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书评 >> 正文 >> 正文

聊斋私奔之后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1/5/14
白癜风那些药最好 http://m.39.net/pf/a_4698984.html

有夫之妇李四娘与野男人私通,趁着在丈夫黄节外出,带着三岁的孩子与情夫私奔。走到半路,孩子大哭不止,她便狠心把孩子放在了路边的草丛中,和情夫一走了之。

李三经过,看到一个小孩子在草丛中爬来爬去,十分危险,等了半天也不见有家长来找,心下不忍,便把孩子抱回了家当亲生儿子抚养。家人们见孩子生得可爱,也都十分高兴。

黄节回到家中,见妻子孩子都消失了,四处寻找未果。不久之后,他在离他家不远的李三家发现了孩子的踪迹,当即报官,把李三抓到了县衙。县令安排县吏审问。

县吏审问无能,见李三和黄节各说各的理,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决断,且又考虑到黄节也在县衙当差,和他算是同事,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对李三进行了严刑拷打。李三实在受不过皮肉之苦,屈打成招,但求一死,谎称自家娘子生不出儿子,于是就杀了黄节的妻子沉江,然后偷了她的孩子。

审讯完后,李三被叛死刑,戴上枷锁,跪在廷中受训,谁知,突然乌云密布,一道响雷劈下来,李三身上的枷锁竟自动脱去了,吓得李三目瞪口呆。天空恢复平静后,李三才发现,审讯他的官吏已经被雷劈死,后背上还有一片诉说李三冤屈的红字。

县令吓得不知所措,当即将李三无罪释放。孩子回到黄节身边,而黄四娘和情夫一直也没被抓获。此案不了了之。

这是南宋洪迈《夷坚志》中的故事《大庾疑讼》,在这个故事中,李三无辜,黄节也无辜,始作俑者是李四娘和情夫。他们没有道德,私自勾搭,带着孩子私奔也就罢了,竟然还在半路上,因为孩子哭闹不好带,就将亲生儿子无情抛弃,毫无道德底线可言。

故事中,李三见孩子孤苦,大发善心收养孩子,却被诬陷,以致屈打成招,成了罪无可赦的犯人,可谓荒诞;而李三被判死刑后,又天降响雷,洗刷了他的冤屈,更是荒诞。以荒诞解决荒诞,可谓精妙。

重刑之下,必少真情;盛怒之下,决多冤狱。意思是说,在严刑之下,犯人经受不住,供词必定有许多假话;而盛怒之下的判决,因为头脑不清楚,必定多有冤枉。在这个故事中,李三被屈打成招,若非超自然力量的帮助,他最终大概也就只能带着冤屈凄惨死去了吧!这种看似虚假的超自然力量,其实是所有天下正义之士内心愿望的浪漫化表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断案子还是辨是非,我们都不能严刑拷打或者使用过分的言语压制,草率地给人下定论。我们在做出判断时一定要讲证据、讲逻辑,不能通过逼迫,草率地给人下定论。不放过一个坏人,但也不能冤枉一个无辜的好人。

注:为方便读者和系统识别归类,笔者将与《聊斋志异》故事相似的民间故事,在标题中统称“聊斋”。

感人故事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8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