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即将来临,高考的学子们,你们还在为高考语文担忧吗?
近日小编拜访了一位学霸,下面让我们听听这位学霸的经验:
注:读完这篇文章大约需要10分钟。
当年高考语文/,作文扣了5分,阅读扣了2分,选择题什么的都是满分。这个分数当年在四川省应该也算是比较高的了,我记得当年文科状元语文是。但是说起来惭愧,我从高二开始就没上过一节语文课。语文课要么就出去补习数学了,要么就借着补习数学的由头去打篮球了。实际上要是按照我这个方法,如果只是单纯的要应付高考的话,从初中教完语法之后所有的语文课就都没有必要再去上了。我的方法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心法,下册为技巧。心法为上,技巧都是奇淫巧技,不足一哂。
心法很简单——海量的阅读白话文阅读不要去刻意的追求什么名家名作或者局限于考纲范围,杂文、散文、诗歌、科幻小说、战史党史、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甚至产品使用说明说都可以拿来读。唯一的要求就是——海量。我们高中班当时是所谓的学校重点班,教室后面有一个小小的读书角,大概二三百本书的样子,然后每个月更新十本到二十本。我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月就读完了所有的书,读书角更新书的速度永远比不上我阅读的速度。大概在你的阅读量累计到五千万字以上的时候,你读书的速度会变得非常快。高中时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在下面翻《金庸全集》,大概就是一天看完一部的速度,而且看完后马上可以跟别人去复述剧情。等到阅读量以亿为计量单位时,你会觉得高考中大多数的题目都是送分题。看错别字时,自己看着觉得别扭的那个肯定是错的。找病句时,自己读着别扭的那句肯定是错的。语法题把四个答案都读一遍,觉得有一个答案和其他三个都不一样,那就是正确答案了。至于什么阅读理解之类的就更不在话下——你每天都在做几十万字的阅读理解好么?没错,这就叫“语感”。而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就是——海量的阅读。而且阅读时要“不分好坏”——只有读够了难看的句子,才能意识到好的词句的优美来。而海量阅读,尤其是“不分好坏”的海量阅读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你会发现你的作文分数会稳定在50+。原因无他,读的书多了,脑子里套路也就多了,不会自己写还不会套别人的么?高考作文又不是知乎答题,还非要讲究真实经历?叙述文?你小说都读了有上千部了吧?随便找一个相近的故事套上去呗。议论文?想论点是很痛苦的,因为每个论点脑子里都有百八十个论据在支撑。说明文?好像高考还没考过说明文吧?至于题材不限,那最好了。把脑子里看见这个题目后最精彩的那一段话拿出来吧。不要觉得自己觉得精彩的阅卷老师会觉得不精彩。阅读量到这个份上了,让你去当个审稿人也绰绰有余了,对于好的文章坏的文章你已经分的非常清了,只不过个人审美倾向不同而已。也不要觉得脑子里都是别人的东西是不是不太好。读书这个东西就跟独孤九剑一样,练到最后别人的招式都是信手拈来用在自己的剑法里。同一招“苍松迎客”岳不群使出来就是华山剑法,你夹在独孤九剑里使出来就是独孤九剑的剑法,别人能抵御华山剑法,但抵御不了你的独孤九剑。最后说一句,白话文阅读个人不建议做摘抄笔记,因为这会大幅度降低你的阅读效率。而且,最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永远是记在你脑子里的,你做的摘抄能带进考场去么?白话文阅读心法完。今天来接着说文言文的心法。如果说白话文的心法就是一个“博”字,无论良莠,首先要保证大量。当然,这个“无论良莠”也并不是非要抬杠说那我就光读网络小说。“无论良莠”的意思是好的要读,坏的也可以读。实际上当你的阅读量越大的时候,你分辨好的文字和差的文字的能力就会越强,那时候就是真的让你去读那些网络小说你可能都没兴趣读了。我本科时宿舍里为了防止某位大神打呼噜,专门给他办了借书卡,让他晚上看小说等我们睡了再睡。如此优越的条件下我也只看了《小兵传奇》,然后两天看完后很郑重的告诉大家这部小说前重后轻,比例严重失调……因此,白话文一个“博”字只要能领会,不论原来基础如何,肯定会在原基础上有所提高。而文言文的心法,说到底就是一个“精”字。精读是文言文学习第一要义。不过要做到精读,首先要培养兴趣。培养兴趣还是要从读小说开始。喜欢爱情小说的请全文阅读《红楼梦》,喜欢军事小说的请全文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逗比请全文阅读《西游记》,死宅请全文阅读《金瓶梅》,怪咖请全文阅读《儒林外史》、喜欢幻想的请全文阅读《镜花缘》……反正就是挑一部通俗小说先读上个二十万字以上。这些小说本身也就是给没有文化的贩夫走卒看的,不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应该说是很浅显的,只要对一些今古文的用法差异有大概了解即可,难度不会超过把蓝瘦香菇翻译成难受想哭。然后第二步就可以看一些明清笔记,类似《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夜航船》、《浮生六记》、《广阳杂记》、《冷庐杂识》等。这些笔记小说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篇幅小切每一篇独立成篇,方便记忆也方便学习。尤其重点推荐入门必读是《聊斋志异》,每一篇都很短,但是首尾呼应,故事结构非常完整,而且遣词用句介于雅俗之间,最适合出入门的同学学习,每天如厕读一篇时间刚刚好。等到每天读这些笔记小说也全无压力的时候,你对文言文的畏惧感和陌生感几乎也消失殆尽了,接下来就要进入到文言文的精读阶段了。
建议的必备书有两本:《说文解字》和《古文观止》。这两本书本来就是清时学童用来发蒙的教科书。《古文观止》可以说是学习文言文的无上圣经,我当时是背诵了全部十二卷二百二十二篇的。而《说文解字》可以说是《古文观止》最好的参考书。说《古文观止》是无上圣经,首先就是将各朝各代的代表作全部囊括其中,但是选择的每一篇却都兵非长篇巨制,而是长短适中,易于阅读和理解。其次就是这种将各朝各代文章单独编纂成卷的做法,使得你可以很清晰的感觉到不同时代行文的变化和规律。基本上看完之后,高考出的文言文你读一遍就可以大概判断出是哪个时期的文章第三就是《古文观止》收录的文章主要以散文为主,兼取骈文。这实际上是避开了文言文中大多数艰涩难懂的东西,其实是非常适合用来作为考试题目的。所以可以看历年的高考试题,文言文这一块基本上不会超出《古文观止》的范围和难度水平。确定了精读的教材,下一步就是明确精读方法了。方法非常简单:翻译。逐字逐句的翻译。我之前的一个答案里写过我帮女朋友补习还收了未来丈母娘补习费的故事。我其实当时帮助女朋友补习的内容之一就是文言文。我女朋友当时号称文言文根本看不懂,我就问她哪里看不懂?是第一段看不懂么?是第一句看不懂么?是第一个字看不懂么?好,那就从第一个字开始。这个“吾”就是“我”字,就好像蓝瘦香菇就是难受想哭的意思。记住了?那好,咱们继续第二个字。其实现在高考考察的文言文知识点非常少,基本上就是三种:第一是各种虚词和叹词的意义和用法,第二种是文言文的一些最基本的语法,比如倒装、互文、省略、指代等几种,第三种就是类似于难受想哭和蓝瘦香菇之类的古今文字差异。其中第一种和第三种完全可以靠死记硬背记住那几十种变化即可,第二种语法的学习要稍微慢一点,但翻来覆去考察的语法点不会超过十个,每种类型见上十次怎么着也该会了。基本的知识点掌握后,就是一篇一篇的去翻译了。先是一段话一段话的翻译,每段话能翻译出主要内容即可。然后是一句话一句话的翻译,要求每个字都要翻译准确。最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如果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用法不一样,就要去看,《说文解字》了。说到底,其实最后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已经超出了高考对文言文的要求了,但你如果能做到把《古文观止》每一篇都一句一句翻译过,那最后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是必然的,根本跟成绩无关,而变成了你的求知欲在推着你走。再再最后,等你把一篇文章一个字一个字翻译过后,你会发现:哎我屮艸芔茻,这一篇我好想背过了!根据我之前补课的经验,按照我这个方法能够一个字一个字翻译够十篇文章,基本上高考文言文这一块的正确率就稳稳的超过80%了。
前几年高考有一篇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是号称用文言文写作的。之所以说是“号称”,是因为只要看过文章的都知道这篇文章最多只能算作是“用文言文模仿”,既是用文言文的外衣讲了一个白话文的故事。我当时给我补课的那个学生就说,你看他这个文言文训练,明显就是只做到了第二步,就是可以一句话一句话的去翻译古文。但是他肯定是没有做到第三步,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去翻译。所以你看他的作文中全部是运用了之前名家的原句,然后把里面的关键词改成自己想要表达的词语,根本不敢改变原句子的结构。因为他自己也吃不准原句子里那些字如果换一个句式还是不是现在的这个意思。但这已经算是高中生中文言文水平非常高的了,作文满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qj/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