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下部)
听评书?
老年生活?
怎么着,先试试
说不定你就上瘾了呢
可这个小白胖子的评书
真的很奶思
闲白儿比正文多
粉丝就为了听闲白儿才来的
下面这几点
是关于读这部短篇故事
的几点感想
分享给大家
仅做交流
1.想当官就要花钱。
古时如此,今日依然。试想花钱得来了官位,必定要十倍地捞回来才合算,苦的都是百姓。
2.人与人之间。
石某重病,仆人卷了钱跑了,船家也要抛弃他(出行乘船,估计走的是京杭大运河吧)。世道人心如此,令人心寒齿冷。现在如何呢?都明白。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所谓的礼义,早已成为了笑话。当无利可图时,自然会扯下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狐妇却收留了他,作者想说明什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人间以找不到温情,只好寄托于异类?
3.关于婚姻。
一桩婚姻的缔结和维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规则可循。古代讲的是门当户对,而且是男尊女卑,公认的是男强女弱。直到现在,一对夫妻,男的比女的稍强些,才会稳定。而石某和狐妇呢?显然很不般配。狐妇财力雄厚而石某一无所有,石某三十多岁且风度翩翩,而狐妇已四十多岁。如果男的比女的大十来岁,很正常,反之则不然。一般的故事都是英雄救美,然后美人以身相许,结局多为圆满。这个故事却倒过来了,狐妇救了石某的命,又给他出钱求官,石某欠下了狐妇莫大的情。石某是感激的(当然此时他不知道此妇为狐),但是没有婚姻之想。
可是,对于狐妇的要求,石某精神欢天喜地地答应了。这其中是何缘故?不外乎石某见狐妇有钱。果然他得到了想要的东西——狐妇拿出钱来助他求官,当然条件是“返与同归”。故事在这里是一定要发生转折的。石某目的达到,便马上娶了王氏女,理由是狐妇岁数太大了。后边拒见、冷落、杀妻,不用赘述。
一方图财,一方图色,落得如此结局,不足为奇。婚姻需要各种条件,但是需要爱情最为粘合剂。恩情未必能转化为爱情,因为恩情是一方施与,另一方接受,而爱情却是互相的。石某的确可恶,恩将仇报,狐妇就没有问题吗?都说狐狸狡猾,这个中年狐狸精却在一开始就犯下了错误。既无爱情,又不般配,结局必然是悲剧性的。
石某,结婚动机不纯,为了当官不择手段。如果他是个正人君子,就应该拒绝狐妇的要求。然而,作者并没有谴责他这一点。如果他不抛弃狐妇,而只是纳妾的话,那就是可以接受的。偏偏他没有充分利用制度赋予他的权利,而是过河拆桥,便令人不齿了。到此处是道德范畴,再到杀妻,就是法律范畴了。当然,狐妇的报复读来很是解气,但是狐妇有法术,如果是个凡人呢?当如何处理?再如果,以现代的眼光分析,狐妇此举便是以暴制暴,不足取。应该以法律手段来解决,即便某人该死,也应该由法律判决。但是,在目前,法律又能做到公正吗?石某可是国家工作人员啊。
缔结婚姻应该有多方面考量,但是感情应该是基础,功利性不可太强。在付出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如果没有回报能不能接受。而且,不应该什么都往婚姻这上边扯。人与人之间,除了爱情,还有亲情和友情。石某和狐妇,如果选择亲情或友情中的任何一种,都会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退一步讲,假使石某不抛弃狐妇,一桩没有感情,只依靠责任或感恩来维系的婚姻,已是名存实亡,还有何幸福可言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4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