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曾经评价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如果不是先生名落孙山,说不定根本不会有《聊斋志异》这本书。就像叶芝如果不是因为追不到毛特岗,就不会写出那么多悲凉的情诗,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聊斋先生别号“柳泉居士”,这个碑文是沈雁冰先生年写的。
聊斋先生笔下有很多狐妖故事,在聊斋城(先生以前教书的庄园)里,有很多狐狸的雕塑和一条磨盘路,意指人生磨难。
这个泥塑场景是我最喜欢的故事《王六郎》。也是因为86版《聊斋》演绎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故事讲的是:许姓捕鱼人因为每晚都向水中敬酒,感动了一个水鬼王六郎。王六郎以驱赶鱼来报答他,两人形成了一种看不见的默契。王六郎和许大哥见面之后,经常一起喝酒谈心,两人的友谊更加牢固了。王六郎言明身份之后,许大哥没有因为他是鬼而害怕或者疏远他,依然很相信他。王六郎是一个有情有义的鬼,虽然有代替他做水鬼的人,但是他见对方是一个抱着婴儿的母亲,就没有下手,错过了多年来唯一的机会。上天被他的恩义感动,让他做土地神,他托梦给许大哥,约定许大哥要去看望他。许大哥的老婆认为只是一个梦,路途遥远没必要冒险,许大哥却坚信能和王六郎联系上。他去了之后果然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热情款待,因为王六郎为他们做了不少好事。
人和鬼之间,只要讲诚信,都可以成为知己。鬼尤如此,人何以堪?
我还买了聊斋的连环画和解读的书。最后推荐香港TVB于年拍的电视剧《蒲松龄》的主题歌《心窍》。心窍马浚伟?迷惑太多,能望见太多,明白太少。预计长夜深,终於天晓。暗黑的心,才最叵测,难料。云象太多,而道理太多,提示太少。直到长夜深,星光普照。听风的诗,能证世间奇妙。如梦初醒,无言才动听,心的呼叫。镜中缘,雾里花,再美好,从未需要。如梦不醒,茫然流泪过,方懂真笑。爱很长,夜再深,还有破晓。同伴太多,沿路过太多,留下太少。别算人或妖,鬼影心窍。有酒今宵,让最困扰,忘掉。 如梦初醒,明明还在笑,怎麼哭了。镜中缘,雾里花,最假的,才越心跳。如梦不醒,明明流泪了,怎麼失笑。怨很长,恨太多,唯爱太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