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文汇报
导读:年,随着《甄嬛传》的热播,一个名词开始席卷影视行业,人人谈论IP。而IP之于电视剧,不仅仅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实质上是互联网语境下电视生产模式的转型,从文本创作的竞争前置到故事资源把控的竞争。
玄幻仙侠剧全面爆发
年,随着《甄嬛传》的热播,一个名词开始席卷影视行业,人人谈论IP。而IP之于电视剧,不仅仅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实质上是互联网语境下电视生产模式的转型,从文本创作的竞争前置到故事资源把控的竞争。BAT(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加入更加剧IP的热度。
IP的流行显示了电视剧生产方对互联网的敏锐触觉,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对IP资源的疯狂抢夺,一方面将很快消耗掉网络文学在近20年时间里积累起来的优质资源,造成未来IP出现空洞化的可能;另一方面,IP资源的互联网特质也导致电视剧产生题材类型与美学风格的同质与失衡,导致资源的积压甚至价值衰减。
和IP流行互生的,是一种新电视剧类型的崛起——玄幻仙侠电视剧。这一电视剧类型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年播出的游戏改编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不过,在互联网开始发展的年代,它被叫做“古装神话剧”。年播出的《花千骨》则真正开启了玄幻仙侠剧的热潮,虽然被美国科幻剧喂大的粉丝们毫不吝啬地对剧中的“五毛特效”予以嘲讽,但这一点也不影响该剧的热门程度。
在中国的影视剧类型中,科幻题材一直是短板。这个领域长期以来都是好莱坞的地盘,这与西方近现代以来将科学视为人类理性象征的文化有很大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则长期将科技视为奇技淫巧,一直到“五四”运动举起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后,这种状况才渐有改观。
中国人的文化想象力在玄幻仙侠中有很大释放,早至《山海经》,后有《聊斋志异》,一直相当发达。互联网的发展给这类架空题材的故事创作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IP资源中有大量此类故事。这类玄幻仙侠类电视剧的出现,或许预示着一种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审美基础的中国“科幻剧”登上了舞台。
年,《择天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九州海上牧云记》等玄幻仙侠剧已在近期发布,当前最红火的VR等技术也将在一些剧中出现。可以预见,年将是玄幻仙侠题材开始全面爆发的一年,长期以来中国电视剧想象力贫弱和影像视觉冲击力不够的问题或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