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书评 >> 正文 >> 正文

聊斋志异明信片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18/5/28

鬼才仙气人情-------孙大江与蒲松龄的“聊斋”人物

-----李惊蛰

我喜欢孙大江的画。这一看也有了十五六年。年,是中国美术界潮气波涌的一年,青年画人兴头兴脑,依着旺盛的精力和热情,推出形形色色以各种主义冠之的现代中国画。我在那个时候看到了孙大江的画,隔了约五六年,又观摩了他的第二个画展,现在,我的面前摆满了他寄自青岛的刚刚出版的《聊斋志异》明信片人物作品。

我觉得没有看错孙大江。尽管他的画也曾有过浮躁,有过偏离笔墨形式的执拗。失落、苦闷和叛逆色彩的冲动宣泄在画面上,使人感觉火气很大。可是,他不假不矫的才情却也真切地显露出来。那时,他蛰居在蒲松龄的故乡,任中学里的美术教员。闭塞保守的气氛让他感觉到呼吸不畅,除了上课,他写字、画画,偶尔去乡野里写写生,有一镇子还走街串巷到老百姓中收集民间鱼盘。像旧时的文人,满肚子的感怀需要倾吐。书却不是很多,能解精神饥渴的书就更少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很自然地成了案头日日翻阅的书课。石堰屋角,池塘院后,腐旧颓废的气息里却有红杏出墙,残破荒僻挂满蛛网的角落中竟闪烁着野性的生灵-------他绘出了这么多聊斋人物,无论是香玉、阿宝,还是荷花三娘子、伍秋月们,意象人物画了十余年。我个人认为半工半写,以“聊斋”人物为意象造型,孙大江的这批狐仙们最贴近蒲松龄笔底人物的内涵,也是切近艺术真实的。有一时间,我觉得孙大江就生活在“聊斋”气氛里,蒲松龄的狐仙们陪伴他,鬼才仙气人情,孙大江都沾边。最近看到国家邮政局委托山东省淄博市邮政局发行了一套36枚《聊斋志异》明信片,全部采用孙大江的创作,心里真是欣慰和快慰。一是钦佩他们的好眼力,挖掘出懂得蒲松龄的故乡人,而不用一个似懂非懂在文学故事里找感觉的人,二是赞赏他们的自信与胆识。没有唯“名”是问,唯“名”是从。孙大江不是名人,但他的诗、画、印传统功力也不是一些“名人”能与之比拟的,并且他又有着蒲松龄一般的愤世嫉俗。

孙大江的画一望而去,没有急功近利的心思,没有高楼万丈一时所需题材内容上的迁就,也没有取巧讨好的媚态。他不去在观众中定位自己的路数,没有哪家哪派哪种主张的挂帅意识,所能依凭的就是生命本身的来龙去脉;更没有假模假样的虚伪人情。他是不通世故,不晓周到,不会左右逢源。他甚至没有江南文人或儒雅或懒散或冲淡,做不成大官只好退而寄情山水的典型姿态。他画的女子也不似闺阁幽怨,凭栏相思一般-------他的没有刻意,没有凭借,使我喜欢玩味他的人物画,连同他的狐仙-----自由、快乐、野放的,精神上不被现实的顾念所牵记,心态上不委屈自己,就有了笔线的放任和色彩的肆意,有了一种快乐、畅快的感觉,这是热情生命的特征,也是蒲松龄创造的只有狐仙们才享有的灵性自由。扭曲、压抑的人世里竟然鲜有。艺术的最后依凭到了生命的本质,哪怕自生自灭,不为世人所知,未曾在拍卖行里听拍槌落声,也已是完成了艺术生命的至真和善美。但是,越来越多的画人,不断地跟各式各样的拍槌转变,越来越多地逃离生命的真实,逃离艺术体验和创作的真实了。

曾经有过也依然有着这样一种人,他以为只要武装好了思想观念,将头脑里的意识与西方接轨,他的画子就现代了。以为笔底墨间的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并且以为挂上一嘴老庄、禅宗语录就能立现深刻和淡泊,写上一腔失意的话就充当了文人。没有灵魂的真实,有没有笔墨形式的语境特征,超然“成就”绘事的,只是贪一时的虚名。在这名家大师曾出不穷的时代,各路“英雄”都有许多高招,“唯名是问”也是一路。

而我固执的以为,画子画出来应是好看的、耐看的。今天看了好,明天看了也不厌,后天看了仍有意味。有大名大利者的画只可闻其声,却不能常看常新。这样,就觉得孙大江画里的笔线墨色有看头。他的用笔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每一笔都有肯定,不烦其工,横横竖竖组织在一起宽松有度,透气疏朗,铺陈的颜色丰富多样,有能收拢在一种色调基调上,层层渲染,不死板亦不单薄。像说话的人有话可说,说起来不空洞、不枯燥。在满幅的青黛色中,有红的热闹,白的雅致;在斑斓的黄色调里,有墨色的趣味,有线条的率意,有颜色的迷离多变,是好看的画。读画也是读书或读人,形式语汇不空、不假、不愚拙,也才有读下去的耐性。聪明、机巧的画也有空洞的和假的。新近,他画的一批现世题材的画在朋友中间流传,题诗写的活泼、俏皮,让人忍俊不禁,他的现实感应,悲喜忧虑,有自嘲有讽刺有善意的宽慰和释怀,好处就在不虚情假意,不粉饰太平,不矫柔造作,这里有尘世的烟火气,有粗糙生活的真实感。

他也有一些画是我不喜欢的。一如《山鬼图》或《梅尊者》,草率、轻浮,不讲究形式语言和人物内涵。看上去是笔墨应酬的产物,而不是思想感应的结晶。新近各种笔会加酒会的兴起,画人经济创收,感官愉悦,获益良多。同时,许多画人也丧失笃定的心性、创作的姿态和严谨的学风,才华和精力消耗在声色犬马之间。传统中国画所谓“人品”、“学识”、“才情”和“思想”,已在歌舞欢宴中湮没。代之以油滑、流俗和没有骨气的机巧,成全着今天某些画人的所谓“名气”。相形之下,能看到好看的画,耐看的画已是欣慰之事。摘自李兢喆的《女性注视》笔名惊蛰

●《宦娘》温生善抚琴,遇少女宦娘,求婚未允。一夕,琴自鸣,音涩,疑为狐仙学琴者为之,雅为之师,经宿已通曲调,后知琴鸣乃宦娘所为,益敬之。

●《凤仙》刘生赤水,颇风雅,喜游荡。与狐女凤仙结为伉俪。岳家嫌其轻浮,凤仙为激其上进,远避荒野,后果中第。遂得岳父青眼。

●《阿宝》书生孙子楚性愚,暗恋少女阿宝,竟思念成疾,魂魄离躯化为鹦鹉,追随阿宝左右,后来,终于感动阿宝,嫁之为妻,传为佳话。

●《公孙九娘》公孙九娘乃清顺治年间,山东农民起义失败惨遭连诛的美丽多情的少女。故事围绕她与莱阳书生的爱情展开,又以失意结束,使人不能不为这个多才多艺的鬼魂伤感。

●《赵城虎》赵城有妪,子为虎噬。妪啼号于宰,宰不忍加威,喏为捉虎。隶不敢行。一隶醺醉,喏之。醒而侮。无奈,祝于虎。虎果止,伏罪。命养老妪,也颔之。后猎而供妪度生。妪死。虎亦来吊。士人立“义虎庙”,怪哉。

●《阿绣》刘子固,去舅家省亲,遇见少女阿绣。为其容貌倾倒,求婚被拒,相思成疾。后至复县,邂逅狐女阿绣,因两人长相酷似,引出一番瓜葛,后经狐女相助,方与真阿绣结缘。

●《青凤》狂生耿去病,见家中荒楼上有灯火,便前往察看,见到美如天仙的青凤及家人,便大胆示爱,遭青凤叔父反对,被逐下楼。后经种种罹难终于结为夫妻。

●《橘树》一道士送盆橘给刘氏小女,后岁更月序,树长事迁,这橘树竟能应运而华,遇弱而憔,也大奇。

●《白秋练》书生慕蟾宫随父去湖北经商,为多情的鱼精白秋练爱慕.但慕父极力反对,秋练几经努力终赢得慕父欢心,遂结“秦晋”之好。

●《崂山道士》有一王姓书生,迷信仙道,遂登唠山求道。因其好逸恶劳,三月不足,便生退念,苦求其师一门穿壁之术。回家后便向其妻炫耀,一时忘了咒语,碰壁生疱,徒留笑料。

●《席方平》席父被冤至死,方平赴泉下为父伸冤。然泉下官吏也徊私枉法,乌烟瘴气,方平不畏权势酷刑,不睬金诺寿封,终于战胜邪恶,伸张正义。

●《仇大娘》仇大娘者,士人仇仲前妻之女,远嫁外县,仲为强盗掳去,续妻及幼子遭同村人魏名欺辱,田产尽为之夺,大娘知后,不计私利,上告下争,终于收回家产。

●《阿纤》陆纤者,鼠仙也,美丽多姿,善持家。为高密布商奚山看中,嫁于奚三郎,相处甚得,家愈富,后遭山疑,遂出走,奚家贫如故。经种种波折重归于好,实平民家事,不奇。

●《黄英》酷爱菊花的马才子,结识种菊能手陶三春与其姐黄英,交谊颇深。后子才续娶黄英为妻,黄英善经济,不数年便成小康,三春酒后化菊,子才方知其姐弟为菊之精灵。

●《葛巾》常大用酷爱牡丹,闻曹州牡丹佳名,便去探访,在某官宦园中遇花仙葛巾,为其倾倒,后经葛巾牵线堂妹玉版同嫁常家兄弟。相处有年,因不满常家兄弟多疑,化为两株奇异牡丹,故事离奇,颇耐寻味。

●《辛十四娘》冯生轻佻嗜酒,与狐女十四娘相爱,因交友不慎,遭冤案。十四娘机智挽救了他,故事刻划了一个聪慧善良的女性形象。

●《石清虚》邢云飞,好石。渔于河上,得一石径尺,玲珑可爱,宝祝之。为一势豪掠夺,过桥堕水百索无得。邢偶过坠石处,石安然在,复得之。一日有叟来见,款说石之妙处,验之良真,邢奇之。后之事,类神其说,不提。

●《西湖主》陈明允复经洞庭,船被大风吹翻,上岸失路,误入一王宫,意外受到王妃盛情款待,并将公主许配给他,陈大惑,后经公主点示,恍然大悟,数年前明允曾于洞庭救过王妃。

●《红玉》狐仙红玉爱慕贫士冯相如,并助相如娶卫氏为妻,恶霸宋某垂涎卫氏美貌,抢走卫氏并打死冯父。红玉挺身为之复仇洗冤,重整家园。

●《江城》江城,樊家女也,貌美,与高生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及长,通婚,性悍妒,视夫君如草芥,也病者?后为高僧点化(实治疗),复本性,莫迷信之。

●《荷花三娘子》书生宗某,曾救一狐女,狐女为报恩为其觅佳偶荷仙三娘子,夫妻相处甚得,后因尘缘已尽,飘然而去。

●《花姑子》安生为人豪爽,曾从猎人手中买下一獐子放生。后来,安生在山中迷路,险遭蛇精害命,幸为花姑子的父亲所救。安生爱上了花姑子,才知其父乃当年放生的獐子。

●《画壁》江西朱生,偶游一寺,老僧为之导。观壁上画,中一少女如生,朱视之久,恍然乎已入壁上,少女以手相招,趋而相拥,种种状态,一如夫妻之爱……忽闻雷鸣,犹如一梦。

●《画皮》太原王生,遇一少妇,因心生邪念,将其带回家中。一日外出归来,见一恶鬼正在画一张人皮,吓的魂不附体,幸得一道士相救,才免一死,此不悲哉。

●《香玉》崂山下清宫有一株白牡丹和耐冬树,书生黄某借读此间,与白牡丹花神香玉和耐冬树神绛雪建立了真挚的爱情和友谊。蒲翁从另一角度昭示了人类与自然物种的依赖关系。

●《连城》连城,大户之女,有才名,工刺绣。以诗择婿,应者颇众,有乔生献诗,甚可。父贫之,连城病,几死,生割肌肉活之,父又悔婚。后女死,生悲绝,会于冥府,得友人助而双双复生,以夫其终。

●《颜氏》故事描绘了一个聪明美丽而又善良的女子颜氏,见丈夫屡考不中,便女扮男妆替夫考取功名,官御史达十年之久,后退而侍奉夫君,空使须眉汗颜。

●《马介甫》书生杨万石,惧内。其妻尹氏,悍妒异常。杨氏一门无与敢争者。少年义士马介甫出手相助,惩恶扶弱,才使杨家保得安宁。

●《婴宁》故事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活泼才爱的少女形象——婴宁,并着意刻划了她与王子服相爱过程中天真而近乎狡黠的内心世界。

●《姊妹易嫁》张大户欲将长女许配寒士毛公为妻,迎娶之日,长女困其太穷,拒绝上轿。次女见状,苦苦相劝。姐姐不为所动,妹妹挺身代嫁,后助丈夫考中进士,遂成一段佳话。

●《翩翩》罗子浮被诱,染上恶疾,又遭妓家逐出,幸遇仙女翩翩,为其治好脓疱,并结为夫妻,翩翩撷白云为絮,剪蕉叶为帛,为夫君缝制衣衫,过着美满生活…….

●《娇娜》书生孔雪笠,爱慕善良美丽的少女娇娜,却娶了娇娜的表姐为妻。耿直的孔生在一次雷击劫难中救了娇娜,从而加深了二人诚挚的友谊。故事曲折地讲述了一个超越性别的奇异神话。

●《陆判》书生朱尔旦,性愚钝,与庙中泥偶陆判官交谊甚深,常与之同饮同宿。后判官为其剖腹换心,遂使尔旦一举成名。故事曲折离奇,发人深思。

●《胭脂》牛医爱女姻脂,聪明美貌,爱慕秀才鄂秋隼。岂料竟引出一桩人命案来,几经反复,累及多人。山东学使施愚山,力翻冤狱,严惩凶手毛大,使胭脂与鄂秀才结成伉俪。

●《青梅》王进士家中丫环青梅,与小姐阿喜情同手足。阿喜爱上了寒士张生。在青梅的竭力帮助下,几经离乱,终于结为夫妻。

●《小梅》小梅者,狐仙也。为报恩而嫁王生,姿容秀美,冶家有道,一如世间精明之妇人也,复何言哉。

孙大江

赞赏

长按







































白殿怎么引起的
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1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