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养蛊者的反噬那个盼着女儿饿死的儒生,终究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3/4/19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儒林外史》是中国非常著名的一本讽刺小说,现在我们说起来对四大名著可都是如雷贯耳,这也是赢者通吃效应造成的。

其实在建国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都是六大名著的说法,除了我们熟悉的四大名著之外,再加上《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

但随着四大名著的名头越来越响,其余两部书的名气可以说是越来越小了,尤其是《儒林外史》,除了特别喜爱文学的之外,很少人读过这本书。

尤其是随着影视业的发展,不但四大名著被拍过电影电视剧,就连《聊斋》也不断的比被各种翻拍,里面经典的故事,诸如画皮和聂小倩简直成了我们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

但《儒林外史》可就惨了,不但从名著中挤了出来,而且影视剧也很少涉及这本书,主要不是因为这本书水平不好,而是因为这本书写人心写的太好了。

就像谚语里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直视的除了太阳之外,就是人心,这本书正是非常深刻的剖析了人心和人性,哪怕是写的是清朝的事,到了现代,依然让人看了又触目惊心的感觉,所以人们似乎总是在刻意回避这本书。

(01)你没资格笑话范进

《儒林外史》虽然名气不大,但里面有人人物却是名声在外,那就是范进,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我们的语文课本里节选了其中一段,起了个名字叫做范进中举。

范进最出名的事情就是在他得知自己中了之后,高兴的疯了,是失心疯那种,因为这个事范进一直都成了我们的笑柄。

但课本上节选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段,如果你读过上下文,就会理解范进的行为,甚至可以说你说不定也会发疯。

赵本山和范伟演过一个小品,说的是范伟的老婆害怕范伟听到自己中了万消息后凑过去,特意找来赵本山这个心理医生商量这事。

范进听到中举,那绝对是比中了万还要激动的事情,范进是个中年男人,一辈子只会读书,这一点在古代是非常惨的,读书人除了考科举之外,没有其他谋生手段。

所以范进这大半辈子都被他卖猪肉的老丈人看不起,动不动还要他老丈人接济他,所以是个又穷又酸还被人看不起的穷书生。

而且范进中举之前先是在乡试里考中了,等到他想参加更高一级的科举的时候,被他老丈人无情的嘲弄了一番,说他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自己那点本事怎么可能考中。

结果范进去考试都是偷偷摸摸去的,回来被老丈人知道了,照样是奚落一番,你说说这种考试心情下,得知自己高中了,那他心里能不高兴地抽过去吗。

而且范进前一秒还是所有人都可以嘲笑的穷书生,发榜的文书一到,里面变了身份,所有人都对他非常尊敬,自己的老丈人为他好,打了一巴掌拍好之后,心里还内疚,说这会不会打了文曲星要遭天谴。

课本里只说到他被屠夫打醒了,后面的事才精彩,紧接着就有人送来了50两银子,更夸张的是,不但送银子还直接送了一个三进的院子,送银子送院子的人可不是什么小人物。

他可是张乡绅,举人出身还做过一任知县,立马和范进称兄道弟,你说说这待遇地位和尊严,简直瞬间就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还有更夸张的,不但有人送钱送房,还有人送田产,还有主动到范进家当奴仆的,那送什么礼物金银珠宝的更是不在话下。

你说这样差别巨大的待遇,你要是知道了,可能也会晕过去,大概就相当于知道自己中了几个亿的大奖吧。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没有资格嘲笑范进的,你所能嘲笑的,只不过是自己不曾得到的东西而已,大概是一种酸葡萄的心理吧。

(02)吝啬鬼的内心

除了这个范进,《儒林外史》里还有一人物,这个人物甚至比范进更出名,而且是经常可以拿来和西方文学做比较,这个人就是严监生。

一个临死前看见两根灯草点着的油灯都觉得费油,一定要挑掉一根才能闭眼的吝啬鬼,这样吝啬的鲜明形象,完全可以和葛朗台相提并论。

然而这个所谓的临死前的动作,如果贯穿全文的来看的话,却是有非常多疑点的,因为之前的许多事中,严监生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吝啬鬼。

比如严监生对亲哥哥严贡生,还有妻子王氏的两个哥哥却很慷慨,一出手就送几百两银子。他家日常节俭,他妻子王氏死时,办丧事却花了四五千两银子。

尤其是对于妻子的葬礼,四五千两银子的花费,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资,差不多《红楼梦》里贾家的葬礼,也就这个级别了。

你想想这得是多大一笔钱吧,如此来说的话,似乎严监生也并不是一个那么小气的人,那为什么严监生身上会表现出如此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呢。

难道严监生作为吝啬鬼的这个形象还能再翻过来,是不是翻案文章看的多了,心里突然会冒出来这样的想法呢?

事实上吴敬梓塑造的严监生这个吝啬鬼的形象,肯定是翻不过来了,但是要理解严监生的种种行为,我们就必须要深入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明白,一个万贯家财的人怎么就会有如此人格分裂的行为呢。

(03)盼着女儿死的父亲

要理解严监生,我们有必要引出下面这个人物,理解了他也就理解了严监生,这个人叫王玉辉,可能你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不过他做的事,你要是听说了,一定会毛骨悚然的。

这个王玉辉逼死了自己的女儿,事情是这样的,王玉辉家的三女婿病死了,三姑娘哭得天愁地惨,对他说:“而今我难道又要让父亲养活不成?我要寻一条死路,跟着丈夫一起去了!”

这个时候,三姑娘公婆的态度是合情理的,二人惊得泪如雨下,说:“我儿你疯了!蝼蚁尚且贪生,我们会养活你。”

按理说这种事,当爹的就算是又穷又酸,忙不上什么忙也就算了,但是王玉辉却说了令人非常恐怖的话:

“亲家,我仔细想来,我的小女要殉节的真切,倒也由着她行罢。”

这话什么意思,这是逼着自己女儿去死呀,明清时期流行妇女守节而死,这个当爹的,竟然希望自己的女儿为丈夫去死。

而且经他这么一说,他女儿就算是想活也不好意思了,因为他对女儿说的话是,

“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拦你?

短短两句话,直接把女儿逼上了死路,紧接着等了8天时间,当女儿饿死的消息传来,王玉辉仰天大笑说道:“死得好,死得好!”

此时的王玉辉也面临着崩溃的极点,这仰天大笑并不是真的开心,而是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因为此刻他心里的儒家理想,已经开始出现了动摇。

王玉辉这个人,其实是整本书批判的最高峰,你要说坏人,任何一支制度下都可能出现坏人,仅仅是描写坏人,这本《儒林外史》当不起名著的头衔。

吴敬梓要反思的是,这个儒学和整个社会为何会如此,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下,似乎每个人都变得面目狰狞,尤其是在王玉辉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到了王玉辉身上,他已经深深的开始怀疑,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儒学到底能不能撑得起整个社会,我们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东西,到底值不值得。

这种对社会基本思想的反思,是吴敬梓超越同时代作家的根本原因,每个时代都有一直有追求,一直不停忙碌的人,但是很少人真的会问一句,如此的竞争,如此的忙碌,真的值得吗?

严监生的吝啬,同样也是儒家伦理和环境造就的,因为他做的这一切都仅仅是因为自己没有功名,而自己的哥哥严贡生,不但有科举的功名,而且还是自己的大家长,这些身份让严监生的财产时刻都有被哥哥完全霸占的可能,严监生种种相反的变现,不过就是一直在暗中对抗自己的哥哥,当然还有那个时代特殊的制度。

禅定时刻:时代在变,但人性不变,吴敬梓写的东西,到了现代几乎没什么变化,只不过我们却很少能够认识到,我们所处的时代跟《儒林外史》有着惊人的相似,或许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只不过我们不愿意直面这个残酷的真实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2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