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年8月5日至8月9日
展览地点:康有为故居纪念馆(福山支路5号)
主办单位: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青岛市文物局、淄博市文物局
承办单位:蒲松龄纪念馆、康有为故居纪念馆
年也就是多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蒲松龄先生与本邑文朋诗友同游青岛崂山,并留下了许多文化史实和美丽的传说,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聊斋故事。这些聊斋故事家喻户晓,传遍海内外,象一串明珠镶嵌在美丽的岛城,成为两地历史文化的名牌象征。青岛(崂山)之游,蒲松龄文学收获颇丰,创作七言古诗《劳山观海市作歌》与《劳山道士》《香玉》《成仙》《阳武侯》《罗祖》《海公子》《莲花公主》《龁石》《公孙九娘》等十余篇《聊斋》小说。他笔下的那棵耐冬成为崂山的著名风物标志;“关岳祠”旁的木制飞檐小亭,传为蒲松龄“写书亭”;西有粉墙一堵,称“穿墙壁”,即蒲松龄笔下道士穿越之墙;宫中南配房中西耳房传为蒲公寓所。
为纪念这位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弘扬聊斋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特举办此次蒲松龄聊斋文化青岛展。展览分四个展厅,五个主题,即蒲松龄思想生平、文学成就、蒲松龄与青岛、影视戏曲及传播、保护研究及弘扬等。展示主要内容有:蒲松龄生平及相关珍贵文物、《聊斋志异》著作手稿及重要版本、历代研究成果典籍等。辅以展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聊斋俚曲》。力求将聊斋文化之精髓呈献给广大青岛观众,对于弘扬聊斋文化和齐鲁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淄博、青岛两市的文化建设增添一抹亮色。
蒲松龄第十一世孙、聊斋俚曲国家非遗传承人蒲章俊先生也将在展览中为广大观众演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聊斋俚曲》。
展览期间每天9点10点各组织一次展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聊斋俚曲》,每次半小时。
链接: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代著名文学家,淄川县(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自幼聪慧过人,经史过目辄了。顺治十六年(),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受知于著名诗人、山东提学道施闰章,名籍籍于诸生间。此后屡应乡试,竟不一第。至康熙五十年()七十二岁,始考为岁贡生。著述宏富,有小说、诗词、文赋、俚曲、杂著、戏等,尤以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闻名于世,饮誉海内外。三百多年来,随着蒲松龄及其著述的传播与研究,业已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的专业学科——聊斋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jq/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