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为什么中国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无欲男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3/4/16
白癜风检查需要做什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488309.html

前面讲圣人、圣婴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列的例子多是男性。“圣”这个字太高大上了一些,容易让人觉得,这些现象离我们有点远。

但如果把“圣”男理解为“好男人”或者我喜欢的词语“中国式好男人”,就可以看到,圣人逻辑和圣婴逻辑,在我们身边可能到处都是。

不过,好男人和中国式好男人,这种表达太不精准了,也不容易把握到这些逻辑的内核,但如果换成“无欲男”,这就好理解多了。

最初的圣婴,还是有欲望的,不过主要的欲望是自恋,是攻击性,而不是物欲和性欲,从圣婴到圣人的发展中,则不断在镇止自己的各种欲望,这样就造就了“无欲男”。

看我们的历史和文学作品乃至现实社会,你会看到,一方面,我们社会有各种各样穷奢极欲的人,同时也有各种无欲男。

甚至,以我自己的观察,我都觉得后者占了多数。我会认为,在中国社会,一个普通而正常的男人,就会是憨厚老实忠诚可靠的无欲男。

无欲男会适合什么样的配偶?也许我们容易认为是,贤良淑德的好女人。

但其实是,如果一对伴侣,两个人都是压制欲望的好人,那他们就很难过日子,不仅难以保护家庭和孩子,还因为两个人都没有活力,而让家庭像坟墓一样。所以无欲男相对而言更适合的伴侣是“妖女”。

例如《聊斋志异》中,多是女鬼与书生的故事;又如更广为传颂的白蛇与许仙,就是经典的无欲的、弱的男书生与全能女妖;又如金庸小说中的郭靖与黄蓉、张翠山与殷素素,是经典的好男人与妖女……

女妖和女鬼,还是有差别的。我试着谈谈这个差别。

最初去分辨女妖和女鬼,是一个微博博主提出了一个问题: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画皮拍成电影,要将鬼改成妖?为什么聂小倩拍成《倩女幽魂》,也是要将鬼改成妖?为什么妖可以出现在大陆的银幕上,而鬼不可以?这个问题困惑我几年了。

我的朋友她提供了正式答案:确实有规定(影视作品中)不能出现鬼,因为很多边远山区文明闭塞的地方,人们看了影视作品会认为真的有鬼存在。

针对这一话题,一个网友提出了一个很可爱的问题:聊斋里有美丽善良痴情各种女鬼,可唯独没有温暖的女鬼,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影视作品中的女妖却热辣娇俏,比里面的“人”更有活力,这又是为什么呢?

女妖为什么更有活力,这个问题就和圣婴为什么最有力量一样,因为他们都没有镇压掉自己的全能自恋,而无欲好男人以及好女人,就过分镇压了自己的全能自恋,因此丧失了活力。

同时,女妖也是一种隐喻,指的是全能自恋还没有很好地进化成人性,因此还带着强烈的原始野性。

关于这一问题及其延伸,我也研究了很久了。在咨询中我搜集了大量关于鬼、妖和魔的意象,也试着对此进行深思。

鬼、妖和魔,都具备人类所不具备的一些能力,例如通灵、神通啥的,但它们也有微妙的差异。

鬼的核心特质,也许应该是怨气,并且受怨气的驱使,鬼,特别是女鬼,容易进行无情的报复。例如《聊斋志异》中的女鬼,虽然一开始多是美丽、善良且痴情的,可一旦被弱书生给辜负了,她们多会散发出冲天怨气,然后会发出报复性行为。

讲一个有点儿夸张的真实故事。

我一位朋友,她多次有过这样的遭遇:她开一家公司,打理好后,就让给了她的男性伴侣,而她的男性伴侣在占了这么大便宜后,竟然无一例外,不久后都出轨了;

自己的付出竟然带来出轨,这让她会产生巨大的怨气,这时她会对他们发出强烈的诅咒;可怕的是,接连两次,她一发出诅咒,当时的男性伴侣,竟然立即发生意外死掉了。

这吓到了她,她找了几个道士和算命先生什么的,问是怎么回事,结果他们中间有人竟然一致说,你有两个护法守护着你,你一发出诅咒,它们就会帮你去实现。

这个说法真吓到了她,从此以后,虽然在亲密关系上,她还是滥好人,会控制不住地重复把好好的公司送给男人的游戏,而男人们也仍然会继续辜负她,但她不得不拼命克制着自己的怨气,生怕再造杀业。

这个故事,首先是我这位朋友的说法,特别是护法替她杀人的部分,有浓浓的神秘主义色彩,我们可以不信。因为即便她的说法成立,那也很可能只是偶尔巧合的意外而已。但我们可以看看她身上的“怨”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听了太多幽怨的故事,多数是女人的,男人的也有不少,它们一致的逻辑都是:我给一个人付出了很多,那个人竟然辜负了我,我怨呐!

从辜负者的角度看,这可以有很多原因:

1)你付出很多,让辜负者觉得,你是可以被轻慢的。换句话说,你付出很多,可能是一种自虐,既然你都可以自虐,那别人也容易觉得,继续虐你又如何呢?

2)你付出的时候,付出带来的道德感,让你在关系中占据了优越位置,这引起了对方的不舒服,于是辜负者要通过背叛或其他辜负你的方式,击碎你的优越感。

3)付出者常常还是在制造内疚,而通常喜欢占别人便宜的人,是不接受也难以消化内疚这种感觉的,于是会去破坏这个关系。

从付出者的角度看,过度付出其实就是一种自虐,是一种自我破坏,或者说是杀死了自己部分的生命力。我们知道,鬼就是被杀掉的冤魂,而以此可以做一个推理——当自己的生命力被杀掉一部分时,这一部分被杀死的生命力,也就像是部分的“鬼”一样,并因此有了怨气。

生命力被杀掉越多,你心中的“鬼”就越大,怨气也就越大,累积的怨气需要找出口爆发出来,而“被严重辜负”,就是一个最好的出口,可以让滥好人释放出自己的怨气。

我印象一个极深的故事是,一位女士找我做咨询,她想杀掉自己的男友,因为恋爱多年后,她才发现,男友是有家庭的,她觉得深深地被背叛了。

可是咨询几次后发现,其实她早就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推断,男友是有家庭的,而且男友还曾要带她去他家看看,是她多次拒绝。

再谈下去发现,这位女士一生都在做好人。因此可以说,她被杀掉的生命力成为她心灵中的“鬼”,而且这部分越来越重,最终必须要找出口释放出来,这时她去直面男友有家庭的这个事实。

怨和恨,是鬼的特质,那妖的特质是什么?妖的特质是为所欲为,女妖的特质则是为了爱恨情仇可以不惜一切,捅破天都不怕。

例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本来具备传统中国女性的一切优点,温良恭俭让,但法海却说她是妖,然后爱情被破坏,这时她就不惜水淹金山,显示了她的妖性。

玩怨恨的,是女鬼;为了爱情捅破天的,是女妖。如果说这是中国女性的一种经典形象,那与此对应的中国男性的经典形象又是什么?

前面我们说了,是无欲的、憨厚老实忠诚可靠的好男人。好男人是妖女的绝配,虽然很多人讨厌许仙的懦弱,但对于自我没有构建起来的妖女而言,必须要找一个这样的好男人,他从不和她对抗,从不主动攻击她,这样妖女才能在这个像唐僧一样无害的男人构建的容器中,修炼成人,即,有了基本的人性和自我。

可是,为什么男人不去做鬼,做妖?为什么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中国男性形象太多是无欲、同时也没什么本领的文弱书生呢?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雄性?

我的理解是,男人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权力体系,而体系的设计,是只允许皇帝或大家长,这一个男人可以实现全能自恋,可以为所欲为地活着。而其他男人,最好都变成体系的砖瓦,必须是没有自我、没有欲望、面目不清地活着。

中国女人,过去一直被排斥在中国社会权力体系和家族权力体系之外,她们失去了权力体系的保护,但同时,她们因而有了空间,可以留住生命力。只是这份生命力不够人性化,还是原始的全能自恋,于是可以为妖,如被伤害,就有了怨,变成了鬼。

男人被镇止性的体系压制得不同动弹,于是被动,而女人倒可以主动。

例如《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孙少安兄弟的爱情故事,都是女人主动而他们被动。因为,作为权力体系的组成部分,他们得考虑各种集体,例如得把家族放到第一位,而不能只考虑个人的欲求。

他们,还有前面提到的张翠山、郭靖与许仙等男人,要做好人乃至圣人,他们追求无欲,而欲求,就要通过女人来表达。例如孙少安的欲求,就要通过老婆秀莲说出来,比如分家,比如得自己多吃点,而不是太照顾奶奶和妹妹。

这样看来,无欲男找女妖有双重好处:一,妖女可以替他们表达欲望;二,谁追求欲望谁就不是好人,所以“坏”是妖女的,而他们是“好”的。

虽然妖女承载了“坏”,损失了道德上的“好”,这是一种损失,但在道德上全然彻底成功的好人,因为彻底失去了欲望和自我,那才是更深重的悲哀。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2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