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制作:老孟
故事简介
《地震》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章。作者以时间为序,从地震初起,房屋倾塌,众人奔逃,到“始稍定,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再到“后闻”各处灾害情况,记下了历史上“郯城地震”时的切身感受和所见所闻。文章语言朴实精炼,描述生动细腻。
故事原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街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妇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清]蒲松龄著
关于《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老舍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清]王士祯
注:图片源自版《聊斋》电视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尊重原创与著作权,人人有责]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4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