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一本书,能和自己的心境、情绪、爱好如此相投。所以,当我读到《将离》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了好几天。
01
我从小就喜欢读志怪小说,入门书便是《聊斋志异》。可也许是文言文过于晦涩难懂,翻译者的文字又差强人意,待我读完,我并没有多少感触。
直至多年后我再翻看,才发现真正让我无法对《聊斋》产生共鸣的原因,其实就是我们之间追求的主题不同。作为一个小女生,人、鬼、妖之间的情情爱爱才是重点。但《聊斋志异》中的现实主义过于强烈,所以总让我能很利落的从故事情节中跳脱。
可《将离》不同,它的文笔温润,字里行间飘荡着丝丝檀香。它同样也在写鬼、写妖、写人,却比《聊斋》多了些儿女情长的俗事,和“因果论”的禅意,让我很容易产生共鸣。
正是它的禅意,与我心有戚戚焉。
02
我没有真正读过佛经,不过是靠着电视剧的某些情节,和小说中的只言片语,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因果轮回。不过,这就已经足够让我对“因果论”深信不疑。
这篇小说,讲的就是“因果”。
《将离》的开场,是主人公马将离的诞生。前世的他是个将军,借给这一世的父亲九百文钱,所以这一世,他是为了钱债降生,花完了就走。将离的父亲知道了这件事后,半赌气半认真的给他取了“将离”这个名字,以便时时提醒自己:将离将离,将要离去。
马将离降生的原因,决定了父亲对他的那种若即若离的亲情。去珍惜一个必定会失去的人,或者某种东西,是一种相当大的煎熬。因为你知道他终将离开,任何的挽留都将是无用功。
但将离毕竟是他的儿子,这位父亲终究是舍不得的——他一方面想尽方法挽留儿子,另一方面寻求化解之法,消除危机。本以为,即便是他极力缩减将离的开支,也不过只能换来一年的父子缘分,但谁成想,将离并非只是来讨债,他也要还债,同样是债还完了才能走。
只是他不知,将离欠的是这世界上最难还的债——前世的情债。
当然,“九百文”的诅咒仍然作数。只是个中的很多人,以各种方式增加了他命中的钱财数量,再加上父亲对他近乎苛刻的控制着他的开支,将离安然无恙的活到了成年。
成年的将离遇见了山魈,去到了明白庵,找到了自己前世的爱人景阳。景阳是妖,忠贞不渝地等前世的将离转世回来,待他尝完情债,最后离开。
于是,所有人又开始了下一世的因果循环。
03
这个故事的主线看似简单,实际内容则相当庞大,很多的怪谈故事镶嵌其中——王爷和井中鱼的一段情,致使这一人一妖,前者甘愿沦为乞丐,后者奋不顾身奔向大海;高僧寻不到世间的两全法,注定无法回应狐狸的爱慕,所以高僧自困于钟,狐狸抱钟自焚;将离好友的父亲是个普通的棺材匠,却能看透棺材和其主人之间注定的缘分……
这些支线故事都是围绕着主线故事展开,互相之间盘根错节,一步步将故事推向高潮。故事中的人物虽然多,但却不会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反而使得整篇故事更加丰满。在我读来,仿佛那书中的妖魔鬼怪,都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便已经开始期待着下一次和这些老友相见。
在这种期待的过程中,这本书的禅意会缓缓渗入到了骨髓。这些人和妖的爱恨纠葛,真的就只是自然而然的“有因必有果”。它们不会让你大悲大喜,却会让你隐隐惋惜,感叹这世界上的一切当真是“天行有常”。
当我明白这些以后,整个人变得平和了许多;看到最后,对于“分离”的恐惧较之前少了许多。因为将离将死时,景阳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我们认为最舍不得的,最珍贵的,最心爱的,都将离我们而去。不过你不要担心,不要害怕,只要在离去之前,我们曾经拥有,没有辜负韶光,那就是最好了。”
看完这本书,你可能会恍然大悟——其实“生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渐渐离别的过程了。可是我们无能为力。不过,既然我们抓不住时光,那就抓紧眼前人的手吧。
作者:涂山小柒
编辑:筱晓
涂山小柒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