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解放后,为啥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删的两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4/4/9

之前为了扒皮“夏朝埃及说”,看了当时的历史。夏商时期,古印度印章文明,古埃及法老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全部毁于当时横行世界的蛮族人——雅利安人,闪米特人等等。而我国——南有汪洋,西有高山,北有大漠,东有大海,巨型孤岛,自然就延续下来了……事实上历史悠久是一种幸运,应该心怀感恩。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承载中华文明的所有物品中,除了文物和瓷器外,还有古代杰出思想家和作家留下的更多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历史意义和自身魅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可以理解为人成长的四个阶段,少年《红楼梦》青年年《水浒传》中年《三国演义》老年《西游记》。四这个数字,平均摆到一个平面上,哪个角度看也是均衡的。中国社会问题在这四部书里都能找到答案,这才是四大名著最厉害的地方。

四大名著不仅为全民阅读,而且还催生了专门研究这四部杰作的学术机构。不过解放前,人们普遍认可的是六大名著。

但是解放后,为啥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原因并不复杂。现在已删的两本可谓妇孺皆知!实际上,六大名著的表述出现在清末民国初年。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学文化,当时的文学界将人们中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小说称为“六大名著”。解放后后,为了振兴文化产业和文化教育,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便将《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删除于六大名著之列。

先说《儒林外史》,它抨击的是科举陈腐,但揭开的却是人性的虚伪。科举没了,但人的本性未变。小说里嘲讽的那些德行,今天是否也同样广泛存在?这也是这部书现实存在的价值。小说彰而不显,含而不露的创作手法,是这部讽刺小说的高明所在,可惜后世继承者不多。为什么《儒林外史》一直被低估,被潜移默化的边缘,最好谁都不要去提起?就是因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还是未来,所谓读书的所谓有文化的所谓牧民者们,在书中都能找到影子。

另外小说里提到到“体统”,倒让我想起时下高谈阔议的“贵族精神”。尽管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几百年间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还得吃喝拉撒睡的人类的本性。

既是史,就当按照史的基本范式来做。本史该算作标准的纪传体例了。二进、二王、二严、二娄、二牛、二杜……就是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传记。不管是真名士还是假名士,真本事假本事,真儒生假儒生,痴迷、愚昧、风流、攀附权贵、附庸风雅,都是儒林之中的真性情。这就构成了全书独特的结构和线索,形散神聚。

《儒林外史》的门槛确实相当高了。一般人大概是看个热闹,哈哈一笑罢了,后半部塑造正面人物,少用讽刺,自然觉得枯燥乏味。大概前半部只读出谐,而读不出奇,便是只看出了热闹看不出门道,也没兴趣读后半部分了。

再说《聊斋志异》,个人认为它被删除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聊斋志异的阅读门槛太高,全篇之乎者也式的文言文没有高中以上文学水平根本看不懂,二是这本书比较偏成人向。

聊斋吃亏就吃亏在短篇上了,所谓四大名著,乃是中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名著,自然没有聊斋的份。但是聊斋文字优美,想象力一流,整体水平可不输四大。准确的说,聊斋就是个笔记小说,类似的也很多,什么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等等,都是这一类,但是聊斋明显比后两篇高多了。

小家薄相,文人逞才,尺牍气息,这些评论无一不中肯。聊斋类说书人画本,谈不上文学。留仙小儒寒士,终其一生一教书秀才,除应试之外,未出其乡,自然学识见地不广。仅凭书中狐精艳鬼夜来荐枕于蒲先生这种自认怀才不遇之穷困书生,就令我不齿。概蒲留仙对家中老妻颇有不足之意吧,遂寄怀笔下。

总的来说,《儒林外史》趣味性差点,艺术成就略低且不具备民众普及性基础;《聊斋志异》思想性差点,可读性高,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过于荒诞,有散乱、重复之嫌。但两部小说同样影响深远,特别是聊斋中狐仙鬼怪,根植于早年间底层百姓心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3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