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书生姓车,人们将其呼为“车生”,这个人家境条件并不怎么样,却还非常喜欢饮酒,一到夜里的时候非喝三大樽酒不能入睡,所以在他的床头,杯樽之中常常是不空的。
有一天半夜里,他睡醒了,本想再次入睡,可辗转反侧间却怎么也睡不着,又忽然隐隐感觉到好像是有人在和他同寝一样,于是他就往旁边摸了摸,这一摸之下才感觉到不仅确实有“人”,而且那“人”通体都是毛茸茸的。当下他心中大惊失色,赶紧点起蜡烛来一看,这才发现原来是一只狐狸,见是狐狸,他也就不害怕了,又往旁边看了一眼酒樽,才发现酒樽里面的酒甚至是连酒瓶中的酒都已经被喝光了。他马上哈哈大笑的说道:“原来这是我的一位酒友呀!”他不忍心惊醒这只狐狸,还怕它着凉,就给他蒙上了衣被,并用自己的手臂来给它当枕头,不过他也想看看这只狐狸是不是还能变化出什么东西来,就留了蜡烛在那里看着它。
到了后半夜的时候,狐狸睡的舒服了,就伸了个懒腰,书生笑着逗它道:“你这一觉睡的还真够舒服的啊!”然后掀开了衣被,这才发现,被子里的那只狐狸,早已变化成了一位儒冠俊秀的美少年。这时这位“少年”也醒了,看到书生这才明白了一切,知道是自己适才贪杯中之物喝多了,而书生也并没有借此机会杀害他,就赶忙下得榻来躬身向书生拜谢,谢他的不杀之恩。书生则连忙搀扶起他,对他说道:“我这个人啊,就是喜欢每天喝点(虽然确实不是那么一点),而别人呢,也都以为我没什么出息,就是个酒痴,也就你啊,是我的知己。你真可谓是我的鲍叔牙呀!这样,如果您不见怪,那以后就常来,咱俩从此就是这酒中的良友,您看怎么样?”那只狐狸听他这么说了以后,也很高兴,就答应下来了。
到了第二天上午,书生睡醒了,再一看,狐狸则已经走了,但他并没有忘记昨晚和狐狸之间相互的许诺,就特意准备了额外的美酒专门等待狐狸的到来。
到了当天的晚上,昨夜那只狐狸果然又来了,书生便高兴地与他一边畅饮,一边契阔谈宴。在谈话的时候,书生发现他不仅饮酒豪爽、酒量很大,而且言谈颇有文采、还很幽默,于是相互之间,两人更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狐狸推心置腹的对书生说道:“我每每总到您这里来蹭酒,而您每次也都对我热情款待,我应该如何报答您对我的这份恩德呢?”书生豪爽的哈哈大笑道:“斗酒之欢,锱铢小事,何足挂齿?”狐狸却说道:“不然,我是知道的,虽然您品性很好,但是,您是一位贫士啊,手里能有一点钱很不容易,我,要为您略微谋些资财,也权当作是我们俩畅饮的酒资。”书生听了这话也就应承下来了。
隔了一天晚上,那狐狸果然又来了,而且对他说道:“您现在就出去,出门以后往家的东南方向走,大约走七里的地方,在路旁那里有别人遗失的金银,您现在就去把它取回来吧,不然晚了就被别人取走了。”书生却很豪放,并没有将这事太放在心上,依然先是和狐狸痛饮,直到了第二天快清晨的时候他才出门去到狐狸指示的地方取金子,到了地方之后,果然路旁有金子,而且足足有两大块!一路上书生很高兴,他拿着这些钱跑到集市上特意买了许多美味佳肴,以作为晚上两人畅饮时的下酒菜。
到了夜里,相谈正欢的时候,狐狸又对他说道:“在您家的院子后边啊,那里有一个秘密的地窖,那是很早以前有人留下的,没有人知道,到半夜的时候呢,您就去把地窖打开,那里面也有不少金银呢。”书生听罢,还是没大放在心上,又是先和“狐狸少年”痛饮了再说,直到半夜的时候他才去,等他打开地窖以后,果然发现那里面藏有不少金银,足足有千余两之多!书生大喜,赶忙将这些金银全都搬到了家里。
书生喜滋滋的对狐狸说道:“兄台啊!承蒙您对我的照顾和指示,你看,我们现在有了这么多金银了,以后我们美酒畅饮的时候就再也不愁没有酒资和酒肴了,哈哈!”而狐狸则平淡的说道:“不然,虽然现在是有了一些小钱,可是,一个小水洼里面的水就算再多,那又能喝多久呢?也总有用完的一天,涸辙而饮,绝非长久之计。现在,我们对此还应从长计议。”书生听罢,点头称是,也深以为然。
后来不久的一天,狐狸在夜里同书生畅饮的时候又对他说道:“现在市场上的荞麦价格很低,你应该大批量的买进,这是可以囤积居奇的好货物啊!”书生听从了狐狸的建议,并立刻行动起来,第二天一大早就到市场上购入了四十多石的荞麦并在家里屯积了起来,所有看到他这个举动的人都笑了,大家笑他傻,笑他愚不可及。可后来不久,当地发生大旱灾,所有种的禾豆全都枯死了,而那种情况下只有一种作物可种,那就是——荞麦。
所以这时候的荞麦价格一路上扬,书生手里所握的那些荞麦全都当作种子以十余倍的价格卖出去了。
从此以后,书生家里愈发的富裕,没过多长时间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富户,而事实上他一切的买卖决策全都是咨询于狐的,并对他的建言言听计从。而那狐的决策也真是奇了,仿佛有如神助,全都能命中,无一失算!
两人的感情在共同的事业中愈发的亲密、深厚,狐狸对于书生的妻子更是直接得亲切称之为嫂子,而对书生的孩子也全部都视若己出、关爱倍至。
不过,等后来书生年纪大了过世之后,那只狐狸,也就从此再也没有来过了。
故事里的狐狸虽然并非人物,但其极富真性情,观其对书生的情谊完全可见,而之所以书生最终能够借着狐仙的帮助发家起势,也正是因为他本人也是一个心性旷达、富有仁爱且能够听从他人建言的人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