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与分级的内容不相容;
2、官方背书的主旋律影片,保障过审和质量的平衡;
3、现实主义题材把握警醒世人的作用是审查尺度的根本。
▼以下是本文正文:中国电影审查制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电影对何种人群产生负面影响程度的定义不同,但是,无论在哪里,电影想要上映就需要通过审查。
我国对于影视审查工作还是非常严格的,国内电影的审查制度一直被观影者和影视从业者诟病。一部呼声很高的电影,上映后被大家评为烂片,其辩论者中一定会有人说是因为电影审查制度,把好好的一部电影改成了如今惨不忍睹的状况;一谈论中国为什么拍不出像某某这样经典的电影,也必然会有人说这都是审查制度导致的;更有很多名导演、编剧等大呼审查制度正在扼杀影视业。
不否认严苛的电影审查制度对电影情节内容的限制以及要求对电影内容作出的改动,对电影是有“伤害”的,但是不是所有问题都因电影审查而起,而电影的意志是不是真的如此脆弱呢?我们先从电影审查流程看起。
首先是自审。制片单位自审要确定电影剧本没有违反审查条,例如:危害国家统一、泄露国家机密、迷信、淫秽、赌博、暴力等等。确保影片思想内容和技术质量没有问题,向电影局递交一份审查申请书,进入审查流程。
接着是报备。确定剧本没问题后,要到电影审查机构备案,电影审查机构会对报备案的电影剧本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即可开始拍摄电影。其中,涉及外交、民族、宗教、军事、历史等题材,出具有关部门同意意见。
最后是官方审查。官方审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影片初审:影片摄制完成后,制片方须登录广电总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