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3
话说八哥昨天去电影院刷了《功夫熊猫3》,被神秘熊猫村的一群黑白团子萌的不要不要的。
应该说梦工厂在目前为止的三部曲中很好地完成了一只熊猫从屌丝逆袭成大侠的中(美)国梦,不仅是技术手段远胜我们,其中各种中国元素的叠加和东方传统的传达,也远远超过当下国产动画里实现的。
第一部讲述阿宝的成长,焦点在于师徒的关系,而阿宝的路数有点成龙的味道,阴差阳错笑料频出也能御敌。
第二部阿宝升级,学会了太极,而反派沈王爷时髦值是三部之首,不被父亲承认的中二傲娇设定引来无数同人作品。
第三部阿宝对上了跟乌龟大师相爱相杀的BOSS,最后用气功搞定了强敌,终于有一代宗师的气势了。
我是《功夫熊猫》三部回顾到此结束的分割线。
童年的美好回忆
然而在走出电影院的那刻,除了回味电影中欢乐的情节和中文版接地气的配音,八哥和好基友都涌起了一股淡淡的感伤,当好莱坞作品用中国元素取悦中国市场的时候,陪伴我们80后成长的那些经典国产动画的身影却仿佛已经消失。
今天不讲八卦了,八哥想跟大家一起追溯一下那些伴随我们童年的美好回忆,以及那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式,希望有朝一日中国电影人不再只考虑市场、票房,而是给动画艺术多一些传承的空间。
下面这些国产动画一代宗师的名字也许鲜为人知,但当看到他们的作品,相信能唤起80、90后共同的记忆,水墨、剪纸、木偶……那些鲜活的动画艺术,竟然在上个世纪就NB成那样.
中国动画片创始人万氏兄弟
当《大圣归来》在年引爆全国动画迷的热情时,还有两部中国动画史的巅峰之作也随之重回了观众的视野。
从《铁扇公主》到《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一个齐天大圣似乎造就了三次国产动画电影的高峰,人人都爱孙悟空,因为在孤岛,他隐喻着抗日;解放后,他代表了新生;新世纪,他充满人情味儿但依然足踏祥云身披一袭战无不胜的金红色,对于许多人,他既是儿时的第一个偶像,也是一剂充满诚意的强心针,它身上有市井里蹦出的自由不羁,也有强者才能带来的安全感。
《铁扇公主》和《大闹天宫》的荣誉都属于万籁鸣及万古蟾这对天才的孪生兄弟,实际上,日本动画师祖手冢治虫也是在看了《铁扇公主》后才选择将动漫作为终身事业,而他的经典动画形象阿童木受到了“孙悟空”的启发。手冢治虫在来华拜访万籁鸣后不久离世,他的最后一部动画草案名字就是《我的孙悟空》。
万氏兄弟携手创造了中国动画史上的许多第一次,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
还有《渔童》、《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更不用提丰碑神作《大闹天宫》。
在网上搜集万氏兄弟的资料时,八哥数度热泪盈眶,下面这段文字就是击中八哥的细节之一,我想只有真正热爱动画,将动画当做虔诚信仰的人,才能做出像《大闹天宫》一样伟大的作品吧。
水墨片动画创始者特伟
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特伟的名字。
但没有多少人不知道一部伟大的动画《山水情》。这部动画尽管只长19分钟,却震惊了国际动画界,也被视作无法被复制的一曲绝响。
中国水墨动画片的巅峰是年的《山水情》,但这种将中国传统水墨技法融入动画的尝试从年的《小蝌蚪找妈妈》中就已开始,其后的《牧笛》也备受国际好评。没有花哨的色彩,没有堆砌的笑料,没有多余的设定,只有无限留白和写意,心有天地方能气韵生动,这些作品里的灵气和意境在90年代后似乎就从国产动画中消失了。
特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第一任厂长,除了自己从事动画创作,尤其是开创了水墨动画片的片种,他还大力鼓励其他片种的创新,剪纸、折纸、木偶动画片的发展都离不开他的支持。年特伟去世,其实在50、60年代和80年代,我们一度在他那里看到了中国民族动画理想的发展道路。
中国动画专业的创始人钱家骏
钱家骏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技术指导,也是《牧笛》的导演之一,中国最早的两部水墨动画片都有他的身影。他也是老一辈中国动画大师中的技术控,将大部分精力花在开拓中国彩色动画的形象设计、制作、配色、着色等技术活上。中国首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的上色工艺就是由他创造性完成的。
八哥最喜欢钱家骏的两部作品是《九色鹿》和《拔萝卜》,前者色彩明丽,后者童心悠然,都是童年中美好的回忆。
钱家骏创办了中国动画专业,在北京电影学校和上海电影学院任动画教学期间,他自编教材,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动画人才,其中有《黑猫警长》导演戴铁郎,《金猴降妖》、《哪吒闹海》的导演严定宪、林文肖,《三个和尚》的导演徐景达和《葫芦兄弟》、《鹬蚌相争》的导演胡进庆等等。
葫芦娃之父胡进庆
如果90年代初就有互联网和B站,葫芦娃一定会成为年度网红,承包微博话题,批发表情包。
其中蛇精的锥子脸简直是时代性流行趋势预言,整整超前了20多年,而七兄弟间时而亲密无间时而内讧的关系,七只葫芦正太与漫威、DC接轨的特异功能都远远超过了动画诞生的时代。
以上是八哥胡扯的,但胡进庆和葛桂云、周克勤两位动画导演确实捧出了一部今天看依然能刷时髦值的作品,甚至连年问世的那部电影版《葫芦兄弟》,在文艺小清新聚集的豆瓣上竟然也能拿到7.8分,着实不低。
胡进庆编导的8部剪纸片先后21次在国内外获奖,他独立执导的《鹬蚌相争》、《螳螂捕蝉》、等短片尤为精致,融水墨画与剪纸两大艺术形式于动画中,魅力惊人,现在想想80后的童年跟今天的孩子们相比还真是丰盛啊。
木偶大师、折纸片创造者虞哲光
动画领域一样术业有专攻,有专注于剪纸的胡进庆,就有专注于木偶的虞哲光。虞大师习国画出身,致力于发展木偶艺术五十年,建国前他创办木偶戏剧团,用木偶戏进行儿童教育。新中国成立后他执导了《东郭先生》、《三只蝴蝶》等木偶动画。年,他结合木偶片、剪纸片的艺术特色,吸取了这些片种的拍摄原理,创造出美术电影中又一新品种——折纸片,特别适合于学龄前儿童观看。
虞哲光的动画艺术巅峰之作是年的木偶动画《崂山道士》,故事根据《聊斋志异》中的小说改编,木偶行于水墨中,既有古意悠然,又不乏令人会心一笑的地方。他还根据五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木偶、皮影艺术的经验,编写了《木偶戏艺术》和《皮影戏艺术》,详尽地阐述了中国木偶戏与皮影戏的发展历史和有关的技术问题。
童年的美好回忆
八哥不是反对让小朋友们成天看喜羊羊和熊出没,只是真心觉得他们的童年比起我们的似乎要苍白很多。
如果担心水墨、剪纸、皮影、木偶这样的动画形式没有票房,为什么没有相关机构制作这样的作品在电视台上播出呢?难道保护传统艺术,培养艺术人才不是该做的吗?当每个人都只看着地面想捡钱时,我们更怀念上个世纪那群仰望天空的人了,毕竟只有将目光投向高处和远处,才能带观众一起抵达梦想的彼岸啊。
不知道读者们对国产动画有着怎样的回忆,欢迎与八哥交流。
彩蛋部分
最后彩蛋部分来了,八哥精选了10部上面几位动画宗师的经典之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