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重写聊斋志异的意义北京晨报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2/12/8

重写《聊斋志异》是需要勇气的,阿丁短篇小说集《厌作人间语》(作家出版社出版)就是一部堪称骁勇、重写《聊斋志异》文学之作。小说作为延迟的评论,面对伤痕累累的现实,作家需要在荆棘中经营出文学空间,用超真实的镜像重现伤痕和伤痛感。不同作家的叙事风格都会传导出不同的声音,但阿丁的叙事风格与众不同。我读过阿丁公开出版的所有小说,他的文学作品和他的画作一样。在我有限的阅读中,阿丁是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一位作家。当我读完《厌作人间语》之后,从不觉得这部作品具有魔幻性,每一篇都是充满了批判现实的精神。

以粗犷、汪洋恣意、充满阳刚之气叙事风格闯入文坛的阿丁,此次《厌作人间语》和之前作品有很大不同。以往满篇是横生刺头式的语言,《厌作人间语》鬼怪和人间串联,平实了很多。暴烈和棱角分明的阳刚叙事内敛了许多,也更为精炼了。但内在对现实的批判冲动却比以前更为强烈了。

我并不认为中国作家失去批判现实的叙事能力,文学的虚构和想象遭遇严重的自我阉割倾向,小说面对残酷现实,无法完成小说作为延迟的评论这个社会学意义。阿丁的《厌作人间语》和余华的《第七天》一样,作为批判现实的小说,弥足珍贵。

“有人每每提到文学性,那么,何谓文学性?我的看法是,文学性即人性,即便二者不能完全等同,至少也可以说,流溢出真实人性的文字就是具有文学性的作品。”这是阿丁在跋里所写的,在这一点上,我和阿丁看法完全一致。蒲松龄笔下的花妖狐魅影射的是他所处的社会现实,写的是人性。我为什么说重写《聊斋志异》需要勇气?《聊斋志异》被传承下来很重要的,除了文学手法外(《聊斋志异》文学叙事技法对鲁尔福、马尔克斯等西方作家产生影响),就是作品的社会学意义:对现实的批判。在当下,小说如何在想象和虚构中构建超真实的镜像批判现实?阿丁做到了,蒲松龄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和阿丁笔下的当下社会现实基本吻合。

阿丁对《聊斋志异》部分篇章进行改写,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对《聊斋志异》中的篇章部分重写,比如《世上最丑的海滩幸存者》对《罗刹海市》前面部分的改写,《蛩》截取了《促织》中的一部分;第二是对原作情节进行大面积重写,如《乌鸦》是对《席方平》大范围的重写。《六指》把原作爱情小说《阿宝》改造成一篇政治小说;第三,原作主要情节没有变化,但叙事技术全部更新了,如《天注定》等。记得年少时读《田七郎》,血脉贲张,深为田七郎为朋友两肋插刀、知恩图报之侠义精神感动。尤其田七郎的尸体剑杀贪官的情节至今依稀有印象。而今再读阿丁用现代小说技术重写的《天注定》,血脉仍在。《天注定》不仅仅是保留原作所谓狭隘的侠义精神,最为重要的是,阿丁对这部作品倾注的大量阳刚之气写作,不输于原作,依然惊心动魄。

《厌作人间语》最为显著的外部特征,就是重写《聊斋志异》的篇章时,全部采用现代派叙事技术。阿丁是具有浓厚西方叙事情结的作家,《厌作人间语》的叙事技法来自鲁尔福还是其他作家不重要,重要的是,阿丁没有用西方现代派小说抹去时空、片段粘贴、意识流的手法。这三种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导致小说失去惯常的故事性,读起来非常晦涩难懂。尤其是《天注定》,不但没有抹去时空,反而制造了强烈的时空感,以田七郎的后代为叙事主体,把不同时代的背景进行有效对接。小说同时辅助不同叙述者的多重叙事结构,完成对田七郎人物的塑造。除《天注定》外,诸如《六指》、《酒鬼》、《拉钩儿》等篇章,几乎都用现代叙事技术,穿插了大量对话。这和原作的叙事风格完全不同。

大智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20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