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科举改人生,寒门出贵子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3/12/9

宋代诗人王柏所作七言律诗《科举》——

纷纷衿佩止时文,竞巧趋新做日程。一试奔驰天下士,三年冷暖世间情。清朝不许人心坏,举子安知天爵荣。所用是人行是学,不知何日可升平。

纵观历史长河,古代书生想要改变出生,就必须要熟读四书五经,经历重重人才选拔考试。才可能一朝翻身成为人上人。但要论起古代的科举制度,那还是真是赔付了千千万万人的漫长岁月。

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范进中举》,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刻画出了一个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的特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就开始确立,一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取消,在一千三百年间,这项人才选拔制度对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状元”、“金榜题名”、“落第”等词汇更流传至今。

日本汉学泰斗宫崎市定的《科举》,以清代科举制度为核心,介绍了一个古代中国读书人要为之奋斗的漫长历程,先由县试、府试、院试,再经乡试、会试、殿试,终至状元及第。深入考察了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源和流变,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

作者简介:崎市定是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学派史学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代表作有《中国史》《科举》《九品官人法研究》《亚洲史概说》等。他的生前著述全部结集为《宫崎市定全集》(共25卷)。

这是一本简明易读的入门读物,与其他著作最大的不同在于——宫崎市定善用笔记、小说、传说等野史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现科举制度下的众生相,如:“贡院闹鬼”“善有善报”等故事,读起来极有意思,又让人感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生涯简直就是升级打怪。

文中就写到——“有人认为乡试不是考察学习实力,而是“马力”考试。甚至有人说考取乡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即如龙马一般的精神、如驴马一般的身体、如虫子一般的无感、如骆驼一般的气力。”

《聊斋志异》这部著名小说的作者蒲松龄就是数次乡试不中、最终连举人都没考取的文人,他喇笑参加乡试的举子有七次形态上的变化:

最初进考场时,提着巨大的行李,气喘呼呼地那着步子,像乞丐样:接下来一个一个接受搜身时,被负责人员呵斥、被兵卒怒骂,像囚犯一样;等到坐进号舍的座位后,每个人都伸长脖子看外面,像蜂类的幼虫一样;终于考试结束朝外走,此刻神情恍惚、步履蹒跚,像被从笼子里取出的病鸟一样;在等待何时公布中试者,不知成功与否之时,草木皆兵、坐立不安,像被拴起来的猿猴一样;最终公布成绩,已然确定落榜后,气力全无、形同死尸,横着躺倒,身体一动不动,像中了毒的苍蝇一样;而重新提起精神时,无论是看到的还是听到的都令自己生气,不管碰到什么东西都拿来摔了,发脾气漫骂考自的无知,等情绪稳定下来,发现屋内的器物全毁了,此时就像好不容易从生下的蛋中破壳而出的锥鸟一样。以上便是举子的七种形态变化。

如今,“减负”、“寒门难出贵子”等争议,让我们对教育的开放性和公平性重新提出诉求。翻看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不仅对古代科举制度产生广泛的认识,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东亚教育制度的现实关怀。

科举(日)宫崎市定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39.6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2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