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读书分享会
时间:.08.19
分享者:蓝水
推荐内容:《聊斋志异》
记录者:人事部知虞
作品简介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怪的事情。全书共有短篇小说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篇)。
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社内分享讨论过程
其实大家都知道,聊斋大多都是讲鬼故事的,人妖鬼仙这些的,尤其是讲鬼狐,聊斋俗称《鬼狐传》,说起来,古代的一些小说,就我看过的。唐代的传奇小说《枕中记》还有明代的《归莲梦》(大概是明代的),这些都是带着奇幻色彩的,包括说《红楼梦》,也是以神话故事开篇介绍作品来源的。然后,我推荐聊斋的原因。其实虽然有些故事确实吓人,但是又确实很有意思,说是一些谈说,讲个故事,无心又有心。聊斋看着很有趣,不但是说故事情节很有趣,重要的是人物性格很鲜明,很饱满。有些故事情节不是很长,但意思好懂,脑洞也大。几乎每一个故事呈现出来之后,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聊斋中女子大多美艳真情,坚毅且执着,里面人物的感情也真实贴近现实,不过也有反对意见的,狐鬼之类也对无辜人的伤害,也是很大的。我觉得最中肯的说的是“鬼行善即人,人作恶亦鬼。”总之,多是讽世。之前有看的说纪晓岚对聊斋评价不是很好,是因为他有一个儿子看聊斋看的抑郁,这个...大家就听听就好。我也没什么好推荐的,就找了几段好玩的给大家看看吧。然后我前面放文言,后面放翻译...大家随意看。
我看的一个和聊斋有关的,在知乎上看到的,说的是《聊斋志异》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我觉得有意思就搬过来了。
《嘉平公子》,来自《聊斋志异》卷十一。
听窗外雨声不止,遂吟曰:“凄风冷雨满江城。”求公子续之。公子辞以不解。女曰:“公子如此一人,何乃不知风雅!使妾清兴消矣!”因劝肄习,公子诺之。
故事内容说是嘉平有一公子,是个风度翩翩的美貌少年郎。他偶然路过妓院,被一美艳少女看上了,这少女于是夜夜拜访,两人夜夜笙歌美滋滋。有天晚上夜雨忽至,少女脱口一句上联,等待公子接下句,公子却什么都不知道。少女这个扫兴啊,只好委婉劝说公子:“混蛋!别打游戏了!还不快给我去提高姿势水平(误)!”
文言文
这个不是正经的白话版,但是我觉得有意思些。
公子有谕置案上,中多错谬:“椒”讹“菽”,“姜”讹“江”,“可恨”讹“可浪”。女见之,书其后:“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婿如此,不如为娼!”
后来这个公子得知此少女竟是一个女鬼。女鬼还很贴心的设置了仅对他一人隐身可见的模式。可以说是赶也赶不走,撵也撵不动,百术驱之不去,整个儿一鬼缠身。公子是乐在其中了,公子的父母亲人都担心的不要不要的,就怕女鬼把儿子掏空。后有一天,公子给仆人留了张便条,放在桌子上。女鬼看到了便条,发现公子竟然一口气写了三个错别字!这不能忍了!女鬼愤怒而失望的说到——“有婿如此,不如为娼!”如此,女鬼一下消失得干干净净。
作者说细思极恐。在哪里?
不看不看。大晚上的
没文化连鬼都泡不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一下子不小心打三个错别字的时候,你就会失去你的女朋友啊!少年!
《四十千》
新城王大司马,有主计仆,家称素封。忽梦一人奔入,曰:“汝欠四十千,今宜还矣。”问之,不答,径入内去。既醒,妻产男。知为夙孽,遂以四十千捆置一室,凡儿衣食病药,皆取给焉。过三四岁,视空中钱,仅存七百。适乳姥抱儿至,调笑于侧。因呼之曰:“四十千将尽,汝宜行矣。”言已,儿忽颜色蹙变,项折目张。再抚之,气己绝矣。乃以馀资治葬具而瘗之。此可为负欠者戒也。昔有老而无子者,问诸高僧。僧曰:“汝不欠人者,人又不欠汝者,乌得子?”盖生佳儿,所以报我之缘;生顽儿,所以取我之债。生者勿喜,死者勿悲也。
王大司马家里很有钱。一天,他忽然梦见一个人对他说:“你欠我四十千钱,现在该还我了。”然后径直进了屋内。他惊醒,妻子正巧生了个男孩。看来这孩子是来算上辈子的帐的。于是他拿出四十千钱单独放在一个房间。凡是孩子的一切衣食、医药费用,都从这四十千里支出。过了三四年,四十千钱就剩七百了。这天,奶娘正抱着孩子玩耍,王大司马对孩子叹气道:“四十千快用完了,你可能也该走了罢。”话音未落,小孩脸色大变,一仰头一瞪眼,立时没气了。王大司马也没想到自己吐个槽,孩子的气性就那么大。只好操办白事,把小孩埋了。正好把那剩下的七百钱花光了。蒲松龄评论说:这件事,欠帐的人可以引以为戒。曾经有个人老来无子,去询问高僧,高僧答:“你不亏欠人家,人家也不亏欠你,那你岂能得子?”所以说,生了孝子就是来报恩的;生了不孝子,那是来讨帐的。生死都是因果,生了孩子的不要过于欢喜,孩子死了的也不要过于悲哀。
(要文言,文言有味道)
这个故事,我单纯的觉得它很有趣,虽然因为我自己看一些前生今世这些乱七八糟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我觉得,这个孩子去世了也是挺好的....
看了,感觉不错,我小时候看过,但不记得有这个剧情
下一个有点长,是《人妖》,不知道要不要贴,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更曲折,有点污。
直接看白话文
《人妖》
马生万宝者,东昌人,疏狂不羁。妻田氏,亦放诞风流。伉俪甚敦。有女子来,寄居邻人某媪家,言为翁姑所虐,暂出亡。其缝纫绝巧,便为媪操作,媪喜而留之。逾数日,自言能于宵分按摩,愈女子瘵蛊。媪常至生家,游扬其术,田亦未尝着意。生一日于墙隙窥见女,年十八九已来,颇风格。心窃好之。私与妻谋,托疾以招之。媪先来,就榻抚问已,言:“蒙娘子招,便将来。但渠畏男子,请勿以郎君入。”妻曰:“家中无广舍,渠侬时复出入,可复奈何?”已又沉思曰:“晚间西村阿舅家招渠饮,即嘱令勿归亦大易。”媪诺而去。妻与生用拔赵帜易汉帜计,笑而行之。
日曛黑,媪引女子至,曰:“郎君晚回家否?”田曰:“不回矣。”女子喜曰:“如此方好。”数语,媪别去。田便燃烛展衾,让女子先上床,己亦脱衣隐烛。忽曰:“几忘却,厨舍门未关,防狗子偷吃也。”便下床启门易生,生窸窣入,上床与女共枕卧,女颤声曰:“我为娘子医清恙也。”间以昵词。生不语。女即抚生腹,渐至脐下。停手不摩,遽探其私,触腕崩腾。女惊怖之状,不啻误捉蛇蝎,急起欲遁。生沮之,以手入其股际,则擂垂盈掬,亦伟器也。大骇呼火。生妻谓事决裂,急燃灯至,欲为调停。则见女赤身投地乞命,妻羞惧趋出。生诘之,云是谷城人王二喜,以兄大喜为桑冲门人,因得转传其术。又问:“玷几人矣?”曰:“身出行道不久,只得十六人耳。”生以其行可诛,思欲告郡,而怜其美,遂反接而宫之,血溢殒绝。食顷复苏,卧之榻,覆之衾,而嘱曰:“我以药医汝,创痏平,从我终焉可也,不然事发不赦。”王诺之。明日,媪来。生诒之曰:“伊是我表侄女王二姐也,以天阉为夫家所逐,夜为我家言其由,始知之。忽小不康,将为市药饵,兼请诸其家,留与荆人作伴。”媪入室,视王,见其面色败如尘土,即榻问之。曰:“隐所暴肿,恐是恶疽。”媪信之去。生饵以汤,糁以散,日就平复。夜辄引与狎处,早起则为田提汲补缀,洒扫“执炊,如媵婢然。
居无何,桑冲伏诛,同恶者七人并弃市,惟二喜漏网。檄各属严缉。村人窃共疑之,集村媪隔裳而探其隐,群疑乃释。王自是德生,遂从马以终焉。后卒,即葬府西马氏墓侧,今依稀在焉。
异史氏曰:“马万宝可谓善于用人者矣。儿童喜蟹可把玩,而又畏其钳,因断其钳而蓄之。呜呼,苟得此意,以治天下可也。”
书生马万宝,是东昌人,为人狂放不羁;妻子田氏,也是放诞风流,夫妻二人感情敦厚。
一天,有个女子来到村中,寄居在马生邻居一个寡老太太家里,自己说是受不了公婆虐待,暂时跑出来躲避。女子缝纫手艺非常精巧,常为老太太做些针线活,老太太很高兴,便长留住了她。过了几天,女子又自称能在深夜给人按摩,专治女人腹部疾病。老太太常到马生家串门,一次向田氏宣扬女子的医术,田氏也没在意。又一天,马生从墙缝中窥见女子,年龄约十八九岁,模样很标致,心里不觉喜欢上了她。暗地里和妻子商量,让妻子装病把女子诱来。田氏便假装生起病来。老太太先过来问候,说:“蒙娘子招呼,她马上就过来;但她怕见男人,到时请不要让你丈夫进来。”田氏说:“家里房子不多,他还得出出进进,可怎么办呢?”装着沉思了一会,说:“晚上西村阿舅家叫他去喝酒,就让他别回来了。这也是容易的事。”老太太答应着走了。田氏便和马生商量好,用以人换人之计来算计这个女子。
天黑后,老太太领着女子来了,问:“郎君晚上回来吗?”田氏答道:“不回来了!”女子高兴地说:“这样才好。”说了几句话,老太太走了,田氏便点起蜡烛,展开被子,让女子先上床,自己也脱了衣服,灭了灯。忽然说:“差点忘了,厨房的门没关上,可别叫狗偷吃了东西。”下床开门出去,换成马生。马生蹑手蹑脚地进来,上床与女子一个枕头躺下。女子颤声说:“我要为娘子治病了!”又说些亲昵的话,马生不语。女子就用手抚摸马生的肚子,渐渐地到了肚脐下,停住手不动,忽然探摸下处,一声惊叫,女子惊讶恐怖的样子,不亚于抓住了毒蛇或蝎子,翻身下床,就想逃走。马生一把捉住,把手伸进女子的两腿间,一抓一把,原来也是男子!马生大骇,急忙喊叫点灯。田氏以为女子不同意,两人闹翻了,点上灯过来想给二人调停调停,进门一看,只见一个男子跪在地上哀求饶命,又羞又怕,忙跑了出去。马生细细究问,他自称是谷城人王二喜,因为哥哥王大喜是桑冲的弟子,所以学到了男扮女装的方法。马生又问:“玷污了多少人?”王二喜答道:“刚出道不久,才十六个人。”马生觉得王二喜的罪恶,应该诛杀,想告到郡府;但又爱怜他生的美貌,不忍心他死,便将他反绑起来阉割了。王二喜鲜血涌流,昏厥过去,一顿饭的功夫才苏醒过来。马生又将他扶到床上,盖上被子,嘱咐说:“我用药给你治伤,伤好后,必须跟我一辈子;否则,我就告到官府,让你去死!”王二喜唯唯连声。
第二天,老太太又来看望,马生骗她说:“她是我的表侄女王二姐。因为是石女,被丈夫家赶出了家门。昨夜跟我说明缘由,我才知道。夜晚她忽然身子不适,我才要去给她买药治病,还要到她丈夫家要求留下她来与我妻子作伴。”老太太听说,进屋探望王二喜,见面色如土,便询问病情。王回答说:“阴处忽然肿胀,可能是生疮。”老太太信以为真,走了。马生便为王二喜疗伤,一天天好起来。夜里二人经常鬼混,早上起来,王二喜就替田氏提水做饭,洒扫庭院,缝补衣服,俨然是个奴婢。住了不长时间桑冲便事败被杀,同党七人一并被处死。只有王二喜漏网,官府传令各地严行缉拿。村里人都怀疑王二喜,便召集村中老太太们,让她们隔着衣裳探摸王二喜的下处,证实是“女子”,大家才打消了疑虑。王二喜很感激马生,后来果真跟了他一辈子,死后,就葬在马氏墓的一侧,坟墓至今隐约还在。
异史氏说;“马万宝可说是个善于用人的人。儿童喜欢螃蟹可拿着玩,可是又害怕钳人,于是可以切断它的钳子来蓄养它。啊!如果领会这个意思,便可以治天下了。”
其实我是不太懂,异史氏说的和故事有什么联系
这个好像有原型的!男扮女装欺骗女子,但历史上那个人影响太恶劣被凌迟处死了
对,有的
应该是由故事衍生的道理吧,由懂得用人的品质衍生,古文一般都喜欢这样。即便是坏人也可以好好训导使他从良。反正我是这么想……
我觉得这马生也不是啥好人
我觉得......那个马生也不是啥好的
为啥会有这句话
我觉得可能有讽刺的意味在里面,不过我确实没懂。
马生就是单纯好色吧。
五十步笑百步
ω?)
应该是自己被骗了所以有点生气了?
马生要玷污他以为的“女子”?不也是玷污别人?
ω?)未遂也算吧。
最后还有人夸马生,不是啥大奸大恶,但也算不上善良
感觉故事有点狗血,但是又很有味道,一波三折,逻辑上也没有什么问题,茶余饭后的闲谈,但是这样的梗,就着木子刚刚说的历史上本来有的原型,扩展过来,也是很厉害了
如此说来王二喜也不算大奸大恶
别人应该也不知道那么多……马生自己的邪念别人也追溯不到,最后也就只能看到他善用人这点
聊斋的题材很广泛,我是特别推荐写古风类的神幻类的可以看看,内容也比较丰富。可以学习借鉴的应该也不少,主要还是脑洞大……思路也比较多,要比我们看惯的一些古风小说,有意思很多,再者说,毕竟也是名作,备受推崇的
感觉聊斋有些故事不能算奇异,但是也是很特别很稀有的事
文言没注释就很吃力……
嗯,至少我觉得不管是作为消遣的书,或者是借鉴学习,都是不错的。另外,我觉得文言还是值得读的,确实比白话文有味道些,不过就我个人而言,就是文言带着白话文看的,主看情节的。如果有兴趣精读的,我是没有精读的,就囫囵吞枣看故事情节,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那么我推荐就到这里了
/第一期读书分享会结束/
下期分享会预告
阿也分享的《追风筝的人》
风骨分享的作家星新一
排版|公羽
文案|蓝水
落梅初文学阁
致热爱小说创作的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