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影响 >> 正文 >> 正文

聊斋志异邮票发行,有汉中的聊斋故事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18/1/18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初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近篇,或讲民间的民俗民习、奇闻轶事,或讲世间万物的奇异变换,题材极为广泛。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历来被视为小说中之翘楚,有“空前绝后”之美誉。年4月21日起,原国家邮政局分四组将该作品部分内容搬上了邮票(上图为第一组邮票首日封)。

《聊斋志异》卷六记载了一则《厍将军》,蒲松龄开宗明义说“厍(音社)大有,字君实,汉中洋县人,以武举隶祖述舜麾下”,这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仅有的一篇记述汉中人事迹的文学作品。

这则故事文字不多,内容梗概大致为:洋县有一个叫厍大有的人考中武举后,受到平西王吴三桂身边名将祖述舜的赏识,逐步得到提拔,最终坐上了吴三桂三军总司令的宝座。康熙裁撤三藩,厍大有感觉吴三桂大势将去,计划倒戈向清廷邀功,就暗地里派兵偷袭恩师祖述舜。搏斗中祖述舜手臂受伤被擒,厍将其绑缚交给云贵总督蔡毓荣以表示忠心。一天夜里,厍做梦来到冥府,冥王指责他忘恩负义,命小鬼拿烫水浇他的脚。梦醒后,感觉双脚非常疼痛,几天后出现溃烂,脚趾头都烂掉了。不久又染上疟疾,命归黄泉之际,厍大喊“我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遂死。蒲松龄在文章结尾评论说:祖述舜为乱臣贼子吴三桂效力本来就谈不上忠,但厍大有因为对其恩师落井下石而遭到报应,他的做法更不可取。

汉中洋县人的事迹何以传入远在山东淄博的蒲松龄先生的耳中,且使其载入《聊斋志异》中,此主要源于商贾之作用。据史料记载,明清时代,陕西、山西两省形成两大驰名天下的商帮——晋商与秦商,并在全国多个城镇建造山陕会馆(也称西商会馆),形成一股强劲的力量。山陕商人结合后,在互通商情、维护同乡和同业商人利益、调解商业纠纷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岁月的更替,许多山陕会馆早已消失,但仍有一些山陕会馆保存完好,今天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名胜古迹,地处山东聊城京杭大运河西岸的山陕会馆就是一个历史见证。该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是历史上聊城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的见证。年9月26日,原国家邮政局发行《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一套6枚,小型张1枚,其中就有聊城现存的一座山陕会馆(见下图)。聊城与蒲松龄祖居的淄博相距不远,中间只隔了一个济南。走南闯北的山陕商贾往来于全国各地,其歇脚处即是坐落于各地的山陕会馆。歇脚之余,闲话当中,免不了各道各个桑梓故里之新鲜事、稀罕事,蒲松龄或许正是从这个渠道得知了厍大有忘恩负义的故事,并将其艺术加工后记录于书中。

从《厍将军》故事背后,我们仿佛看到了明清之际勤劳的汉中商贾不远万里、长途贩运途中那羸弱的身影,亦仿佛听到了那飘荡在茶马古道、幽谷旷野中渐行渐远的马蹄声......

来源:汉中在路上

赞赏

长按







































白癫疯怎么治疗
白殿疯病北京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