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
文燕
注: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互聯網,版權歸作者所有
最近有一部仙俠劇大熱,裡面嘅神仙都食人間煙火。戀愛到熱火朝天
八卦起嚟都毫不遜色。
仙界Iphon用到得心應手,唔單止通話聊天,而且仲可以視頻見面,免流量啊!
呢部劇就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令人唔感概都唔得,實際上神仙都要吃飯嘅,除咗活得比我等凡人長久啲,其他嘅,好似都冇咩好啦。
而喺呢部劇裡,好多人對主要地名之一「青丘」和主要人物之「九尾狐」都產生咗極大嘅興趣,呢個「青丘」在何方,「九尾狐」又係何方神聖?
呢個,就要攞出我哋老祖宗嘅一本神書《山海經》。
呢個青丘啊就出自《山海經》。
《山海經》呢本先秦古籍,記載咗約40個邦國,座山,條水道,多位歷史人物,多個神獸妖怪。《仙劍奇俠傳》裡嘅六界劃分,《古劍奇譚》裡百里屠蘇嘅星蘊重明鳥,《花千骨》裡嘅長留山和十方神器,《捉妖記》裡嘅可愛胡巴,《大聖歸來》裡嘅反派大BOSS混沌……呢啲都出自《山海經》,或係從中汲取咗靈感。可以咁講,一部《山海經》撐起咗國產仙俠玄幻作品嘅大半壁江山。
青丘,就係出自《山海經》嘅一個地名,又稱青丘國、青丘山,喺唐代《初學記》《太平御覽》等文獻中都曾被提及。綜合呢啲文獻資料嚟睇,青丘係從黃帝至夏朝初期一處非常重要嘅方國或古邑。
「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於青丘。」蚩尤生前討伐嘅空桑係古代相當顯赫嘅地名,位於而家嘅山東省淄博一帶,而佢嘅墓地亦位於山東巨野、菏澤一帶,由此推斷青丘嘅位置應該都喺呢一帶區域。唐朝文獻中提到嘅離狐縣係神狐出沒嘅地方,都喺山東菏澤附近。
咁九尾狐呢?講起嚟一匹布咁長。
……
……
……
最早和狐狸有關嘅神話傳說,當然出現喺《山海經》中。《南山經》、《東山經》、《海外東經》和《大荒東經》都有關於九尾狐嘅記載,話佢四足九尾,住喺青丘之國。
《南山經》:「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之不蠱。」
《東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蛭,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海外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大荒東經》:「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係未都幾可愛呢~~~
九尾狐喺神話傳說中具有舉足輕重嘅地位,曾有記載九尾狐係女媧座下神獸之一,而所謂青丘之國以及塗山氏所言都係九尾狐。
唉,呢個時候你係唔係發現咗,《山海經》真係一本神書啊,裡面嘅動物都超乎我哋嘅想象。講真,如果你仲未睇過呢本書,咁真係有啲遺憾啦~~咩話?你講你唔信,咁小編嚟同你講講呢本書嘅厲害。
01史前時代嘅博物學
即使充滿咗怪獸和神話,不過《山海經》唔單止係一部故事書。仲為古代嘅中國人記錄和塑造咗一個豐富多彩、虛實共存嘅大千世界:
呢本書首先將華夏之地分成五個區域,用東南西北中五卷「山經」分別記錄;喺呢五山之外嘅地方,又依次劃分為海內、海外和大荒,分別以東南西北嘅海內經、海外經和大荒經記錄,統稱為「海經」。全書只有30多字,卻記載咗多種怪獸,地理、歷史、神話、宗教、民族、動物、植物、礦產等等,天南地北,包羅萬象。
係邊個,喺呢個時候創作咗咁偉大嘅著作?呢個係兩千幾年嚟嘅難題。古代嘅大學問家們(比如《戰國策》嘅主編劉向)認為,《山海經》係堯舜禹時代嘅著作,傳說嗰陣時洪水泛濫,大禹治水嘅足跡踏遍華夏大地以及海外八荒,佢令人記落嚟沿路所見嘅山川草木,礦產動物,神靈傳說,合成咗《山海經》。喺治水之後,又派人去測量大地從東到西和從南到北嘅距離,按照呢個說法,我哋嘅祖先嗰時進行咗一次地理大勘測,《山海經》就係嗰次勘測嘅記錄和報告!近現代以嚟,更多嘅學者認為《山海經》係由中國先民從遠古時代口頭流傳嘅,後嚟有咗文字就記錄落嚟。
或者喺遠古時代嘅人心中,佢哋生活嘅天地山川和世間萬物就如同《山海經》中嘅描述,無論真實或者虛幻,都充滿咗生機與魔力。嗰個係一個充滿咗人類童真嘅世界,令後嚟束縛於社會繁瑣嘅人們無比嚮往。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避世喺屋企耕讀度日時,就沈醉於《山海經》嘅世界裡,仲寫出13首詩抒發讀後感,開篇就感慨:「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大文豪魯迅亦有一篇散文《阿長和山海經》,講到佢年少時對呢本書嘅痴迷,到咗「朝花夕拾」嘅時候仲念念不忘。
千百年嚟,《山海經》為中國人塑造咗一個夢幻般嘅世界,充滿咗上古時代人類嘅童真。今日,或者魔法和英雄嘅時代已經過去,但呢個世界會喺華夏子孫心中生生不息。
02令人迷戀嘅山海世界
對文學家而言,《山海經》充滿咗瑰麗神奇嘅想象,對中國浪漫主義文學具有重大意義。從戰國時屈原嘅《楚辭》開始,到我哋所熟悉嘅《封神演義》、《西遊記》、《聊齋志異》、《鏡花緣》等等,無不受到《山海經》嘅影響。其他嘅唔講,單係《西遊記》就可舉出好多例子:紅孩兒吐三昧真火,可追溯至《山海經》裡噴火嘅饜火國人;「女兒國」甚至直接套用原名。如今,新興嘅玄幻小說同樣吮吸著《山海經》嘅乳汁。
唔單止咁,喺《山海經》中我哋仲可以發現中國人嘅另一個精神世界。由於宗法禮教長期掌權,喺西方人和後世嘅中國人眼裡,似乎我哋嘅祖先天生就有一張死氣沈沈嘅臉。但係翻翻《山海經》,嗰個活潑燦爛嘅世界充分證明,中國人嘅精神面貌唔係歷來如此!睇睇嗰啲銜著火到處探索嘅畢方鳥、駕著飛行車悠游世界嘅奇肱國人,趴喺山巔以怒吼迎朝陽送落日嘅崑崙王母……我哋嘅祖先幾咁機智幽默,幾咁純真快樂,佢哋嘅心靈充溢著想象力和創造力。
青鳥係《山海經》裡嘅一種動物,佢嘅意象好有意思。喺西方,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梅特林克嘅代表作《青鳥》中,青鳥象徵幸福光明。而喺中國古代傳說中,青鳥係黃帝和西王母嘅使臣。李商隱嘅詩《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有詩句「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則以青鳥借指傳遞消息嘅信使。
千百年嚟,《山海經》一直喺民間流傳:魯迅小時侯,長媽媽唔係經常攞《山海經》裡嘅美女蛇嚟吓佢咩?難得珍貴嘅係,《山海經》對嗰啲勇於挑戰權威嘅失敗者一樣充滿咗贊嘆,比如斷頭舞乾戚嘅刑天、怒觸不周山嘅共工。呢啲神話角色嘅豪邁情懷和英雄主義,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嘅重要組成部分。就好似陶淵明借以詠志嘅詩句:「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乾戚,猛志固常在。」今日依然感染著我哋。
又一個嶄新時代來臨啦,《山海經》化身喺小說、動漫和遊戲中,闖進我哋嘅鋼筋水泥生活,為我哋重新點亮遠古祖先眼中嘅神奇世界。我哋嘅眼睛是否都會好似童年魯迅一樣發光,我哋心中嘅山海是否亦會好似陶淵明一樣自由開闊呢?
-END-
文燕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2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