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起点
各校因生制宜
制定的读写规划与实施策略各有特点
看过来吧
交流、互鉴
共同构建读写新生态
01.
/润城中学语文组/
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是汲取文化精粹的学习方式,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通道,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初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有序、高效,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特定本学期阅读计划如下:
一、阅读内容:九、十月:《朝花夕拾》、《红星照耀中国》、《艾青诗选》十一、十二月:《西游记》、《昆虫记》、《水浒传》二、阅读时间:1.初一、初二每周从作文课中抽出一节课作为学生阅读课,初三在每天早读、下午第一节课前15分钟教师引导阅读,教给方法,激发兴趣。2.利用课余时间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三、实施方法1.分解整本书,划定每日或每周阅读范围。2.要求做好读书笔记。每周做一次名著摘抄,不少于字。四、阅读要求1.识记名著中出现的生字词。2.把握名著内容,识记作者。3.了解故事情节,对主要人物形象能作以较客观、准确的评价。4.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5.记诵经典片段。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名著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知识储备,陶冶学生精神情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微写作:一、目的要求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使文章内容言之有物,并能表达真情实感,增强人生感悟。2.培养学生表述的完整性,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叙述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从中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3.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来完成写作,提高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二、重点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动笔的积极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平时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那些遣词造句有困难的学生多心,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乐于动笔。另外还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平时多读书,鼓励多写日记,定时评选。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就加以鼓励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能或多或少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从表面现象逐渐接触事物本质。三、方法措施1.树立信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3.活跃学生思维,培养生活感悟力。4.读写结合,课内课外结合。5.加强学生的作文辅导,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能。6.每周写两篇小作文,每篇不少于字。02.
/町店中学语文组/
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如何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如何在此阶段养成爱写、想写、乐写的优良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就此问题,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的读写教学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教学规划:一、三结合:1.课本阅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2.名著阅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3.微写作训练与大作文训练相结合二、两落实:1.落实阅读成果展示2.落实写作作品呈现实施步骤:一、立足教材,掌握写法,做到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的内涵就是要在“读中学写”“读后练写”。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去领悟好的写作方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统编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中华民族最经典、最优秀的、最值得朗诵的文章。教师应从教材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文中的真谛,把握文章的思路,学习文章的语言及写作方法。
1.做到一课一得,每课结束之后,学生都能体会到一种写作手法的妙处,将其运用到写作中去。
2.以单元为块,整合写法,做到融会贯通。教师在安排每个单元的读写练习时,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去指导,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本单元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习作。
3.创新型读写训练相结合形式,主要包括改写、续写、缩写、扩写、补白等。
4.生活体验与“微写作”相结合。让学生体验生活无处不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
二、选准名著,以读促写,进行有效练习。 教师在名著中找出读写的结合点,进行科学训练。
1.读名著,把摘抄、积累、运用结合起来。 教师应当提倡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摘抄一些比较好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以便在写作中合理借鉴运用,让他们在“读”中学“写”。2.名著阅读将整书阅读和专项阅读相结合。
整书阅读之后,需要有思维导图、手抄报等方式的微写作训练。专项阅读训练要结合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从名著中学会一些写作的方法,从细处体会名著的写作魅力。
三、有效落实,成果展示,创设写作氛围。
1.美篇
2.板报
03.
/蟒河中学语文组/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特制定本学期读写规划如下:
一、阅读
1.阅读内容七年级阅读名著《朝花夕拾》与《西游记》,中华魂《强国梦》以及课外阅读期刊《乡土爱阅读》、《乡土爱写作》《提分获奖作文》、《满分作文素材》等。八年级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与《海底两万里》,中华魂《强国梦》以及课外阅读期刊《乡土爱阅读》、《乡土爱写作》《提分获奖作文》、《满分作文素材》等。九年级阅读名著《艾青诗选》与《水浒传》、《儒林外史》、《简爱》以及课外阅读期刊《乡土爱写作》、《提分获奖作文》、《满分作文素材》等。2.时间安排(表格略)二、写作1.九年级: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论证要合理;学习缩写、改写。2.八年级:学习描写景物,写简单的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做到语言连贯,明白清楚。学习写消息和人物传记。3.七年级:热爱生活,培养写作的兴趣。记事,思路要清晰;写人,要抓住特点,要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创作。三、策略1.阅读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在校,每天利用晚自习后的45分钟阅读;假期,每天不少于一个小时的阅读。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晚上和学生共同阅读。2.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名著导读的形式引导学生,使学生爱上阅读。定期举行读书演讲会,故事会,利用班级导报、美篇、手抄报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3.以课堂为主阵地,认真把握教材的特点,找准教学突破口。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读书和写作的方法,以单元训练主题带动读写结合,围绕课后小练笔,以微写作的方式,或描写,或说明,或改写,用形式多样的方式展开训练。4.要优化评价方式。教师在读写结合的评价方面要另辟蹊径:一方面,发展为本,重视纵向评价,尊重学生的差异,按学生的不同程度,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去欣赏学生的习作作品,并给予他能力上可改善的建议。另一方面,以学生为本,重视友情评价。在每次习作之后,教师提供评价的标准,同学之间可以进行友情评鉴。04.
/芹池中学语文组/
一、阅读目的
1.用经典文化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打基础。
3.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阅读任务根据《新课标》要求,选定本学期应读数目,遵循循序渐进,有所侧重的原则进行。本学期必读书目为《艾青诗选》《水浒传》,此外推荐《泰戈尔诗选》《唐诗三百首》《世说新语》《聊斋志异》自主阅读书目,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读。
三、阅读步骤(一)导读先行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上的导读部分,让学生整体了解名著价值,思想内容,写作背景,对名著有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关于诗歌的阅读方法,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诗歌的表现形式。
2.品味诗歌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意象。
4.体味诗歌的情感。
5.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关于小说的阅读方法,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把握题材特点。
2.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
3.分析人物形象。
4.体会语言风格。
小说中人物形象繁多,故事曲折起伏,所以读小说时,我们需要理清线索,把握人物发展变化,了解人物描写方法。
5.做好读书笔记。
(1)批注:在读到精彩处,或自己感悟深处时,可以随时批注三言两语。
(2)摘抄:摘抄一些经典句子;或一些精彩人物对话,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对今后写作大有裨益;或者内容梗概。
(二)阅读积累
1.时间安排(表格略)
2.具体要求:
(1)每周两次读书笔记,摘抄精彩语句并加以简单点评。每周一次“所读内容概况”,时间在周末。一月一次读后感,要求主题突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2)每本书读完后,要求用一周或两周的时间准备一次“讲书活动”(阅读展示课)。要求学生分组协作,各展所长,各组所讲内容尽量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故事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精彩语言,写法分析等几个板块。
选出主持人,提前根据学生所归纳内容写出主持词,串联词。选出班里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同学做出ppt,提纲挈领地帮学生理解作品内容。讲书环节全程都由学生主持进行。
(3)整书读完后,根据不同题材的书,可以就书中的一两个问题,让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探究性阅读。(此项为尝试阶段)
(4)充分利用黑板报、美篇,简书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学生阅读积极性的鼓励,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5)合理安排读书时间,保证定时、定量完成读书任务。平时一般每天读书不少于1小时,每周用一节阅读课让学生阅读,(在校课余时间自由读不少于半小时,在家庭挤时间读不少于1小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与书籍为伍,就是与经典对话,与智慧同行。愿我们常在书海徜徉,能与智慧携手。
05.
/固隆中学语文组/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全面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微写作走向有序和高效,我校语文组特制订本学期读写计划如下:
一、名著阅读
1.阅读内容。
根据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阅读要求,经过对学生阅读兴趣和实际阅读时间的调查,我们确定本学期学生的阅读篇目为:七年级《朝花夕拾》《西游记》《红岩》,八年级《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名人传》,九年级《艾青诗选》《水浒传》《格列佛游记》。
2.阅读要求:
(1)组建四人阅读小组(原则:组长热爱文学,认真负责,进取心强。组员优、良、中、后进组成)。
(2)组长负责规划阅读进度,每周督促组员完成阅读并签字。组长检查组员阅读过的作品是否留下阅读的痕迹(是否有标注、评点和笔记),读后感写到读书笔记上。
(3)利用每天下午二节课后的三十分钟阅读课进行名著阅读,节假日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阅读时可在书上勾画自己喜欢的或是能给自己启发感悟的语句段落,并做批注(每天不少于5处)。
(4)每周(包括节假日)写三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分为三大块“积累摘抄”“赏读评价”“收获感悟”。“积累摘抄”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赏读评价”就自己喜欢的语句(段)或是能给自己启发感悟的语句(段),用不同颜色的笔做批注(或赏析,或点评,或感受,或启发)。“收获感悟”就书中情节、人物、主题、写作手法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写读后收获感悟。
3.阅读展示。
(1)每周撰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字)。优秀写作由专人(自愿报名)制作美篇推送到班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