玥玛锁具《金牌讲解员》的舞台上来了一位有着娱乐主播梦想的讲解员—张晓,今天我们就和她一起去探寻蒲松龄老人家和他的《聊斋志异》。
淄川名人
蒲松龄,清代著名的小说家,现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19岁时参加县府的考试,县、府、道试均夺得第一名,考中秀才。然而他在之后科举场中非常不得志,虽满腹实学,乡试屡不中。蒲松龄贫困潦倒,科场蹭蹬的不幸固然可悲,但他却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促使他把满腔孤奋倾注在自己的创作中,并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应试士子形象。这样的经历恰好对他写作十分有利,也使得他创作出冠古绝今的文学巨著《聊斋志异》。
“道听途说”
关于《聊斋志异》大家可能听过传得很广的一个说法,说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在他的家乡柳泉旁边摆茶摊,请过路人讲奇异的故事,讲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斋志异》。
这个说法鲁迅先生早就分析了,不太现实。蒲松龄穷到那种程度,45年在外边当私塾老师,家里有时候连锅都揭不开,怎么有闲空优哉游哉摆上茶,摆上烟,你给我讲故事,我写小说?不可能。但是蒲松龄不管听到什么人说,听到什么稀奇的事,他都收集来写小说,这是肯定的。他还有一个取材途径,就是到古人的书里边找素材,加工后成为了大家很熟悉的聊斋故事。
巅峰之作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鲁迅说《聊斋志异》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他的文学创作受《聊斋志异》影响很大,“我写的《红高粱》一书中,‘我奶奶’这个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因为看了《聊斋志异》才有了灵感。”各位看官在闲暇之余,不妨细细品读一下。
山东电视生活频道微指尖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锁定山东电视生活频道!
玥玛锁具《金牌讲解员》每周日晚19:40分播出
点这儿有惊喜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