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影响 >> 正文 >> 正文

通俗易懂聊斋志异卷一考城隍译文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2/8/17

宋公,我姐夫的祖父。单名焘,是县里的一名秀才。

一天他正卧病在床,忽见一个官吏手拿官府文书,牵着一头额间有一撮白毛的马来到跟前,对他说:“请赶快去参加考试。”

“主考官都还没来,为何突然叫我去参加考试。“宋公疑惑地问道。

官吏看了他一眼,对他的疑问并不打算作答,只是一再催促他赶快出发。

面对这官吏不耐烦地催促,宋公只好勉强撑起虚弱不堪、病态恹恹的身子爬上那马车随他而去。

一路上宋公不时掀起车帘,沿途的景色映入眼帘,然而这条路对他而言却是陌生的。

许久之后,马车停在了一座城池之下,看架势好像是皇帝居住的都城。

下马车之后,便跟着这官吏一路走进了一所府邸。往里走,只觉眼前一亮,装饰富丽堂皇,壮美至极。

抬头只见有十来位身穿华服的官员坐于堂中上座,怯怯扫了一眼,这些人都不认识,只是依稀辨出其中一位是死后被追谥为壮缪侯的关羽。

内堂殿檐之下摆设有案几、坐墩各两套。

已经有一名先来的秀才坐在了末端,宋公便朝他走过去,坐到了他旁边的位置上。

案几上摆有笔和纸。

坐下不久后,写有考题的纸便飞落到两人的桌面之上。拿起一看,八个字跃入眼帘: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室内一片沉寂,只有笔尖吻上薄纸的莎莎声和二人衣袖的摩梭声相互交缠。

也不知时间过去了多久。只见二人皆起身将写好的答卷呈交到殿堂之上。

宋公在答卷中这样写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上座的诸位神仙在传阅的过程中都对宋公的答卷赞叹不已,高兴之余便立马召宋公上殿前来。

待宋公鞠躬行礼后,他们对宋公道:“河南暂缺一个城隍,派你上任这个职位很合适。”

听罢,宋公幡然醒悟,立马伏地叩首并啜泣道:

“宋某人才疏学浅,承蒙诸位神仙厚爱,委以重任,对此自是感激涕零不敢推脱谢辞的。但奈何家中尚有七旬老母需要照料,倘若我奉公上任,母亲则无人赡养,恳请诸位神仙允许我奉养母亲直至送终之后,届时我将听从任用调遣。”

面对宋公的请求,诸神并未立马作答。

沉思片刻,座上有一名像皇帝的人便下令让人取来宋公母亲阳寿簿。

随后一名留有长须的官吏手捧一本记载着众生阳寿的簿子走上前来,他翻阅了一遍后,禀告道:“宋母在阳间的命数还剩九年。”

空气凝滞,众神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时,座上的关帝突然开口道:“实在不行的话,不妨先让张生代理任职,九年之后,宋公安排好母亲后事之后再前往接任。”

只见皇帝模样的人微微点头,转而对宋公说:“本应让你立即赴任的,如今念在你有一片仁孝之心,便给你九年假期吧。期限到时再召你前来受任。”

接着又对宋公说了些许勉励的话。

两位秀才一并俯首叩谢,随后退出了殿堂。

走到官府门外后,张秀才同宋公握手言谢,并一路把他送到郊野之外。

路上他告诉宋公说自己是长山人,姓张。随即又张口吟出一首诗,赠与宋公作为此次离别之礼。

原文已经记不清了,只是依稀记得有这样一句: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待宋公上马后,二人才互相告别而去。

回到家后,宋公觉得好像是刚从一场大梦中醒来一般。这时,他已经死去三天了。

家中的宋母突然听到棺材中传出呻吟的声音,打开一看,发现里头的宋公醒了,便赶忙将他从棺材中扶出。

过了半天宋公才能开口说话。

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命人到长山去打听是否有一姓张的秀才。回来的人告诉他,确有其人,并且那人在当日已经去世了。

九年后,宋公的母亲果然去世了。

宋公料理完母亲的后事之后,便洗了个澡,换上准备好的新衣服,进入自己的房间便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他的岳父住在城内的西门处,一天,忽然看见宋公骑着装饰华美的红缨骏马,后头还跟随着众多车马。

一阵喧嚣后,宋公来到他家,并一一拜别。

众人都大眼瞪小眼惊呆极了,不曾想宋公已经成为了神人。

随后便急忙派人到宋公家打探情况,才知道原来宋公已经死了。

宋公本来自己记有小传,只可惜在兵荒马乱中遗失了。

这里记述的只是大概情况而已。

以上翻译仅供参考,在此放上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11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