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医术高超,闻名遐迩,就连老虎都知其大名。《聊斋志异》:二班,郎中的一次善心救人,三年后,遇狼群,被二虎所救。
殷元礼,云南人,乃一郎中,医术高明,擅长用针灸为人治病。
一次,他为了逃避战乱,跑到深山里。这时,天色已晚,月色朦胧,除了他匆匆赶路的脚步声,四周寂静无声,山路离村庄又很远,他怕遭遇虎狼,心里惴惴不安,远远看见前面两个人,就小跑着赶了上去。
到了跟前施礼,言明和他们一起搭伴。那两人问:你从何处来,姓甚名谁?”殷元礼认真地一一回答,那两人拱手尊敬地说:“原来是良医殷先生啊,久仰先生大名,失敬,失敬!”殷元礼问其姓氏,那两人自称姓班,一个叫班兆,一个叫班牙。
他们又对殷郎中说:“先生,我们也是在此避难。幸好有间石屋可以暂住,烦请先生屈尊前往,我们还有事想劳烦您,可好?”
殷元礼欣然应允,跟着他们一同走。不久,到了一个地方,靠近岩谷处有座简陋的石室。那两人用木柴点火照明,殷郎中这才看清他们的面容:身材魁梧,面目狰狞,望之让人胆寒,不像良善之辈。他转念一想,反正也没别的地方可去,再说以貌取人也是不对的,他不动声色,想看看情况再说。
这时,他听到从床上传来痛苦的呻吟声,仔细一看,原来是个老妇人直挺挺地躺着,痛苦不堪的样子,殷郎中赶紧问什么病?
班牙取来火把说:“这就是请先生来的原因。”说着举着火把走到床前,他凑过去一看,老妇人鼻口下有两个碗大的瘤子,疼痛难忍,根本不敢进食,殷郎中检查了下说:“这好办!”
他从出药箱中拿出艾团点上,为老妇人灸了好长时间,说是过一夜就好了。
二班特别感激他,烤了些鹿肉给他吃,并歉意地说没有酒菜,让他多担待些。殷郎中摆摆手手,毫不在意,鹿肉虽不太罕见,也不是平常人能吃得上的,他大快朵颐,吃得心满意足,之后枕着石枕睡下。
二班态度诚恳,看上去很朴实,可毕竟相貌粗鲁,让人害怕,他辗转反侧,一夜无眠。天不亮,就赶紧起来招呼老妇人,问其病情,老妇人用手一摸,瘤子已经瘪了下去,只留两个疮口,他催促二班点上火把照亮,给老妇人敷上些药。然后告别上路,二班又送给他一只烤熟的鹿腿。
三年后,殷郎中一次有事进山,路上遇到两只凶狠的狼挡路,他顺手拿起路边的一根粗壮的树枝防身,两下对峙着。这时夕阳西下,不久天就要黑了,他焦急万分,可后面又来了一大群狼,眼看腹背受敌,不由两腿瑟瑟发抖。
突然一只狼扑了过来把他掀翻在地,好几只狼蜂拥而上争抢着来咬他,衣服很快被撕得破破烂烂。殷郎中悲哀地想:这下子肯定要葬身狼腹,尸骨无存了。正想听天由命时,突然窜过来两只老虎,狼群一见吓得四散而逃,老虎怒吼一声,刚才还凶神恶煞的狼群,都乖乖地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老虎扑上去把它们全都咬死这才走了。
郎中惊魂未定,连滚带爬地急急赶路,天快黑了,他正担心无处投宿,迎面碰到一位老妇人,老妇人一见到他的狼狈样赶紧说:“殷先生吃苦了”,郎中还未缓过劲来,语无伦次地说了刚刚的惊险,说完后,才回过神来问她为何会认得自己?
老妇人笑着说:“我就是你当年在石屋中医治的病人,谢谢你的救命之恩。”郎中恍然大悟,他恳求到其家借宿。老妇人痛快地答应了,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一所院落,屋子里已经点上了烛火。
老妇人拿出一套干净的衣裤,让他洗漱后换上。然后摆上酒菜,热情地招待,自己也用陶碗自斟自饮,她性格爽快,见多识广,酒量也好,不像一般的村中妇人。
郎中问起当年那两位壮汉是她的什么人,老人说是自己的两个儿子,刚才他们前去迎他,到现在还没回来,可能是迷路了,两人便喝边谈,郎中放下心防,感激他们的情意,不知不觉喝得酩酊大醉。
醒过来时,天色已经大亮,四下一看,哪里还有什么院落房舍,他正一个人坐在一块大岩石上,这时听到岩石下发出牛吼一样的喘气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斑斓大虎正在呼呼大睡,她的嘴间有两块拳头大的疤痕。
他大惊失色,怕老虎醒来,赶紧偷偷地跑了。这时才明白在路上救了自己威风凛凛,杀死狼群的两只老虎就是二班。
郎中秉承医德治病救人,被有情有义的老虎惦念,在危难之际,救其脱险。
善心终有回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