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书评 >> 正文 >> 正文

刘斌读聊斋笔记三则含英咀华20160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17/10/25

作者简介:刘斌,网名留取残荷,军人,江右人氏。长于五绝、七绝,至今创作余首旧体诗词。代表作见于《执殳》、《大城》、《飞毂》、《叩寒》、《木刻》、《秋叶》、《浣梦》、《一尾》、《故乡》、《荆楚》、《青莲》(六言绝句)等集。军旅之余,以研究当代心灵在城市背景下与传统诗词的互动关系为职志,裒辑编选有《网人七绝四百首》、《城市诗词三百首》及《网人五绝选》等当代诗词作品集。并撰有大量关于网络诗词的评论性文章,如:《太阳呵、操纵时钟,时钟操纵我——简谈李子词的特色》、《点评网人七绝三百首》、《点评孟依依诗词全稿》、《画长桥、车自月中来——独孤食肉兽诗词简评》、《谈谈七绝如何将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浅谈诗词创作中意象的三种不同处理方式》。自年以来,广泛涉猎现代诗领域,并创作有现代诗数百首。创作座右铭是:“年来渐爱大城看,万国人归得所安”和“我要孟郊刳骨力,春妍不画画苍生”。

读聊斋笔记三则

文/刘斌图/帆影

绿蜂遗梦

电影史上有一部讲婚外情的极其著名,它叫《廊桥遗梦》。殊不知,生在数百年前的蒲公,也编导过这样的梦,它叫《绿衣女》。故事的开头与其他聊斋故事类似:“于璟,字小宋,益都人,读书醴泉寺。夜方披诵,忽一女子在窗外赞曰:‘于相公勤读哉!’因念深山何处得女子?方疑思间,女子已推扉笑入,曰:‘勤读哉!’于惊起,视之,绿衣长裙,婉妙无比。于知非人,因诘里居。女曰:‘君视妾当非能咋噬者,何劳穷问?’于心好之,遂与寝处。罗襦既解,腰细殆不盈掬。更筹方尽,翩然遂出。由此无夕不至。”无非写一个书生寺庙夜诵,偶遇美女,遂得好合。故事看起来很是老套。其后书生请绿衣女唱歌,只觉“宛转滑烈,动耳摇心”,煞是好听。这自然也是情人之间的惯见曲目。然而就在绿衣女一曲歌毕,高潮陡然出现。“歌已,启门窥曰:‘防窗外有人。’绕屋周视,乃入。生曰:“卿何疑惧之深?笑曰:“谚云:‘偷生鬼子常畏人。’妾之谓矣。”既而就寝,惕然不喜,曰:‘生平之分,殆止此乎?’于急问之,女曰:‘妾心动,妾禄尽矣。’”通篇这节写得最妙。为何妾心动,妾禄就尽矣呢?因为在妖的世界里,其与人的结合不合天道,所以说“偷生鬼子常畏人”。心动,即是察觉,即是考量。这样的事情可做却难以言说,无法示人。在两情相好时,情感可以压倒一切,罔顾其他。然而心中一生此念,罅隙就已经产生,凌厉的人眼之楔就已经打进。之前和谐安好的气氛就再难维持了。可是于生这时并不知道绿衣女的身份,所以他只是做寻常宽慰。绿衣女的担心并没有尽除,甚至有所加重,因此恳求于生送她出门。绿衣女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女稍释,复相绸缪。更漏既歇,披衣下榻。方将启关,徘徊复返,曰:‘不知何故,只是心怯。乞送我出门。’于果起,送诸门外。女曰:‘君佇望我,我逾垣去,君方归。’于曰:‘诺。’视女转过房廊,寂不复见。方欲归寝,闻女号救甚急。”绿衣女果然遇到了危险。这样的危险当然是深具象征意义的。不合常理的追求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一如《廊桥遗梦》里的女主人公一样,她当然可以选择和心爱的男人私奔,然而她需要承担她毁灭了原有家庭这一切的精神代价。她无法支付这样的代价。丈夫、孩子以及她一直苦心营造的家庭氛围,都成为她心动、不安的压力来源。她做不到断然割舍,她最终在大雨中,选择留下。而绿衣女的选择是,离开,远去。《绿衣女》一篇写的是女方的压力与不安。作为男方的于生,面对女方的不安和离去是何心情,蒲公并没有写。但“自此遂绝”,艳遇不复的于生或者也会有一丝惘然吧?然而,当他再次想起绿衣女的歌声:“树上乌臼鸟,赚奴中夜散。不怨绣鞋湿,只恐郎无伴。”他能明白宛转的歌声背后,她其实害怕的是自己的孤独无伴吗?害怕却无法明说,不安只能决绝离去。女子这样的心思,只能留下一个大难不死之后的“谢”字。因为人与妖,到底是两个世界。悍与冤

蒲公之聊斋颇能叙写女子之幽情,但拘于传统思维者亦不少。如《邵临淄》一篇:临淄某翁之女,太学李生妻也。未嫁时,有术士推其造,决其必受官刑。翁怒之,既而笑曰:“妄言一至于此!无论世家女必不至公庭,岂一监生不能庇一妇乎?”既嫁,悍甚,指骂夫婿以为常。李不堪其虐,忿鸣于官。邑宰邵公准其词,签役立勾。翁闻之大骇,率子弟登堂,哀求寝息,弗许。李亦自悔,求罢。公怒曰:“公门内岂作辍尽由尔耶?必拘审!”既到,略诘一二言,便曰:“真悍妇!”杖责三十,臀肉尽脱。异史氏曰:“公岂有伤心于闺闼耶?何怒之暴也!然邑有贤宰,里无悍妇矣。志之,以补《循吏传》之所不及者。”故事很简单,说是有一女“既嫁,悍甚,指骂夫婿以为常”,丈夫不堪其苦,告官请求主持公道,邑宰邵公也未细问,便处以“杖责三十,臀肉尽脱”的重罚。然而,实情到底如何,李妻为何要经常指骂丈夫?李妻被传唤之后,略诘一二言,想来也没有多少申辩机会,即被断言“真悍妇!”随即被处罚,可是处罚依据呢?杖责三十后奄奄一息的李妻被抬回家后,想来悍妇是再做不成了,可是李生就真的心安,李家就真的从此太平了?通过“岂一监生不能庇一妇乎”、“翁闻之大骇,率子弟登堂”之类的描写,可以揣测,只怕李生以后要过得更加不安生了。有趣的是,这样的人都可称贤宰,则其他经他手的案件的情形大略也可以猜知了。自然,这回苦了李生和李生之妻,但有点手段又希望多娶几个老婆的人大概还是会“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吧。灵猫悍鼠

《聊斋志异》虽以妖鬼故事闻名,实则包罗万象,无奇不有,里面有则猫鼠故事就颇见智慧:大鼠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龄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联系《诗经》中关于硕鼠的篇章,则蒲公讽世的意图昭然若揭。“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可见这样硕大的鼠,对付起来着实不易。转机出现在一件特别的贡品上,它,便是狮猫,猫前冠以“狮”字,应非无意。这只猫是怎么来对付巨鼠的呢?“猫蹲良久”,不动,便是观察,便是猫势,一句就见出狮猫之特别来。鼠出,扑猫,鼠之剽悍气焰可见。“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恍如高手对弈,迟迟难决,“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见巨鼠气势不再,猫抓住时机,迅速出手。启扉急视,鼠已毙命。复盘再看,蒲公如此形容狮猫的对阵策略:一为避,二为待。避,是为了发挥己方善于腾挪的优长,以消磨巨鼠的锐气;待,则是观察局势的变化,抓住时机,迅速反击。在这个故事的结尾,蒲公有一个精彩的结句:“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一触就怒,却不能辨明利害、审时度势,那么这种躁动之人和这只巨鼠又有何分别呢?狮猫最终取得胜利,要点就在灵活,就在造势。关于灵活,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曾有过生动的阐述:“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灵活部署妄动,妄动是应该拒绝的,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的‘运用之妙’”。如此来看,这只不妄动、善度势的猫就不仅仅是只有力量的狮猫,更是只充满智慧的灵猫了。遥想两千年前,淮阴的一个熙熙攘攘的街头,一个佩剑的青年男子为人当众羞辱,最终默不作声,从对方的胯下钻过,他卑微的身影在当时为人耻笑,然而回顾漫漫的历史长河,何为灵猫,何为悍鼠,不是一目了然吗?

随心赞赏赠玫余香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