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国3大地文章:行走与阅读
李零
页码
标题
感悟
1
自序
5
说中国山水——以太行八陉为例
作者生于山西,属于北方,觉得南方山秀美,美不胜收。我出生于南方,求学于陕西,总觉得南方何曾有山?!实则,南北之山,各有千秋。
33
上党,我的天堂
有人说,革命是个怪物,总是凡噬其身。
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穷人的命很薄。
45
上党从来天下脊—晋东南访古记
北方农村和南方农村很不一样,指不定穷乡僻壤处就有古庙古碑。
81
上党访古记
研究古代城市,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七律二首·送瘟神
毛泽东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后记
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余江县基本消灭了血吸虫,十二省、市灭疫大有希望。我写了两首宣传诗,略等于现在的招贴画,聊为一臂之助。就血吸虫所毁灭我们的生命而言,远强于过去打过我们的一个或者几个帝国主义。八国联军、抗日战争,就毁人一点来说,都不及血吸虫。除开历史上死掉的人以外,现在尚有一千万人患疫,一万万人受到疫情的威胁。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今之华佗们在早几年大多数信心不足,近一二年干劲渐高,因而有了希望。主要是党抓起来了,群众大规模发动起来了。党组织、科学家、人们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秋瑾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匡庐图》传为五代时期荆浩创作立轴画作,绢本墨笔,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画是一幅绢本水墨立轴。全幅用水墨画出,画法皴染兼备,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长处。画幅上部危峰重叠,高耸入云,山巅树木丛生,山崖间飞瀑直泻而下,大有“银河落九天”之势。山腰密林之中深藏一处院落,从院落之中一路下山,山道蜿蜒盘旋,道旁溪流宛转曲折,最后注入山下湖中。山脚水边,巨石耸立,村居房舍掩映于密林之中。水上有渔人撑船,不远的坡旁路上,有一人正赶着毛驴慢行。画中只有两人,人物在画中只作为陪衬。其中有宋高宗所书“荆浩真迹神品”六个字,一般认为是其真迹。
此画画中绝磴悬崖,平麓云林,虽看不出具体皴法。但笔墨间表现出了山的雄伟气势,烟岚的深远缥缈,比唐代山水大大前进了一步。
《父亲》是当代画家罗中立于年创作完成的大幅画布油画。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该画用浓厚的油彩,精微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普通农民形象。即使没有斑斓夺目的华丽色彩,也没有激越荡漾的宏大场景,但作者依然刻画得严谨朴实,细而不腻,丰满润泽。背景运用土地原色呈现出的金黄,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体现了人物形象外在质朴美和内在的高尚美。
对于“岳镇海渎”的祭祀可追溯至远古先民的原始崇拜,是一个长期演变发展的过程。大体上经由图腾崇拜———山形祭祀———山镇祭祀———封禅行典———五岳行典———岳镇海渎祭祀。岳镇祭祀在国家祀典中最为重要。岳(镇)成为皇(王)权和国家社稷的象征。“五岳”为“天”的代表,是仁德和尊严的象征;“五镇”是“地”的标志,是国土和统治的化身
《周礼·职方氏》载九州之镇山: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嵩山;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沂山;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泰山);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华山;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巫闾;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中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衡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所余四州之镇为会稽山、沂山、医巫闾、霍山,是以五岳四镇之谓。《周礼·四望》亦载有五岳四镇四渎之说。秦汉以后大致沿袭此制。汉武帝时,曾以天柱山为南岳,天柱山亦称霍山。后世祀典只有五岳四渎而不提四镇。五岳即岱、华、衡、恒、嵩。四渎即江、河、淮、济。江者长江,河者黄河,淮者淮河,济者济水。济水,古水名,发源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黄河下游河道即原济水河道,济源、济泺、济南、济阳等地名皆源于此。
至隋朝祀四镇,以霍为中镇,增曾为中岳和西岳的吴山为五镇之列。五镇者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隋书·礼仪志二》载:“开皇十四年(年)闰十月,诏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冀州镇霍山并就山立祠”。《旧唐书·礼仪志四》称,唐玄宗时相继对五岳封王,五镇封公:先天二年(年)封华岳神为金天王,开元十三年(年)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天宝五载(年)封中岳神为中天王,南岳神为司天王,北岳神为安天王;天宝十载(年)封沂山神为东安公、会稽山神为永兴公、吴岳山神为成德公、霍山神为应圣公、医巫闾山神为广宁公。及至宋代,封五岳为帝,封五镇为王,并封山神夫人为后。据《宋史·礼志五》载,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年)统一五岳帝号为:“东曰淑明,南曰景明,西曰肃明,北曰靖明,中曰正明。”政和三年(1年),“西镇吴山封成德王,东镇沂山封东安王,南镇会稽山封永济王,北镇医巫闾山封广宁王,中镇霍山封应灵王。”元朝大德二年(年),铁穆耳加封“东镇沂山为元德东安王、南镇会稽山为昭德顺应王、西镇吴山为成德永靖王、北镇医巫闾山为贞德广宁王、中镇霍山为崇德应灵王。”明朝洪武三年(年),明太祖朱元璋去其前代封号,以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山水本名称神,五镇的称谓是“东镇沂山之神、西镇吴山之神、南镇会稽山之神、北镇医巫闾山之神、中镇霍山之神”。
《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云:“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东岳岱山,祭於兖州;东镇沂山,祭於沂州;东海,於莱州;东渎大淮,於唐州。南岳衡山,於衡州;南镇会稽,於越州;南海,於广州;南渎大江,於益州。中岳嵩山,於洛州。西岳华山,於华州;西镇吴山,於陇州;西海、西渎大河,於同州。北岳恒山,於定州;北镇医无闾山,於营州;北海、北渎大济,於洛州。其牲皆用太牢,笾、豆各四。祀官以当界都督刺史充。”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潞州学官
苏轼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该雕塑是一件大理石作品,作品描绘了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被巨蛇缠死的情形。该雕塑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特洛伊之战的故事,拉奥孔在特洛伊战争中告诫同胞,把希腊人留下的木马搬进城中是危险的。因此,希腊的保护神雅典娜派了两条巨蟒到拉奥孔那里去,缠死了祭司和他的两个儿子。雕塑表现的就是这一触目惊心的场面:大蛇用它致命的绞缠来扼杀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一条蛇抓在小儿子的胸部,另一条蛇缠住父亲的大腿。拉奥孔的头部向后仰着,嘴唇微张,脸由于痛苦而变形。一旁同样被蛇缠绕住的大儿子,绝望地望着父亲。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上党,我的天堂
孙慰祖,别署可斋,一九五三年生,上海市人。现为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艺术院研究员、西泠印社副秘书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篆刻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唐晓峰(-),辽宁海城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城市历史地理、先秦历史地理、近代北京历史地理、地理学思想史等。
华君武(-),祖籍江苏无锡荡口,出生杭州;中国著名漫画家;年到达延安,华君武从事抗日宣传并为《解放日报》画时事漫画;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2月华君武历任《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人民文学》美术顾问;年起,华君武开始在《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上发表“人民内部讽刺漫画”;后在“文革”其间受批斗;9年华君武当选中国美协副主席,曾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年6月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岳麓书院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左传》: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岁月无情,现代吞噬着古代。
登临凭吊,时不我待。
·上党访古记
罗泰(LotharvonFalkenhausen),女,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扣岑考古研究所及艺术史系教授。
罗泰教授是从事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国际著名学者,出生于德国,曾先后求学于德国波恩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北京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师从张光直先生。毕业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河边分校。年起至今,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多年以来,罗泰教授致力于中国青铜时代的考古学研究,特别 西伯既勘黎,祖伊恐,奔告于王。
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2)。格人元龟(3),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④,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⑤。不虞天性(6),不迪率典(7)。今我民罔弗欲丧,曰:‘天易不降威?’大命不挚(8),今王其如台?”
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9),乃能责命于天(10)。殷之即丧,指乃功(11),不无戮于尔邦(12)!”
①西伯指周文王。勘(kan)的意思是战胜。黎是殷王朝的属国,在今天山西长治境内、全篇记述周文王战胜黎国之后,殷朝贤臣祖伊为殷朝安危担忧,向殷纣王进谏,规劝他改弦更张.但遭到了纣王的拒绝。②既;其恐怕。讫终止。(3)格人:能知天地吉凶的人.元龟大龟,用于占卜(4)相:帮助,辅佐。⑤康食;安居饮食。(6)虞:度,猜测。(7)迪:遵循。率典;常法.(8)挚:至,到来。(9)参:到。上:上天。(10)乃:难道。责:祈求。(11)指:示,看。乃:你的。功:事,政事(12)戮(lu):杀,消灭。尔邦:指周国。
周文王战胜黎国之后,祖伊非常恐慌,急忙跑来告诉殷纣王。
祖伊说:“天子啊,上天恐怕要断绝我们殷商的国运了!那善知天命的人用大龟来占卜,觉察不到一点吉兆。这不是先王不力助我们这些后人,而是因为大王淫荡嬉戏自绝于天。因此,上天抛弃了我们,不让我们安居饮食、大王不测度天性,不遵循常法现在我们的臣民没有谁不希望殷国灭亡,他们说:‘上天为什么还不降下威罚呢?’天命不再属于我们了,大王现在打算怎么办呢?”
纣王说:“啊!我的命运难道不是早就由上天决定了吗?”祖伊反问道:“啊!您的过错太多,上天已有所知,难道还能祈求上天的福佑吗?殷商行将灭亡,从您的所作所为就看得出来,您的国家能不被周国消灭吗!”
祖伊反问道:“啊!您的过错太多,上天已有所知,难道还能祈求上天的福佑吗?殷商行将灭亡,从您的所作所为就看得出来,您的国家能不被周国消灭吗!”
·读后感
看完了之后,突然很想好好读一下《史记》。这本书的文章并不是非常正式的学术文章,但让我们来阅读,正合适,尤其是《陕北笔记(上)》、《陕北笔记(下)》,可以给我读《史记》提供范本。
读到《雍州日记》时内心最有感触,因为文中提到的许多地方(莫高窟、汉长城、大方盘城、阳关、嘉峪关等)我也去过,再见到风景绚丽的插图,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
顺便插一句,这本书的插图很漂亮。装帧也很精美。(就是我上次说的,希望《诗经》应该装帧的样子)
最后是对李零先生个人家世经历的感悟。李零一直自称是山西武乡县北良侯村人,我还以为他和我一样,是生于长于农村的人。事实证明,几辈人都生长于农村的人,虽然从小都很喜欢读书,可总也读不到书,我能读曹文轩系列小说和四大名著已经算不错了。《聊斋志异》读的是文言文版,潜移默化中对我的古文阅读促进不少。而李零先生呢,祖父为共和国开国立过功,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还和当地文人交情匪浅,而他自己呢?虽河北出生,但北京长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系毕业,师从张政烺先生。虽然插过队、下过乡,但依旧能回到北京、上海这地方。丑小鸭会变成天鹅,是因为它本来就是天鹅。如果只是只鸭子,多么努力地想要飞,最后也不过是多扑腾几下而已。
(父亲的交际圈全是入城农民工,祖父的交际圈全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还好,我的交际圈大部分是老师啦!)
一步步、一点点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我没有农民工那种肯吃苦能吃苦的劲,也没有舌灿莲花忽悠别人的手段,想清楚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许栩Monica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