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西书局即刻 书局在各位读者的 为了在新的一年给读者做出更多好书,我们需要您的宝贵意见。今天开始,书局邀请各位读者评选“年度读者喜爱的十大好书”。
投票截止时间:1月10日(周三)
欢迎小伙伴们在本条 投票结果和获奖名单将于1月12日公布。
投票栏在入选书目后,欢迎大家转载投票!
入选书目
01《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
李学勤主编
年4月,定价元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共收录竹简四篇,皆为传世文献及以往出土材料所未见的佚篇。其中,《子犯子余》记重耳流亡到秦国,子犯、子余与秦穆公的对话,以及秦穆公、重耳先后问政于蹇叔。《晋文公入于晋》记述晋文公从秦归晋后,修政、修祀、增防、治军,终至连年大胜而得东方诸侯。《赵简子》包括两部分,即范献子谏赵简子及赵简子与成鱄的对话。《越公其事》分为十一章,叙述勾践困栖会稽,向吴求和,励精图治,最终灭吴的过程。
02《秦汉魏晋南北朝经籍考》
童岭编
年6月,定价88元
《秦汉魏晋南北朝经籍考》远承江侠庵《先秦经籍考》(年版),共收扶桑经学名文十七篇。其中既有扶桑耆旧之作,亦有"70后"中国中古经学方家的研究,其视角和方法皆有可借鉴之处。是继《先秦经籍考》之后,日本优秀的“经部”著作再一次系统译介入我国的优秀译著。
03《纽约无人是客——一本37.5℃的博物馆地图》
沈辛成著
年5月,定价39.80元
《纽约无人是客——一本37.5°C的博物馆地图》是作者在纽约实地踏访数十家博物馆并进行深入了解后,对纽约博物馆展示特色、专业内涵、设计匠心及观众体验等进行多维度叙述和评价的作品。本书不仅是一本纽约博物馆“黄页”或导览手册,更是基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专业背景,饱含人文关怀地阐释纽约这个五方杂处、光怪陆离却又独具特色的国际大都会的底色的作品。全书行文从容而蕴藉,配有大量实地照片,图文并茂,是一本兼具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作品。无论你是否去过纽约,它都将带你发现“世界第一大都会”的别样之美。
04《秦汉法制史研究》[日]大庭脩著,徐世虹等译
年10月,定价元
《秦汉法制史研究》是日本学者大庭脩的学术著作,分序论、关于律的研究、关于令的研究、官僚制度研究、公文书研究五大部分,详细考证了秦汉时期法律的制定、施行情况,以及具体的法规,是一部严谨的法制史著作,年曾出版过一部中译本,已绝版多年。本次由中国政法大学徐世虹教授等重新翻译修订,并增收了一些内容,以飨广大读者。
05《夕惕藏陶续编》
吕金成编著
年12月,定价元
《夕惕藏陶续编》是沂水所出战国时期齐国官量釜上的刻划陶文的专门著录,共收录沂水陶文件,其中新刊布的件,包括每件的照片、拓片、摹本和释文。附录部分收录已发表陶文的拓片或照片19件。本书是目前著录沂水陶文最多的一部专著,在古文字学、书法艺术史、齐国制陶制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06《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佉卢文尺牍》
段晴、才洛太著
年12月,定价元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佉卢文尺牍》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疆丝路南道所遗存非汉语文书释读与研究”的系列出版物之一。在书中,段晴教授、才洛太研究馆员对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所藏的四件佉卢文木牍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分析。通过对佉卢文尺牍的转写、定名和内容的考察,作者认为这些尺牍应出自斯坦因定名的尼雅13号遗址,反映了三四世纪时鄯善王国的社会、经济、官制等情况,资料弥足珍贵。
07《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荷]田海著
赵凌云、周努鲁、黄菲、李曈译
黄宇宁、徐力恒校
年4月,定价68元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探讨了中国古代的几种典型故事(谣言)的流变,如老虎外婆、樟柳神、旱魃、剪辫、后宫选秀等,并就其引发的恐慌及民众针对恐慌采取的应对之法,尤其是选择替罪羊的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作者还分析了地方官员乃至朝廷对故事(谣言)作出的反应。本书通过对几种具体故事(谣言)的探讨,反映了口头话语、地方记忆的强大能量,体现了民众面对谣言时的自主性及其在重新构建地方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08《西方古典学术史》(“寰宇文献”)
约翰·埃德温·桑兹著
年3月,定价元
本书包含《西方古典学术史》(AHistoryofClassicalScholarship)三卷本与《西方古典学术简史》(AShortHistoryofClassicalScholarship)一卷,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于20世纪初所著的关于西方古典学的学术通史,也是桑兹最重要的著作,呈现了从公元前6世纪至20世纪初的西方古典学发展历程。本书为英文原版影印出版,三卷本学术史原版是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年出版的第三版最终定本,其在同类书中是涉及文献最为广博的,且包含丰富的学人形象与细节场景;简史原版亦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年出版,由桑兹本人在三卷本基础上删繁从略,内容简练又不失学术史的可靠性。本书对古典学研究者与爱好者而言,是学术史类必备参考书,版本珍贵且具有浓厚的人文学术趣味。
09《文字·文献·古史——赵平安自选集》
赵平安著
年6月,定价88元
《文字·文献·古史》为“六零学人文集”的一种,收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赵平安教授历年来所发表的重要论文44篇。有对于“隶变”这一汉字演进史上的关键变化,以及汉字演进过程中小篆字形讹误和篡改现象的深入考察;有对于商周铭文中所体现的上古汉语语法现象的综合研究;有利用新出简牍资料对甲骨文、金文字形的重新考释;也有运用出土文献对于传世文本的校订释读,以及对先秦秦汉历史问题的广泛探讨。论证要言不烦,且极具说服力,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作者的治学风貌。
10《20世纪中国翻译史学史》邹振环著
年11月,定价58元
《20世纪中国翻译史学史》是关于中国翻译史学在20世纪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历史回顾。作者将20世纪中国翻译史研究的演变过程以“起承转合”为线索,对20世纪(—)中国翻译史研究的起步、发轫,如何经过民国时期的承接、承势,至年后的演变、转折,并在20世纪末完成了中国海峡两岸汇合、会聚的过程,作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全书以翻译史研究论著为主要资料,结合其他文献,首次勾勒出20世纪中国翻译史研究发展演变的脉络与系谱。作为一部专门学科的史学史,全书资料翔实,论说丰赡,品评力求客观而深入,填补了学术史研究的一大空白。
11《〈孔子家语〉新证》
宁镇疆著
年4月,定价元
《〈孔子家语〉新证》是上海大学历史系主任宁镇疆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孔子家语》研究的一部总结之作。全书共分出土文献及新材料编、传本及版本编、流传及学术史编、经学及理论编、诸书“互见”编五个部分,对《孔子家语》这部文献进行了详尽的多角度研究,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从众多角度新颖、分析方法多样的个案研究,上升到综论性质的总结概括,所提出的研究方法论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微观的如从一条注释入手分析《孔子家语》王肃注的价值,宏观的则有古文献辨伪学“范式”的问题、文献“互见”的类型学问题,以及对先秦儒家群体意识的研究等。该书是近年来古代文献研究领域的一部优秀论著。
12《先秦乐律考拾》孙克仁著
年1月,定价60元
《先秦乐律考拾》以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为引,详细考察了先秦乐律的相关文献,在以汉儒为代表的主流解读中另辟蹊径,提出先秦乐律制度是依据“均法”而非“三分损益法”构建的。作者从文献记载出发,详细演绎了先秦乐律的各种构建法和调律法,同时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以出土古乐器和传世管弦乐器实物的乐律特征加以佐证。论题较为新颖,填补了先秦乐律制度研究领域的空白。
13《中西学术名篇精读·李学勤卷》本书导读组读解
年1月,定价28元
本书所选篇目由原著李学勤先生亲定,包括《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帝辛征夷方卜辞的扩大》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作者在甲骨金文、古代史、简帛学、经学史、文献学等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并可反映其治学路径与趣味。本书导读组成员对原文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对于初学者了解掌握治学门径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14《安禄山——皇帝宝座的觊觎者》藤善真澄著,张恒怡译
年3月,定价38元
藤善真澄出版于50年前的这本小书,在当时无丰富出土碑志等资料的条件下,凭借对传世史料的运用分析,颇为完整地勾勒了安禄山传奇的一生及安史之乱的背景始末。尽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历史框架及细节还有可议之处,但在对历史氛围与人物性格心态的解读拿捏上,却颇为细腻生动,并展现出了一个异邦学者特有的敏感与巧思。作为一本普及性的学术读物,至今仍保持了它的光华和价值。
——陆扬(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15 “朝鲜半岛三部曲”邵毅平著
《半岛智慧: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年1月,定价28元
《青丘汉潮:中华文化的遗存与影响》年1月,定价29元
《韩国纪行:无穷花盛开的锦绣江山》年1月,定价42元
“朝鲜半岛三部曲”分为天、地、人三卷,较为全面地介绍朝鲜半岛,尤其是南部韩国的历史、文化。天卷《半岛智慧: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深入讲述朝鲜半岛的历史,以历史地理意义上的“朝鲜半岛”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古代朝鲜半岛对于自己所处的地缘环境的挑战之应战。地卷《青丘汉潮:中华文化的遗存与影响》详细介绍了汉文化对古代朝鲜的深远影响,展示了汉文化目前在朝鲜半岛,尤其是韩国的遗存。人卷《韩国纪行:无穷花盛开的锦绣江山》将韩国划分为十二块区域,详细深入地介绍其代表性景点,以及各种文化遗迹和历史传说。对于想要赴韩国进行深度游的旅游爱好者来说,是极好的导览书籍。
16 “中国古典故事集”陆澹安选译
《聊斋故事》年12月,定价25元
《唐宋传奇》年1月,定价36元
《元曲故事》年2月,定价35元
“中国古典故事集”共三册,内容覆盖面广,选择类型多样。《聊斋故事》选择了《聊斋志异》中《画皮》《贾儿》《王者》《续黄粱》《辛十四娘》《促织》《梦狼》等14篇故事,《唐宋传奇》选择了《柳毅传》《聂隐娘》《离魂记》《李娃传》《红线》等25篇作品,《元曲故事》翻译并改编了元曲中的《鲁斋郎》《潇湘夜雨》《杀狗劝夫》《陈州粜米》等7篇作品。本系列故事集旨在将中国古代的优秀作品译成通俗易通的文字,推荐给广大读者,使更多的读者了解我们古代灿烂辉煌的文化,从而继承这份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
17 “梵语文学译丛”
《十王子传》:檀丁著,黄宝生译,年7月,定价30元
《六季杂咏》:迦梨陀娑著,黄宝生译,年8月,定价20元
《十王子传》是一部富于传奇色彩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印度古代摩揭陀国和摩腊婆国发生战争的前后经过。围绕十个王子的冒险经历,檀丁交织各种故事,广泛而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印度社会各地和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画面,使得这部七世纪的长篇小说具有文学与历史的双重价值。
《六季杂咏》是印度最伟大的古典梵语诗人、戏剧家迦梨陀娑初露才华的早期作品。这部诗集描绘了印度六季的自然景色以及男女欢爱和相思之情,兼具风景诗与爱情诗的特点,大有“国风”般的热烈、浪漫与奇丽。
18《陆康印象》
胡建君著
年3月,定价元
《陆康印象》是海上篆刻名家陆康的个性印谱,是陆康篆刻与胡建君散文的巧妙结合,兼具艺术性与文学性。“印象”为双关语,既是心理留影,又可理解为印章的面目风格。卷首有同题长文,每件篆刻配以精短解语。《陆康印象》除了少量姓名印,大部分为古典诗文、佛语、生活哲理、自创佳句的闲章。
技术支持:大白、柳泰温馨提示: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图书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