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兵患,别人都纷纷避祸,只有她泰然自若,选择面对,并且使计杀死企图侮辱自己的歹徒。《聊斋志异》:张氏妇,一个智勇双全女子的故事
康熙年间,各藩王蠢蠢欲动,冲突不断,这让只想安居乐业的百姓陷入了灾难。如果将领们治下不严往往兵痞比盗贼的危害还大,但凡过大队士兵的时候,沿途的百姓都怨声载道。对于盗贼人们还可以想法惩治他,可对于当兵的却不敢得罪。值得庆幸的是当兵的和盗贼有个不同,就是不随意滥杀无辜。
康熙十二年,三藩造反。前往南方平叛的军队在到兖州做短暂的休整,一些兵卒跑到百姓家里,翻箱倒柜,掠夺财物,侮辱妇女,百姓苦不堪言。
当时正好多日阴雨连绵,田里积水成湖,老百姓没办法,便划着竹筏带着女人们躲到高粱地里避灾。有些士兵知道了,干脆脱下衣服,骑着马进高粱地里去糟蹋妇女,很少能躲过去的。
有位姓张的妇女不想东躲西藏,和丈夫在一间屋子里挖了个坑,把一些毛竹削得尖尖地竖在坑底,坑上面盖上一丛草,再铺上席,看上去像平常就寝的地方。她从容在厨房做饭,来了兵,守规矩的就给点吃的打发走。有两个蒙古兵看她姿色不错就想占她便宜,张氏说:“这种私密之事,怎能当着人,你们两个人,另一个人旁观吗?”
其中一个笑了,嘟嘟囔囔地出去了。
她和另一个来到那间屋子,指指席子让他先上去,那兵一坐就掉了下去,顿时从坑底传来大叫声,她充耳不闻,不慌不忙的又另找席子盖上。然后站在门口,故意弄得衣衫凌乱,一会儿出去的那个兵进来,听到嚎叫声,却不知是哪里,女子笑盈盈地向他招手:“快点,在这里!”
兵一踏上席子也掉了下去,张氏就往坑里扔了许多木柴而后点上火,火势渐大,连屋子都烧着了,她这才喊人救火,一通忙乱后火灭了,尸体的焦臭味弥漫开来,众人都奇怪地问是何味?张氏痛惜地说:“唉,我家里的两头猪,怕被抢走,藏在地窖里,那成想就这样被烧死了!”说完,心疼地跺了两下脚。
此后,张氏就拿上针线,来到了离村几里,连棵树都没有的大路旁做针线活,村子离城较远,赶路的都是骑兵,每天都会有好几拨从这里过。
那些士兵见一少妇独坐路旁,都忍不住调戏几句,她虽然听不太懂,但知道肯定是些下流话。由于是大路,天气炎热,没有的地方,再加上人来人往较多,就是有心思的士兵也不好动手,毕竟还要顾惜些脸面,他们常常过过嘴瘾就算了,这样一连几天平安无事。
这一天,来了兵,长得尖嘴猴腮,一脸猥琐,一看就是个色中饿狼,他全然不顾身边来往的兵卒,也不怕在烈日下暴晒,凑上前去要对张氏非礼,张氏也不拒绝,微微一笑,只是偷偷地用针刺他的马,那马疼得连嘶带跳。
士兵看看周围根本没有拴马的地方,怕马跑了自己没了坐骑,就把那缰绳拴在自己腿上,然后去抱张氏。
张氏忽然拿出一根做鞋用的锥子狠狠地刺马脖子,马痛地狂奔起来,缰绳拴在那人的腿上一时又解不开,于是拖着跑了好几里路,狂奔的马最后别的士兵拦下,可这位兵的头和身子早已不知去向,只剩缰绳上绑着的一条腿还是完整的。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张氏虽一介弱女子,却心思缜密,有勇有谋,比起许多男儿也不遑多让,令人钦佩。
面对歹徒时,聪明的人既不会一味地告饶示弱,也不会好勇斗狠,而是用智慧使巧计,不费吹灰之力击败对方,这才是这真正的智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