,除去《聊斋志异》,还包括文集13卷,余篇;诗集6卷,余首;词1卷,余阕;戏本3出;俚曲14种;此外还著有《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近万字。
蒲松龄名言名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泪中为写相思字,写到相思泪转多。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宴笑友朋多,患难知交寡。
欲读天下之奇书,须明天下之大道。
书香吉林讲书堂由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省全民阅读协会承办,是为贯彻落实《吉林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而打造的吉林省全民阅读重点项目,致力于传播文化、传播文明、传播书香。自年9月17日开讲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每周六14:00——15:30在吉林省外文书店三楼
每周日9:00——10:30在吉林人民出版社三楼
每周日14:00——15:30在长春市高新区群众艺术馆吉阅七舍书咖(栖乐荟购物中心五楼文创中心)内书香吉林讲书堂定期开讲。书香吉林白癜风可以治好吗白癜风诚信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