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巩本勇先生举行了题为《名著影响下的小说创作》文学讲座,从四大名著的演变,到金瓶梅、白鹿原等名著,对自己小说创作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梳理。今天,我们将巩本勇先生的讲稿,以及全部视频刊登出来分享给大家。
视频分为5段,不但有巩本勇讲座,还有淄博文坛作家诗人们的点评和分享,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名著影响下的小说创作
巩本勇
尊敬的丁恩昌老师,巩武威老师、刘跃军老师,董景鹏老师,王衍杰主席,高雷主席,张连勋主席,各位老师、朋友们:
应淄博市新华书店和叶小妲女士的邀请,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名著和我的作品,交流创作。向各位老师和朋友们学习!
大家都知道,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玄幻小说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同时,小说是一种写作方法。
虽然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诞生了文言文小说,但那时的小说,是记录小道消息和离奇故事的一种散文形式,还缺乏小说必备的一些元素。中国小说真正发展起来已经到了唐宋时期,是在评书话本和戏剧剧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到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到巅峰,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小说家和小说作品。
明清小说之所以能发展起来,跟世俗生活的进一步繁荣有很大关系。
一、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文学成就和社会影响
中国古典名著体现在明清长篇小说里,人们耳熟能详的是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史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是“四大奇书”,中国在明末清初最先有了这种说法。李渔曾在醉田堂刊本《三国志演义》序中称:“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当时已有“明代四大奇书”的说法,即《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明末清初之际,“四大奇书”的提法已得到相当的固定和流行。后来,清乾隆年间问世的《红楼梦》(原名《石头记》)逐步取代了《金瓶梅》形成了新的“四大奇书”的说法。
“四大名著全称“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四大奇书”的现代说法,时间自然也不会早了。因此,“四大名著”(四大奇书)的提法一定是出现在《红楼梦》成书之后。
相较于“奇书”,“名著”的称呼更有文化意味,更强调在文化上的成就,四大名著不是某个人定下来的,而是在流传过程中广大读者研究、解读、衡里后评定出来的,四大名著承载了许多文化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对许多人的思维智慧、为人处世方式产生了影响,对往后社会思潮、社会风气、政治生态变化有着深远影响。
中国的四大名著公认为:《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
上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四部名著的时候定名为“四大名著”,从此定名。
四大名著,想必在座的都读过或者读过很多遍。改编的电视剧,想必看过很多次了,原版的再版的。
四大名著是中国名著之一现乃至全人类共同历史悠久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是一大创举。四大名著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
除过人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之外,还有明朝万历年间兰陵笑笑生创作的《金瓶梅》,明朝嘉靖末年许仲琳创作的《封神演义》,明末清初周西生创作的《警世姻缘传》,清朝康乾时期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它们都属于很有代表性的长篇,在中国文学史里占有较高地位。
另外,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3部短篇小说集合称“三言”,同时期另一名文学家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这5部短篇小说集合称“三言两拍”,跟后来的明末小说家李渔创作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代表了明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聊斋志异》是明清短篇小说的代表,淄博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明清短篇小说的创作成就,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清初作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是我们淄博的作家淄博文学小说的成就。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莫言是受《聊斋志异》影响较大较深的作家之一。
二、《金瓶梅》有着不同于四大名著的独特价值
如果给四大名著里加一本小说,让其变成五大名著,我觉得,最有资格入选的无疑是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兰陵笑笑生,是明代"第一奇书"《金瓶梅》(又名《金瓶梅词话》)的作者所用的笔名。此人真实身份已成为历史谜团。《金瓶梅》廿公跋说"《金瓶梅传》,为世庙时一巨公寓言"。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则说他是"嘉靖间大名士手笔"。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独立创作长篇白话小说的作家,兰陵笑笑生在小说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所创作的《金瓶梅》以市井人物与世俗风情为描写中心,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而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金瓶梅》作者各取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名字作为作品的名字,全书像日记一样,它的故事是逐年逐月展开的。开篇说"话说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表明《金瓶梅》写的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间的故事。
话说大宋朝徽宗政和年间,山东省东平府清河县出了一位风流子弟,叫西门庆。时年27岁,生的风流倜傥,多才多艺,娶妻吴月娘,时年22岁,也是美貌温柔,脾气和顺。这西门庆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名叫西门大姐,年仅12岁,已许配给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杨提督的亲家陈洪的儿子陈敬济为妻,小两口在东京住。西门庆家宅豪富,在清河县开着一个相当大的中药铺。因为有钱,又娶了两位小妾,是二娘李娇儿,四娘孙雪娥。这一天,西门庆在紫石街闲游,巧遇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顿时被潘氏的美貌所倾倒,于是他买通茶馆女老板王婆,设计勾引了潘金莲,并指使王婆与金莲联合毒死亲夫武大郎。于是将潘金莲娶进西门府为妾,排行五娘。
在此期间,西门庆又通过媒婆薛嫂,将清河城外开布铺的女寡妇孟玉楼娶来家,得到一笔丰厚的嫁妆,孟玉楼因为有钱,排行为三娘,家人称之为孟三儿。潘金莲嫁入西门府后,很快暴露出她嫉妒、心胸狭窄、吃屎要吃尖的性格,并与西门庆四娘孙雪娥、二娘李娇儿结为仇人。大娘吴月娘因金莲没有丫头,便把自己房中的丫头春梅拨给金莲使唤。春梅便很快地成为金莲的心腹,她俩人牢牢地控制了西门庆在家的专宠权,引起大娘吴月娘的不满。
西门庆家有一位邻居,叫花子虚,是当朝宠监花老太监的侄子,也是一位酒色之徒。他有一位妻子,叫李瓶儿,时年22岁,生的五短身材,温柔美丽。李瓶儿曾在家宴上见过西门庆一面,心生爱慕,又加上花子虚吃了官司,不久身亡,李瓶儿就通过媒婆撮合,许嫁西门庆。西门庆大喜,很快将李瓶儿娶入家中。李瓶儿很有钱,又加上李瓶儿原来住房与西门庆相连,西门庆就将两家打通,盖起一座大花园。李瓶儿在西门庆家排行为六娘。
西门庆在一次偶然的家宴中,相中了家奴来旺的妻子宋惠莲,两人就暗暗地勾结在一起,不料来旺得知,扬言要杀西门庆。西门庆大怒,设计将来旺发配徐州,宋惠莲恼羞成怒,愤而自缢。
李瓶儿嫁入西门庆家中不久怀孕,引起其它几位娘子的嫉妒,潘金莲更是百般诅咒,使李瓶儿不足月就早产,生下一子,西门庆大喜。又因为西门庆行贿得官,成为清河县提刑所的副提刑(相当于现在县公安局的副局长),双喜临门,就给孩子起名为官哥。
此时,东京城西门庆女儿女婿两口子,因为朝政党争避祸于清河娘家,西门庆对女婿陈敬济信任有加。不想陈敬济也是一位多情的种子,没过多长时间,就与五娘潘金莲勾搭成奸。
西门庆在家中与六房妻妾百般周旋之余,又在外边与各色妓女相互往来,闹得乌烟瘴气,不必细说。
李瓶儿自从生子官哥以后,西门庆对她恩宠有加,使潘金莲无比嫉恨。她暗暗地养了一只大白猫,成日训练,终于有一天,大白猫将西门官哥抓伤致死。李瓶儿丧子以后,悲痛过度,不久得白崩症身亡。西门庆由此复又宠爱金莲,但这一切不久都为大娘吴月娘得知,心中暗恨金莲,为此后的金莲命运埋下了伏笔。东京城蔡京的官家翟谦,给西门庆送来一封信,想请西门庆在清河县为其寻找一房小妾,以图生养。西门庆就在自己家开的绸缎铺中的韩道国韩伙计家中,娶了她的女儿韩爱姐,并由韩道国亲自送往东京成亲。在相亲的时候,西门庆发现韩伙计的妻子、韩爱姐的母亲王六儿生的十分美丽,心中爱恋不已,于是通过李瓶儿奶妈老冯妈中间牵线,两人会面,如胶似漆。西门庆十分欣赏王六儿,一高兴就为王六儿又买丫头又买铺面房,一时王六儿宠冠清河县。韩道国甘当王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东京新科蔡状元因家贫,在探亲途中路过西门府,西门庆热情招待,使蔡状元十分感动,回家后联系蔡京、翟谦等人请西门庆进京拜蔡京为义父。西门庆由此升官为省级提刑官,一时成为清河县当仁不让的首富,又开布铺,又开当铺,扩大药铺,买房,修祖坟。使山东省各级大小官员对西门庆趋之若鹜。
大娘子吴月娘自李瓶儿母子双亡以后,拜求尼姑,得到保胎药,在李瓶儿死后不久也怀珠胎。金莲得知恼恨不已,也暗求尼姑得到真药,在约定的壬子日服下,要与西门庆同房,不料吴月娘因三娘孟玉楼当天感冒,求西门庆多多照看孟玉楼,西门庆顿时觉得自己有愧于孟玉楼,就不顾金莲阻拦,去陪孟玉楼过夜。潘金莲愿望落空,遂迁怒于吴月娘,两人爆发了一场大战。幸亏孟玉楼从中劝解,暂时平安,但是金莲从此与吴月娘结下了死仇。
西门庆一次在城外永福寺布施的时候,巧遇天竺胡僧,西门庆对其礼遇有加,胡僧就给了西门庆一些春药,并严肃地告诫他不可乱用。但西门庆不听,连续使用,身体大受其害。这一天在王六儿那里用过春药以后,回家醉了,潘金莲又强行给西门庆灌药,致使药力发作,西门庆精尽而亡,时年三十三岁。
西门庆死后,家产随即败落,各铺面伙计混水摸鱼,趁机贪污,吴月娘无法,只得将各处铺面关掉,有的房子也随之卖掉。与此同时,吴月娘在西门庆倒头之时为西门庆生下一遗腹子,取名为西门孝哥。
二娘李娇儿自打西门庆死后,天天闹事,又将自己的体己连偷带拿偷回娘家。她本是娼家出身,又由于妓女侄女李桂姐的从中挑拨,与吴月娘大闹一场,逼得月娘只得让她离门改嫁。
五娘潘金莲在西门庆死后,天天和女婿陈敬济勾在一起,不想怀了孕,陈敬济连忙寻来堕胎药给金莲吃。金莲堕胎后丑行终于暴露,吴月娘趁机将陈敬济、春梅、潘金莲先后赶出西门府。
金莲仍然叫茶坊王婆领回去,不巧武松得知金莲出来后,为哥哥武大郎报仇,将金莲王婆双双杀死后,投奔梁山,聚义去了。
春梅被卖出以后,被清河守备周秀买入府中为妾。一年后春梅生子,被扶为正夫人。因金莲被杀,春梅感其旧情,出钱将金莲安葬在永福寺后花园中。
陈敬济被赶出西门府后,暂住在舅舅家,吴月娘将他的妻子西门大姐送出来与他两口子团圆。不料陈敬济对大姐百般殴打,逼得西门大姐无法,含恨上吊自杀,时年24岁。
吴月娘听说大姐自杀,带人砸了陈敬济的家,又将其告上衙门。陈敬济无奈只得卖房,花钱换得一命。但已是山穷水尽,沦为乞丐。这一天,陈敬济巧遇父亲旧友王老员外,这员外尚念旧情,将陈敬济送到临清城当道士。不料陈敬济恶习不改,仍旧吃喝嫖妓,被当差捉拿,送进周守备府里。春梅无意间知道此事,得知陈敬济已经当了道士,就想把他救出。不料此时西门庆府中出事,春梅只得将此事放下,暂时让陈敬济出去,未与他相认。
原来西门庆四娘孙雪娥见西门庆死了,也想拐一些财宝逃走。正巧那个被西门庆发配到徐州的来旺打听西门庆死了,也回到了清河县,无意间碰到孙雪娥,两人遂商议一块拐逃。这一天晚上,孙雪娥爬墙头与来旺相会,两个人偷了许多金银逃出西门府,暂避于亲戚家。不想亲戚见财起意,偷出赌博被官差拿住,雪娥来旺双双被抓。春梅得知此事,将雪娥买入守备府,百般侮辱。又因春梅想把陈敬济接入府中,恐雪娥知道此事,说出春梅与敬济、金莲之间的丑事。于是春梅设计将雪娥打入娼门,最终将她逼死,亡年35岁。
雪娥死后,陈敬济被春梅接入守备府,以表姐弟相称,又开始了他们之间的淫乱生活。再说吴月娘,眼见二娘李娇儿、四娘孙雪娥、五娘潘金莲、六娘李瓶儿死的死,嫁的嫁,心中无限悲伤。正值清明节,她与三娘孟玉楼为西门庆上坟,巧遇清河县知县之子李衙内。这李衙内年三十三岁,丧偶不久,一眼看上孟玉楼,知是西门庆家的遗孀,遂求媒婆说媒。正巧孟玉楼也想改嫁,两下都同意,孟玉楼二次改嫁李衙内,后68岁而终。
孟玉楼走后,吴月娘一人带着儿子西门孝哥并几房丫头婆子度日,很是寂寞。幸好春梅不忘旧情,时时来探望月娘,以西门府为娘家,使月娘感到安慰。
而此时陈敬济已在春梅的帮助下,在临清开了个大酒楼,生意兴隆。这一天巧遇韩道国、王六儿、韩爱姐三人。原来西门庆死后,韩道国与王六儿盗拐了西门庆的进货银子,逃到东京女儿家居住。不想几年之后,朝中发生政变,翟谦、蔡京垮台,韩道国只好与妻儿回到清河县。不料自己在清河的老屋已被自己不争气的兄弟韩二卖掉,而韩二本人也不知流落何处。万般无奈,韩道国夫妇带着女儿流落临清码头,以买笑为生。这一天巧遇陈敬济,陈念及西门府旧情,收容他们,并与爱姐一见倾心,结为百年之好。
谁知无有不测风云,几年以后,大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见北宋朝廷腐败,兴兵进犯中原。周守备奉命调往前线抵抗金兵,不想当场阵亡。春梅一下子失去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依靠,只好勾引家奴--19岁的俊俏小伙周义。时间一长,春梅染肺病之症,死在周义的身上,亡年29岁。
陈敬济在开酒楼的过程中,与当地恶霸发生恶斗,后被人杀死,亡年27岁。韩爱姐见敬济死了,悲伤不已,誓不改嫁,在战乱中与父母流落江南湖州,出家为尼,52岁得病而终。
金兵打到清河县,吴月娘带儿子孝哥随着逃难的人群来到城外。巧遇世外高僧普静长老,长老遂带领吴月娘来到城外永福寺避难。普静作法事点化月娘,说西门孝哥为西门庆所托生,吴月娘看罢,悲痛不已。普静禅师便告知月娘,西门庆生前罪恶太深,一定要渡西门孝哥出家,以赎罪恶。月娘不舍儿子,但也无奈。普静禅师又作法,让西门庆、潘金莲、武大郎、孙雪娥、宋惠莲、李瓶儿、陈敬济、春梅、西门大姐等人各自超生,吴月娘感激不已。普静对月娘说:"番兵不久就要退去,中原已有皇帝,天下分为南北两朝,南为南宋,北为金国。你们安心回家度日去吧。"说罢带领孝哥化作清风不见了。吴月娘在永福寺住了半个月,果然金兵退走。月娘回到清河县,家产不曾流失。月娘就把以前西门庆的贴身小厮玳安改名为西门安,继承家业,养活月娘到老,亡年70岁。
“四大名著”实际上是明朝“四大奇书”的现代称谓,并不完全是按照艺术价值和文学功能来考量的。“四大奇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明朝末年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和史学家王世贞(年——年)提出,他按照个人的欣赏趣味,把《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四部分评为四大奇书。可以看出,这四部作品里,只有《水浒传》属于小说,《史记》属于历史散文,《庄子》更像是夹叙夹议的哲学散文,《西厢记》则是杂剧。
几十年后,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否定了王世贞提出的“四大奇书”的概念,冯梦龙认为王世贞不写小说,无法领略到小说艺术的魅力,因此,他给“四大奇书”重新归了类,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部书列为四大奇书。又是几十年后,著名小说家李渔看到冯梦龙的对“四大奇书”的归类后,非常认同,他给出理由是:这四部书都是长篇小说,属于同一类型的书,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世俗文化都有深刻描述。再加上李渔在明朝末年的影响力很大,人们理所当然地认同了冯梦龙对“四大奇书”的归类。
《金瓶梅》因为里边有不少性描写,并且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腐化生活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把世相百态的丑恶揭露得淋漓尽致,是彻头彻尾的“讽刺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取向。此,从清朝初年顺治年间开始,对《金瓶梅》进行了打压,被列为禁书。
著名作家、红学家刘心武继《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后,又推出了《刘心武揭秘金瓶梅》。
著名作家刘心武提起他第一次“结缘”《金瓶梅》,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那时他读的也不是全本。当时,他听说《金瓶梅》是一本很不雅的书,所以读的时候好像多少有一些不好意思。那个时候他已经是作家了,但是《金瓶梅》中写实主义的文本达到的高度还是让他很震惊,比如其中的细节表述和人物语言,当时他对它最大的感受就是相见恨晚。”
《刘心武揭秘〈金瓶梅〉》新书发布后,刘心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很多读者对《金瓶梅》存有误解,使得他在巨大的误解面前有一些压力,但他同时认为:“如果中国读者一生对于《金瓶梅》总是误解,对它没有一个准确的了解,也是件很遗憾的事。”
怎样评价《金瓶梅》和《水浒传》中的潘金莲?
在《金瓶梅》和《水浒传》中都共同刻画了一个人,那就是潘金莲。两本书刻画了同一个人,但似乎又不是同一个。《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作为主人公,书中刻画出了一个欲女形象,而《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作为配角她是一个罪人。但这两个不同的潘金莲却有着她们的共通性,一样的死亡,一样的悲惨人生。
《金瓶梅》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地位毋庸置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完成的小说,独创性很高。《金瓶梅》之前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小说,都是文人根据过去流传的评书剧本,话剧剧本,口头文学,整理、编写而成,等于是把原来的故事深加工了一下,个人独立创作的比例并不高。其二,《金瓶梅》为小说题材开拓了一个方向,开启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金瓶梅》写的是世俗生活和市井文化,以现实生活里形形色色的人物为原型来展开故事的叙述,距离普通大众的生活比较近。而之前的小说,要么以历史为题材,要么以神话传说为题材,这些故事跟老百姓的生活的关系并不大。其三,《金瓶梅》里使用了许多接地气的口语、方言,还巧用古诗词,非常有助于塑造出鲜明而富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此小说里总共塑造了多名人物形象,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对每个人的语言描写,作者都能给他们匹配上符合身份特征的个性化语言,把人物写活了,不同的读者看到后很有感触。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史一定会把《金瓶梅》摆放到公正的地位。
《金瓶梅》虽然被封禁过,但并不影响它在民间的传播,尤其是清朝的文学家对《金瓶梅》推崇备至。《金瓶梅》问世多年后,清朝中期大文豪曹雪芹读过此书后,从这本书里获得许多启发灵感,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曹家的衰落史,耗费10多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近万字的巨著《红楼梦》。可以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引子,如果没有《金瓶梅》,也许就不会产生《红楼梦》。
《金瓶梅》有着不同于四大名著的独特价值,《三国演义》写历史战争,科级以上干部才能入大纲;《水浒传》写英雄豪杰,《西游记》写神仙妖魔,《红楼梦》开始写史外人物,写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人物,这就让我们很惊讶。
我们再读《金瓶梅》,发现《红楼梦》是受它影响,其实在这个方面《红楼梦》并不是开创现实,《金瓶梅》写史外人物,市井人物、小人物,而且对很多普通人刻画得栩栩如生,很了不起。
三、名著影响下的小说创作
我想一篇好的小说,应该是一个作家成熟后的产物。阅读一篇小说,可以感受到这个作家的独特性。就像通过一个细小的锁孔可以看到整个的房间,就像提取一个绵羊身体上的细胞,可以克隆出一头绵羊。莫言说,我想一个作家的成熟,应该是指一个作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所谓的风格,应该是一个作家具有了自己的独特的、不混淆于他人的叙述腔调。这个独特的腔调,并不仅仅指语言,而是指他习惯选择的故事类型、他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他叙述这个故事时运用的形式等等全部因素所营造出的那样一种独特的氛围。这种氛围或者像烟熏火燎的小酒馆,或者像烛光闪烁的咖啡屋,或者像吵吵嚷嚷的四川茶馆,或者像音乐缭绕的五星级饭店,或者像一条高速公路,像一个马车店,像一艘江轮,像一个候车室,像一个桑那浴室……总之是应该与众不同。即使让两个成熟作家讲述同一个故事,营造出的氛围也决不会相同。名著的影响,或多或少渗透到每一位作家。我认为所谓作家的成熟,不是说他从此之后就无变化,也不是指他已经发表了很多的作品。有的人一开始就成熟了,有的人则像老酒一样渐渐成熟,有的人则永远也不会成熟,哪怕他写了一千本书。
陆文夫(-3-23--7-9),江苏泰兴人,曾任苏州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在50年文学生涯中,陆文夫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以《献身》《小贩世家》《围墙》《清高》《美食家》等优秀作品和《小说门外谈》等文论集饮誉文坛,深受中外读者的喜爱。第一,作家要认识到自己有做错的时候,自己并非完美无缺。应学会扬长避短和知识特长,想好再写,写时有发展。信息量要大,字里行间有意思,经得起人家读几遍。第二,开头要定调子,定味道。第三,要想办法一下子把读者吸引过去,切忌啰索。第四,叙述语言非常难写,它不是写过程,而是在叙述中把人物特点写出来。第五,写一篇小说要调动全部的知识积累。第六,题材不一定大,当然大点也好。但写小的也可以。写好就行。第七,没生活不行。有生活沒理解也不行。要把一系列的理解在小说里表现出来。这不是说教,别人没看到的地方你要发现。第八,不懂哲学,自然和历史不行,还要懂马克思主义,要有兴趣地研究各种生活,思想要活跃。
可以这么说,中国大多数作家都是在名著的影响下成长或者展开想象创作的。我们在座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大多数和我一样,都是在名著,通过听广播看电视读小说中,陪伴着成长或者展开写作创作的。像我,年出版建筑题材的长篇《苍生谣》后,年开始创作乡村题材的长篇《红铁门》。影响我创作的不光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等这些古典名著,更重要的是一大批当代作家,像陈忠实、贾平凹、莫言、余华等等。
说到作家这个职业,相信很多人不陌生,在我们普通人眼里,作家是一个神奇的职业,他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执笔于纸上,对于读者而言,我们阅读他们的作品,其实也是在与这些写作者交流,中国作家有很多,但是80年代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家。有传统的作家,也有先锋派的作家,比如我们熟悉的莫言、贾平凹、余华等,这些作家在中国文坛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当然他们的代表作品可能我们也要耳熟能详,比如余华的《活着》。余华的《活着》是人生不可不读的一部经典,它告诉你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这本小说用朴素并且平静的语言描述了富贵的一生,在死去里活着。地主的少爷输掉了家业,开始了悲苦的一生,家道败落,父母相继死去,战争离乱后本想安稳生活,但妻子生生被累死,儿子因战友的妻子抽干了血而死,女儿死于难产,女婿被水泥板压死,外孙吃豆子活活撑死,一个亲人也不再有。所谓悲苦,是在悲苦的人生中给你希望和曙光,然后再将这希望生生打碎,落得满地。将你击倒,却还要用鲜血提醒你,你还活着。荒谬却又真实,当你看到苦难在富贵身边有序发生,亲人一个个死去,你会感到悲伤、苍凉却又无可奈何,就像富贵一样,生活还在继续,你得活着。《活着》让很多读者认识了余华,当然这部作品影响也非常的深远。
除了余华之外,还有两位作家,陈忠实和贾平凹,他们在文坛的影响力也是非常的大,作为陕西作家,贾平凹每两年推出一部自己的长篇小说,这样的一个速度在作家行列中算是非常高产的,有人说他是文学鬼才,也有人评价贾平凹的小说根本读不下去。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品《白鹿原》,可以称得上是近50年来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很多人初次阅读白鹿原,往往会被书中的内涵所震撼,作者以辉煌的气势描写了近50年的历史,沧桑变化世态炎凉,让我们看到了关中平原不一样的风采。
莫言,本名管谟业,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强”。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对于绝大多数读者而言,莫言的作品可能相对是比较陌生的,可是论其文学成就,莫言的文学成就也是非常的高,作为第1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很多的读者。
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莫言《丰乳肥臀》中描写很精彩的一段,让人佩服他想象力和文笔!文字如下:他的双眼神采奕奕,变化莫测,肥大的鼻子下骨朵着一张美丽而丰满的小嘴,两扇又白又胖的耳朵,大耳朵垂子像火鸡的肉冠子一样沉重又臃肿。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男人脸,当然也没见过这样的女人脸。
读完这段语录,可以说大家都能看到莫言的文笔了,他描写人物的五官长相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写的是多么形象,逼真,而且一点也不失美感,让人读完更感觉是另一种美。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人性的丑恶,当然,莫言的写作风格是有别于其他作家的,有人说他是刻意在给外国人看,也有人说,莫言之所以这样写,目的是要揭露人性的某些黑暗面。如果我们从文学功底或者说作品的功力这个角度而言。
四、愿白鹿长驻此原
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陈忠实和他的《白鹿原》。
陈忠实,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年陈忠实获茅盾文学奖,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年12月15日,“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陈忠实以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引发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9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