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典范,《聊斋志异》在英语语境中的经典化对当下的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具有启示意义,但也让我们对英语世界普遍存在之东方想象导致的文本误读进行反思。
摘
书
《聊斋志异》走出去的当下启示
文丨朱振武
文学作品,尤其是翻译文学作品在特定时代的经典化,是植根于深厚的社会文化土壤的。查明建曾撰文对翻译文学的经典做出如下定义:
“
翻译文学“经典”有三种含义,一是指翻译文学史上杰出的译作,二是指翻译过来的世界文学名著,三是指在译入语特定文化语境中被“经典化”(canonized)了的外国文学(翻译文学)作品。
”
《聊斋志异》被英语世界读者接受、走向经典的过程可以说是这三种“经典”合力促成的结果。《聊斋志异》作为世界文学名著的地位自然毋庸置疑,其文学魅力、其文化价值、其机趣、诙谐、智慧都是其得以在英语世界畅行的主要原因,因此才能成为“翻译过来的世界文学名著”。翟理斯的节译本《聊斋志异选》文约质美,“于西方代表蒲松龄百年之久”,作为经典译本在《聊斋志异》经典化的过程中也功不可没;而在当下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向世界的宏观背景下,《聊斋志异》作为“第三种经典”,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世界的文化语境中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可,这一现象更值得我们北京到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合肥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