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县富户之女张素花,
自幼许配于毛公为妻。
毛家很贫穷,
素花瞧不起毛家。
当毛公上门娶亲时,
她执意拒不上轿。
其父匆忙之际,
只得让其二女儿代姐出嫁。”
这是小说《聊斋志异》中《姊妹易嫁》选篇,也是吕剧重点剧目《姊妹易嫁》的故事原本。
吕剧,作为中国八大地方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其中,《婴翠》《公孙九娘》《胭脂》《牡丹仙子》《还魂记》等数部经典剧目皆改编自蒲松龄先生的艺术巨著《聊斋志异》。
作为蒲松龄先生的家乡,吕剧在淄川流行甚广。《姊妹易嫁》《墙头记》《小姑贤》等经典吕剧都深受广大戏迷的喜爱。淄川区根据群众需求,进一步提高吕剧唱作水平,各镇办结合“文化云”开设了吕剧培训,通过“文化云”为百姓讲述吕剧中的聊斋故事。
松龄路街道泉龙社区“文化云”吕剧培训
将军路街道河洼村“文化云”吕剧培训
洪山镇董瓦村“文化云”吕剧培训
松龄路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云”吕剧培训
洪山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云”吕剧培训
将军路街道河洼村村民张阿姨每到周五下午,就准时和吕剧班的同伴们一起,背上低音胡、二胡、三弦,提上谱架,小鼓,来到村里文化中心的吕剧课堂。张阿姨说,“俺们姐妹几个一直就喜欢唱戏,现在好了,有老师来村里专门教,俺们啊一有空,就拿起剧本,一遍遍的唱,让老师指导指导,俺们也能去演出。”
正说着,张阿姨就唱起来了,“春雷一声震天动,得中金榜第一名......”她们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眼神中流露出对吕剧代代相传的美好希望。
如果你也喜欢吕剧
那么,赶紧下载“淄川文化云”APP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5945.html