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来了,小伙伴们一起读书啊~
作品名称:《聊斋志异》
作品别名:《鬼狐传》、《聊斋》
作者:蒲松龄
创作年代:清朝
文学体裁:短篇小说集创作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
他自幼便对鬼狐故事感兴趣。
康熙元年(),22岁的蒲松龄开始撰写狐鬼故事。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在整理、加工后,他将这些故事都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的大半精力。
内容简介
《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后世影响
《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作品题材广泛,内容深刻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作品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说聊斋志异: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
《聊斋志异》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19世纪以来,该作品先后出现了英、德等六十几种外文译本。20世纪以来,更是出现了大量的由本书改编的影视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