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张报纸记录着时代的足迹,一张报纸也连着千千万万个读者。-,《淄博晚报》即将走过25个春秋。这25年,是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25年;这25年,也是一个人命运起伏变迁的25年。“25年·我和晚报”有奖征文已经启动,现编发一组与读者共赏,期待您写下自己和晚报的故事。
好友
○佃刚
晚报读友商佃刚
中学高级教师,淄博市作协会员、淄博市青年作协会员、淄博市网络作协会员。热爱生活,喜欢文学,有多篇文章在各类报刊发表。
那天,我赶到座落在博山陶琉大观园的建设银行交纳天然气费。进入营业厅,发现办业务的人很多,我在大门口取了号,就找了个座位坐下来耐心地等着。人来人往,声音嘈杂,坐的时间久了就有些烦躁,站起身来,在大厅里走来走去。看到墙角的报刊架上摆着不少报刊,就走过去,无聊地翻看了起来。
有《淄博晚报》!我的眼前一亮,感到十分亲切,它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身,是大家非常喜欢看的一份报纸。我小心地从报刊架上取过一份,慢慢地翻阅着,很快翻到了我最喜欢看的“夜聊斋·新青年”专栏,浏览到了一篇题目是《奔跑的女孩》的文章,有点惊讶,这文章好像是我写的啊!又仔细看了作者——商佃刚,有作者介绍,文章前面配了作者照片,文中还配上了很漂亮的插图,是我的。我这才记起,前段时间,我曾经向《淄博晚报》投过稿。不过当初投稿时,我用的不是这个题目,所以刚见到文章时还是有点怀疑看错了。看来是编辑老师审稿时给改了题目了,修改之后的题目简洁明了,比我原先的题目可是强多了。
我很激动,也很高兴,就想把这份报纸“据为己有”,带回家去再细细阅读,也留作纪念。我来到大门口,找到了那里的保安。保安四十来岁,中等个子,身材偏瘦却十分精神,满脸洋溢着笑意,让人一看就有一种亲切感。
“你好,老师。这份报纸上有我写的一篇文章,你看,能不能把这份报纸送给我?”
“是吗?你叫什么名字?”我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我知道你。我在《淄博晚报》上读过你的一些文章,很喜欢。”“是吗?你也喜欢文学?”我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心想,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喜欢在业余时间敲敲键盘,写点东西,竟然还有人知道我,就有点儿自鸣得意了。
显然,是《淄博晚报》使我们两个素不相识的人拉近了距离。接下来,我们站在门口拉了起来,从文学谈起,拉着拉着就拉到了家庭,工作,生活,越拉越投缘,仿佛是熟识的朋友一般。交谈中,他告诉我他姓周,家在附近,本来在某个企业有一份薪水不低的工作,离家稍远了些,为了方便照顾年迈生病的父母,就辞掉原来的工作找了这份收入不高但离家很近的保安工作。他还告诉我他喜欢文学,与他的表哥有关,接着,他说出了表哥的名字,原来,他的表哥是山城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有机会,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下”,他主动热情地说,我自然很高兴。他的孝行让人感动,而且,作为一名保安,能在工作之余读点书,并能从读书中得到快乐,更令人佩服!
我们谈兴正浓,大厅里喊号的机器开始叫到我的号了,我赶紧先去办业务。办完业务之后,他把那份报纸递到了我的手中,我们又交流了一会儿,然后互留了电话号码,互加了 《淄博晚报》创办25年了,也陪伴我和老伴度过了25个春秋,一天也没离开过。一天看不到晚报,心里就觉得没着没落的。我们可以称得上是晚报的忠实读者了。
我这个80岁的老太婆,不会上网,也不会玩手机,这些年就是靠着晚报,“遍知天下事”的。从国内外大事,到本市山区的水果卖不出去,晚报帮助推销,从旧村改造到城区的楼市展销,从萌山水库变成文昌湖,到孝妇河建了湿地公园……都吸引了我的兴趣,孩子们也陪我们去看过,这一切,都是晚报引导我们随时了解城乡改天换地的变化,看到人们是怎样一步步奔小康的。
我对晚报的“非常视点”“长篇连载”几个固定栏目特别感兴趣,几乎每期都看,孙女放学回来也和我争着看。吴官正的《闲来笔谭》,我一期没落,并剪下来集成本。女婿受了感动,为我买了吴官正的书。对连载的“聊斋故事”绘画也一期不落地看完又剪下来,老伴又买了全图本的《新绘图聊斋志异》永久保存。连载的邓丽君故事、欧阳奋强讲述《红楼梦》电视剧拍摄30年,我自始至终看完,了解了邓丽君、陈晓旭、邓婕等明星、演员的故事,很受感动。这些年,晚报成了我的精神食粮和知识宝库。
我们全家也把晚报当做抒发心声的园地,对一些征文专栏特别 至今,周末全家聚会,孩子们进门就抢着看晚报,议论着报纸上的逸闻趣事。餐桌上都随时提醒着“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最后还忘不了“光盘”“打包”行动。这样,既免除了我们老两口“打扫战场”的负担,也减轻了对孩子们开车的一些担心。
如今,我们都是八十多岁的人了,经历坎坷,造就了我们一生没有什么兴趣和爱好,只有天天看点书报解解闷,有时写点东西,避免老年痴呆,这就是我们的精神寄托,也算是养生之道吧,而晚报就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所以,我们衷心祝愿晚报越办越好,让她陪伴我们到永远。
喜欢《淄博晚报》
○赵盛基
晚报读友赵盛基笔名金沙滩、肖成等。
供职于齐鲁石化,高级工程师。《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和《文苑》等期刊杂志的签约作者,出版有哲理美文集《草与金》和《不要因为没有阳光,便拒绝走进春天》。
喜欢《淄博晚报》,是从她的报名开始的。那是年,在我定居淄博的第11个年头,一天,一摞报纸送到了我办公室。我逐一翻看,咦?与以往不同,竟多了一份《淄博晚报》。作为报迷的我异常欣喜,我们有自己的晚报了。
欣喜之余,我仔细端详起《淄博晚报》红彤彤的报名来,不!不是端详,是欣赏。潇洒飘逸,笔力遒劲,毛体风韵,堪称书法杰作。源于对伟人的崇敬和对书法的喜爱,我瞬间喜欢上了《淄博晚报》,而且从此,几乎每天必看,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单位,我爱看报是出了名的,但从没想过写作。进入年之后,我突然有了写作投稿的冲动,而且把《淄博晚报》副刊当做了我的主要投稿阵地。经过编辑的指导和润色,我的文章经常在“夜聊斋”“现代人”“万家灯火”“多彩金秋”等版面刊发,多次获得征文奖项。从这里起步,我的文章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已经在中外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千篇,成为了《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和《文苑》等期刊杂志的签约作者,大量文章被几十种著作选本选用,有的文章被研究生试题选用,还精选文章出版了哲理美文集《草与金》和《不要因为没有阳光,便拒绝走进春天》。晚报副刊编辑李光贞老师还拨冗命笔,为《草与金》写下了优美的书评《赵盛基:故事里的智慧人生》。
所有这些,正是得益于晚报的锤炼,得益于编辑的厚爱。曾经,为了与编辑探讨修改稿件事宜几次去过万杰路号——《淄博晚报》社。在报社,看到的编辑都是那么年轻,那么朝气蓬勃。他们埋头工作,或是寂静无声地审阅稿子,或是低声细语地讨论版面布置,千方百计地保证稿件质量,版面新颖。他们的认真态度让我钦敬,也进而勉励自己提高写稿质量,不辜负编辑的厚爱。这么多年以来,我“结识”了许多副刊编辑,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只见其名,没见其人,连句感谢的话都没说过。尽管如此,所有编辑都对我的写作给予了莫大的鼓励和帮助,因而才有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除了文学副刊,晚报上其他有关淄博的信息我都 我喜欢读书写作,空闲时喜欢写写划划,时而抒发一下内心情感,时而感悟生活点滴;我喜欢收藏,喜欢保存具有特殊意义的报纸,无论国家大事,还是特刊专刊,都被我视为珍惜之物,予以珍藏。《淄博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完美的满足了我的爱好,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我也因此与《淄博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淄博晚报》给我的最初记忆有两个,一个是父母的同事在晚报成立之初调入报社工作,另外一个就是晚报创刊一周年时,表哥和我看了一场晚报创刊周年音乐会。真正与晚报亲密接触还是最近十年,由于从事民生工作的关系,经常遇到一些需要广而告之的消息和一些提醒性的新闻,于是作为单位宣传组成员,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的《淄博晚报》成为的我的首选,于是一篇又一篇民生新闻在晚报刊登,一条又一条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信息也通过报刊传播到千家万户,服务百姓大众。如今这些刊登消息,曾经承载着我工作年轮的报纸存入了我的资料册,与这些报纸一起封存的还有我的青春岁月,而这些报纸也成为我工作的见证,激励着我不忘初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报纸作为历史的见证和记录,还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在我的资料册中还有一些老晚报,有的刊有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开幕、闭幕的消息,有的记录着神舟升空、蛟龙入海、航母入编等重大事件,还有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的相关报道……每一份报纸都记录了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记录着我们前进的脚步。同时,《淄博晚报》作为区域性综合类报刊也记录着城市的足迹,推动着城市的文明进程,促进了淄博的和谐发展。同时,与儿子同一天出生的《淄博晚报》被我珍藏作为生日报,成为送给儿子的一份珍贵礼物。
作为一名写作爱好者,《淄博晚报》还是我抒发情感的平台。承蒙编辑老师厚爱,几年来先后有《我的网络生活》、《我的方寸情缘》、《春满书香》、《兰台情缘》、《人生如路》等多篇稿件在晚报发表,当这些带着墨香的报纸放到面前那一刻,我内心无比激动,也让我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勇气。这些有的是我的心灵独白、有的是我的生活感悟、有的是我的工作体验,我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与大家分享我的人生,通过我手中的笔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如今,《淄博晚报》已走过25年的光辉历程,25岁正值人生的最美年华,同样也是一份报刊最美时光,此时、彼时,阳光微淡,岁月静好。很幸运能够与晚报相遇、结缘,在《淄博晚报》即将迎来25岁生日之际,送上老朋友一份深深的祝福,也期待着晚报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征文要求:正文千字左右,同时请提供百字以内作者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文末请注明联系电话。稿件请发至zbwbfk@.复方斑蝥胶囊价格大概是多少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jq/1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