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书评 >> 正文 >> 正文

我给外国人讲中国历史文化之三翟里斯与聊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1/5/15

我给外国学生讲中国历史文化时,很喜欢用《聊斋志异》里的故事。这些故事包含了很多儒家文化以及佛教和道教的内容,当然,还有大家最喜欢看的爱情故事,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版的“人鬼情未了”。这些故事短小精悍,又很吸引人,洋学生们甚是喜欢。他们看过之后,我便要他们分析哪些内容是儒家文化,哪些则是佛教或道教文化。赶考的书生、纳妾的秀才、喜得贵子的夫妇、转世的狐妖、降妖的道士和超度亡灵的僧侣等等,都为课堂讨论提供了生动丰富的材料。而在阅读和讨论中,学生们则对儒、释、道三种文化如何交融并影响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

有的汉语教师问:《聊斋志异》?那么难的文言文,洋学生如何看得懂?文言文洋学生的确是看不懂,我这里使用的是《聊斋志异》的英文版。早在清朝末年,英国著名汉学家翟里斯(HerbertGiles,-)就把《聊斋志异》译成了英文,书名叫StrangeStoriesfromaChineseStudio,即“中国书斋里的神奇故事”。

这位翟里斯是一位名气很大的人物,他到年在中国生活了25年,担任英国驻华外交官。年接替大名鼎鼎的汉学家威妥玛出任剑桥大学中文教授。他和威妥玛一道建立并完善了韦氏拼音,直到今天,这套注音系统还被学术界称为“威妥玛-翟里斯注音系统”(Wade-GilesSystem)。

翟里斯对于西方人学习汉语做出了很大贡献。年,他编撰了一本教材《无师自通学汉语》(ChineseWithoutaTeacher),这本书大受外国学生们的欢迎,到年时已经出了第八版。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先后编写了汉语教材、英汉词典等十余部汉语教科书和工具书。他在担任剑桥大学教授时也给洋学生们讲中国文化,因此也写了不少有关中国宗教、哲学和历史文化的书籍。我想他也同样苦于没有生动鲜活的例子在课堂上与学生们讨论,于是便翻译了《聊斋志异》,他或许觉得这是学生们了解中国社会生活最好的例子。

我手头的这本《聊斋志异》英文版是从旧书摊上卖到的,出版于年,是该书的第二版,也算是一件古董了。有趣的是,书的扉页上有两段题字,记录了35年前中美民间交往的一个片段。年,一位叫杨家民(音)的中国人把这本书送给了一位名叫索宾的美国人。他在扉页中写道:

致亲爱的索宾夫人:

这本书是中美人民友谊的象征。

杨家民

年7月28日北京

索宾夫人在拿到书后则补充道:

杨先生是年夏天我在北京血液中心时的翻译,他在一家研究所工作,是位很有个人魅力的知识分子。他和他父亲都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生。三十年来,我是第一位他被允许与之对话的西方人。他很想送我一份礼物,却又没有钱。因此,他从父亲那残存的藏书中挑选出这一本。我非常感动,因为我能感受到他把书给我时那种莫名的伤感。他用棕色纸把书包起来里,藏在外衣中。有一天,汽车里除了一位不懂英语的司机外只有我们俩,他便飞快地把书塞给了我。

35年前,中国人和外国人交往起来要这样偷偷摸摸,生怕别人看见,不然,被扣上一个“里通外国”的罪名也不是不可能。35年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却如此紧密过,而汉语、汉语教师则是其中的重要桥梁之一。

程龙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sp/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